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丽 陈前军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教育部于2008年4月1日发布了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简称“26号令”)其中明确的提出了使用“五年过渡期”实现了对学院的改革与规范化生产任务。经过十年时间的发展,独立学院有效的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进程,其对于拓展高等教育的规模,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充分满足群众教育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智力以及人才支持。2010年,我国独立学院的数量为325所,到2017年5月,其数量减少到260所,很多独立院校因为自身的竞争实力不足,而逐渐被淘汰。随着高等教育体质的持续深化,独立院校正在面临着市场的挑战以及发展机遇。因此,探究独立学院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确定战略路径,探索内涵式以及特色化的发展模式,对于技术应用型独立院校转型升级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随着“26号令”的颁布,独立学院转型被提上了日程,2014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职工工作会议中,将独立院校作为高等学校,鼓励其将自身定位于技术型的高等院校。至此,独立学院面临着的几条出路,第一,继续以独立学院的形式存在,依托母校的优势发展特色专业,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生源与师资力量。第二,转民办高校。抛弃独立学院的身份,转为民办高校,有助于独立院校的自主运行。第三,混合所有制办学,积极的鼓励独立学院和企业、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以及公办学校等全新的办学主体进行融合,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持续提升都需要技术应用型高校的支持,构建技术应用型独立院校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所以,推动应用型独立院校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开始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常态,要满足经济结构的发展要求,独立院校需要在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转型。首先,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会显著提升高科技产业对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次,独立院校专业通常是母校已经存在的专业,竞争力不足,学生毕业以后会出现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所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独立院校需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相较于普通高校来说,独立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生源质量也不高,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理论基础以及研究能力欠缺。同时,政府对于独立院校的资金支持力度较低,通常需要自筹经费。教师队伍也比较复杂,不仅有自编的教师,也有兼职教师,缺少稳定性。学科和专业建设层面依然需要提升,专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办学优势以及专业特色不够显著。从这些特征上综合考虑,独立院校需要进行更加彻底的变革,将自身的劣势逐渐转变为优势,坚持有特色、优势发展的道路。
对于独立院校而言,不单单资金缺乏,师资队伍稳定性差,同时也面临着招生以及就业方面的困难。在此背景下,独立院校要注重构建特色专业,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培养出更多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此外,近年来,部分独立院校依然存在着招生零投档的问题,其生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求都将会成为独立院校日后转型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采用SWOT分析,独立学院可以充分掌握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表1 技术应用型独立学院转型发展SWOT分析
1.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独立院校具备区域性发展特征,即学校的生源以及学生就业多集中在本区域内,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大量的人才以及知识,这将会成为独立院校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满足区域市场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满足一线资源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是独立院校专业设定以及人才培养的指南针。独立院校要有效突破知识本位的限制,探索以服务为本的办学路径,使用其办学体制相对灵活的重要优势,贴近当地的人才资源需求,构建学科专业动态化的调整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色以及优势[5]。
2.加强政府保障力度
政府部门要结合区域经济,以“一带一路”为发展契机,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一套推动独立院校顺利转型的战略措施[6]。首先,强化政策保障。一方面出现有助于加深产教融合以及校企联合办学的法律、政策,从政策层面明确企业以及高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另一方面,从政策上明确独立院校与普通高校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保证独立院校转型过程中可以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其次,增加资金投入。地方政府采用专项资金以及教育经费补贴的方式,支持独立院校科研、教学以及师资建设。采用调节物价部门的形式放宽独立院校的收费标准,保证独立院校能够有足够的经费。此外,独立院校还可以采用抵押的形式向银行贷款,有效降低独立院校融资限制,加强银行以及独立院校之间的合作关系。最后,制定人才保障政策。为了吸引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政府需要制定优惠的政策,推动独立院校转型升级,加强对于师资队伍的扶持力度,确保独立院校的教师能够和普通高校的教师享有公平与平等的待遇以及政策。鼓励独立院校提升引进人才的范围,指引独立院校师资力量建设的顺利实施。
3.设立特色专业
各种类型的高校,其办学目标以及定位主要是通过学科以及课程所体现出来的。当前,技术应用型独立院校主要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主要任务,需要在专业设置以及教学体系建设中凸显自身的优势[7]。首先,专业设置需要和产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需要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中需要和生产过程对接,推动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行制度,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其次,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和学校的专业方向保持一致。课程体系要体现出能力、知识以及素质和谐发展的新思想,加强对于素质教育以及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课程设置方面渗透素质教育理念,开设基础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保证课程模块化以及实践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降低理论课程的数量,增加交叉性课程以及实践实验性课程。适当的提升选修课程的比重,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需要以及兴趣,自愿、自主的选择课程,逐渐形成满足自身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