张艺兰
自《流浪地球》上映后,国内权威影评网站上就出现了一星与五星之争。摒去其背后水军与操控的元素不谈,其实大家争论的无非是《流浪地球》到底是不是一部好电影。这种争论,笔者在生活中也遇到过实例。
笔者看完《流浪地球》后,与朋友聊天时提及,说觉得特别好。朋友却“哦”了一声,并说这真是一部烂片。笔者非常好奇,问朋友觉得烂在哪里,朋友回答如果把《流浪地球》跟《星际穿越》《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这样的电影作比较,就显得非常普通,虽然特效不错,但是比起探讨的深度,完全相形见绌。
笔者不能苟同,并说中国在此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电影,朋友则答曰:“跟中国的电影比较,确实算是好片,但是放到国际上,并不算是一流的电影。”
无独有偶,不仅笔者的朋友将《流浪地球》与《星际穿越》作比较,网络上类似的言论也层出不穷。正如刘慈欣说的那样,“中国的观众对中国的科幻电影是最苛刻的”。
但笔者想说的是,要评价好坏,首先要厘定标准,更要考虑具体的历史社会环境。
中国科幻起步很晚,在民国时期才有了极少量的创作,本就比西方晚了几乎一个世纪,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科幻也处在一个边缘地位,受众群体是相对较小的。普通的受众群体对科幻的了解并不多,普通的影视领域从业者也极少將目光投向科幻。
反观西方的科幻,发展史很长,影视剧领域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和产供销体系:受众群体有相当的基础,能够接受较为深刻或较为小众的科幻电影,对科幻电影的审美也有多元化的取向;制作方有足够的底气,知道自己的科幻电影能够为受众所接受与理解;相关的辅助因素如特效制作团队、服化道团队也相当成熟。
而中国的科幻电影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啊!
事实上,向社会展示中国科幻电影的商业价值,正是中国首部正式科幻片的重要任务—而《流浪地球》如今也确实做到了。一方面,它展现出了中国科幻电影市场的强大潜力,能够起到一呼百应的积极效果,促进影视从业者在这一领域积极开拓探索,这不仅有利于科幻进入中国社会大众的视线,也有利于中国影视题材的出新。另一方面,它吸引了许多原本并非科幻爱好者的观众,具有相当的科普意义。在这里,我对科普的定义并不是指严谨详实的科学知识,而是指开拓人们宇宙尺度上的宏观视野。
更何况,《流浪地球》的电影品质,并不因其商业片的性质而下降。四年的辛苦筹备、百万字的详细设定集、演员艰难负重完成拍摄……他们努力了,而且取得了好的成果。在这些努力中,我们真的能够看到主创团队的用心,而在观众已经厌烦了抠图、劣质特效、俗套的剧情、圈钱等影视乱象的今天,往往一颗真心就足够感人。
既然中国市场与西方(尤指欧美)市场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那么什么样的影片才真正适合中国市场呢?第一步怎么迈才是好的呢?《流浪地球》是否符合?
在受众群体对科幻了解并不多的情况下,科学性方面,要做到逻辑自洽,不能有明显的硬伤,但是也不能有太深奥的知识,科学要与剧情很好地融合起来,偏“硬”的科幻是较好的选择;剧情方面,需要有较好的节奏,能够调动起观众的观影兴趣;技术方面,无论是特效还是服化道,都要有好的展现,因为这对于相对较“硬”的科幻电影来说非常关键。
总之,它的定位应当是商业电影,有科普的内涵,能够广泛地吸引普通受众群体,中规中矩是合适的选择。
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这必须是有中国精髓的一部电影。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先行者,如果缺少中国的元素,那就是失去了灵魂。中国科幻电影必须要借鉴西方科幻电影的先进经验,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我们决不能亦步亦趋、照猫画虎,那不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脱离本民族文化土壤的文艺作品,也不会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流浪地球》显然做到了。这既是一部切切实实属于中国的电影,也是一部好的科幻电影。在科学性方面,它的确有不足,但瑕不掩瑜。首先,从设定集的精细程度便可以看出导演对影片的科学性是非常重视的。其次,该片的逻辑漏洞显然与影片的被删减有着一定关系。
谈了很多,笔者想说的是,《流浪地球》是一部符合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科幻电影,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电影,是一部瑕不掩瑜的科幻电影,它走好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第一步,让大家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
正如电影中引用的散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着,盼望着,《流浪地球》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还会远吗?
刘慈欣
刘慈欣科幻作品
(责任编辑/陈莹 美术编辑/胡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