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存洪
这些年,“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领域正逐步得到重视、体现与落实,但总体上看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些学校“口是心非”,将“以人为本”当做口号喊,喊得震天响,其实心里想的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有些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想到了,但主观努力不足、客观条件受限;有些学校“抓大放小”,大的方面、原则问题上的确是不含糊,做得不错,但不重细节。比如,下面几个“小事”,就常常是有意無意地被“疏忽”了。
教室的窗帘。校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的窗帘一般都很好。学生教室的窗帘呢,校长有没有放在心上?特别是现在普遍使用电教设备,“一体机”屏幕的亮度对学生的视力肯定会有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窗帘的使用、调节就很有讲究。但走进很多学校的教室,或完全没有窗帘;或仅在靠讲台处有窗帘;或全部有窗帘,但遮光性不合要求,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扩音器的使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扩音器的比例不小,有时候站在教学楼的过道上,几个教室里扩音器刺耳的声音一起袭来,让人很难忍受。教室外面尚且如此,真担心教室里面的孩子们怎么受得了。我理解教师的辛苦,课时多、班额大,特别是遇到课堂纪律不好的情况,要扯开嗓子喊叫,不少教师因此落下嗓子痛的职业病。但问题是,在这种“高分贝”的刺激下,学生听力受损了怎么办?
饮用水。学生进入学校,中午不回家的孩子,一整天就靠自己带的一瓶(杯)水,特别是夏天,显然不够。一些学校安装了饮用水,但要收费,而且收得还不少,一个学期50元,一年100元,要从中赚些银子。有位校长跟我说:“客人到你家,你总要给人家倒杯茶吧。可为什么学生到你学校,喝你一杯水,你还要赚人家钱呢?”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既是理念更是良心!现在有些区县财政拿钱,为学校安装直饮水,费用从生均经费中统一考虑。这就是教育的“民生工程”!
课桌椅。有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课桌太小。到了中学阶段,要摆放一些教材、资料(特别是中考、高考前,几乎堆积如山),桌面就所剩无几了。不得已,学生写字时的姿势就变形了。你去中学看看,有几个学生写字的姿势是端端正正的?二是课桌的高度固定。有的虽然可以调节,但并没有人去调,所以出现矮个子的学生够不着,高个子的学生弯腰驼背。三是一些学校用的是方凳或条凳。特别是条凳,窄窄的四五寸宽,屁股都放不下。学生直直地坐着,累了想靠靠都不行。校长们想想,让您在方凳、条凳上直直地坐一天下来,受得了吗?
厕所。不少学校就一间厕所,设在校园的某个角落里。学生上厕所,要从教学楼的三、四楼跑下来,穿过整个校园;尤其是下雨天或教师拖堂时,学生干脆憋着不上厕所。有调查表明,在学校憋过大便的孩子高达九成。这个比例之高,令人吃惊。长期憋着不解小便、大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无疑有不良影响。
活动场地。一些学校校园面积本身就不大,但为了建设、丰富校园文化,这里弄块草坪,用小栅栏围着,竖块牌子“小草也有生命,请勿入内”;那里弄个假山、小桥流水,立个牌子提示“危险,请勿入内!”为了“文化”,“人”不见了!还有些学校,楼层高、过道窄,学生课间只有老老实实在教室里待着。尤其是“巨形学校”,学生动辄五六千人、七八千人,做个课间操都要如汽车限号般逢单逢双轮着来。学生没有活动的空间,身心如何舒展?“全面发展”最终就只能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而已。
人们常说“教育无小事”,但是教育的确没有太多的大事。一年365天,对学校而言不可能天天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更多是日常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唯有把小事做实、做好,校长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办学品质才能“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