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凤梅
【摘要】目的 研究治疗消化道疾病中在肠镜下使用钛夹预防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0月接受预防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1人,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命名为钛夹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钛夹治疗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且施行手术治疗后钛夹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采取肠镜下放置钛夹治疗方式,可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患者接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医学价值。
【关键词】肠道内窥镜;消化道出血;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01
消化系统出血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中众多类型其中一种,消化道出血与患者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有关,根据患者呕吐物和粪便中是否能观察血丝,结合胃镜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消化道出血[1]。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使用钛夹在肠镜下进行预防性治疗。本文主要研究在肠镜下防止钛夹对患有消化道患者预防出血的治疗效果,选
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两种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0月接受预防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其分为钛夹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研究前已排除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经会诊后均确诊为消化道疾病。钛夹治疗组中共有男16例,女15例,年龄(24~49)岁,平均(34.27±7.39)岁。药物治疗组中共有男14例,女17例,年龄(25~47)岁,平均(33.72±7.2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多项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药物治疗组患者服用药物止血,主要药物为云南白药,饭后半小时口服,每天3次,每次服用50 mg,连续服药两个疗程。钛夹治疗组患者实施肠镜下放置钛夹手术,患者术前需禁食12小时,术前一天检测身体相关指标,做好术前准备。术前半小时静脉注射安定剂5~10 mL,期间调制钛夹。从患者肛门部位将肠镜通入患者體内,观察期间需要旋转镜头并伸缩肠镜,仔细检查消化系统出血病灶区,采用钛夹将出血部位夹住,收紧勾钉时动作要放缓,确认安置无误后,使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喷晒在出血位置,实施清洗和消毒[2]。术后观察患者是否有排异现象,患者术后有无炎症、出血以及呕吐的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输入SPSS 18.0软件中进行运算分析,当所得P值小于0.05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由下文表1可知,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钛夹治疗组中仅有1人因身体排异反应止血失败,止血成功率为96.77%。药物治疗组中共有19人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61.29%,钛夹治疗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钛夹治疗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整个消化道任何部位的出血都称之为消化道出血,因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惯的变迁,消化道出血属于现代生活多发病,分析现有的医疗数据,饮食和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发病率更高,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可知患者性别并无特异性。治疗和预防消化道疾病出血的方法很多,有保守药物治疗和肠镜手术,近年来在肠镜下放置钛夹治疗因其预防出血效果较好而运用广泛,在肠镜下辅助下观察患者消化道出血情况,根据患者出血部位选择对应钛夹数进行止血治疗。肠镜带有摄像头,可以对患者消化道出血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使用肠镜时普遍从患者的肛门进入,依次进入直肠,后抵达大肠,观察结肠和大肠的实际情况,提供循证治疗证据,同时观察肠道内部是否出血。钛夹是由钛丝特制成的V字形夹,为便于使用钛夹内侧普遍设有沟槽,钛夹材料表面经特殊处理,完全去除毛刺,安全性很高且生物兼容性较好,使用钛夹夹住肠内
组织后可以预防患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发生急性消化道出血[3]。
综上所述,在肠镜下使用钛夹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显著提高消化道患者止血成功率,保障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石长凤.钛夹在肠镜下治疗消化道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3):86-87.
[2] 丁祥林,周建明.钛夹预防肠镜下治疗消化道疾病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2):17-18.
[3] 廖 文,斯 稞,杨 杰.钛夹在肠镜下治疗消化道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疗效[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01):38-39.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