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书铭
经省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部署,全面总结2018年水利工作,分析当前水利改革发展形势,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契机,准确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认真谋划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思路,研究部署2019年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转变作风、压实责任,以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成效奋力推进新时代山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水利事业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水利系统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四个推动”为抓手,狠抓工作落实,各项水利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全面实施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省委、省政府印发《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引进战略投资方成立的“中交汾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揭牌运营,汾河干流中游核心区段15座蓄水闸坝、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水利部分等工程全面完工,汾河干流已建成24个水量水质监测站,汾河新二坝工程、一坝综合治理工程、中游示范区清淤工程等一批工程开工建设。依托新组建的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大同市御河段整治工程在永定河流域四省市率先开工。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等其他重点河流治理项目同步推进。建立重点河流生态补水机制,万家寨引黄工程全年向汾河补水1亿立方米、向桑干河补水5 000万立方米。
(二)全面推进河湖长制由“有名”向“有实”转变。全省河湖长工作体系全面建立,2.1万名河湖长全部上岗履职,全年累计巡河巡湖58.1万人次,发现问题整改率达到99%,各级领导亲力亲为的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河湖长制改革效果和生态改善趋势愈加明显。全省河湖“清四乱”“清河”专项行动和采砂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共清理违章堆积物、建筑物、淤积物1 000余万方,整治采砂场点271个。阳泉、晋城等市率先实行河湖警长制,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河湖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改革的工作方案》,省河长办与省检察院联合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河湖生态”百日会战行动,重点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全面完成民生水利建设目标任务。全省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45万亩,灌区节水改造及长治、晋城、运城等3市5县新增粮食产能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32万亩,累计治理度达到63%,比2017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年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 837处,改善提高360万人饮水安全条件,引入社会资金解决了13.8万农村人口饮水型氟超标问题,2018年退出的26个贫困县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去年12月,全国饮水型氟超标改水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大同召开,我省先进经验得到推广。今年1月份,经水利部党组研究决定,我省在全国水利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四)全面加快大小水网建设。中部引黄工程水源泵站实现首台机组顺利上水,并试通水至兴县;辛安泉供水工程实现向长治市工业供水1 800万立方米;小浪底引黄工程板涧河水库通过蓄水验收,地下泵站主体工程基本具备上水条件;东山供水工程多库联通工程主体完工,四库联调能力达到4 874万立方米。与大水网骨干工程相配套的县域小水网积极推进,年内新增的6县县域小水网规划和13座水库可研通过技术审核,2座水库初设已批复,6座水库和3个灌区工程已基本建成,4座新开工水库、3座续建水库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五)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顺利完成国务院对省、省对市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工作,全省2018年度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68.2%,圆满完成国务院65%的年度考核任务,用水总量控制在8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上年度分别下降7.4%、3%。京津冀晋等区域地下水修复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晋祠难老泉地下水位较去年年初上升2.25米,已累计上升26.15米,最高水位距泉口仅1.61米,有望在近年恢复自然出流。
(六)全面夺取防汛抗洪工作胜利。针对去年我省强对流天气明显增多,汛期6次出现较大范围降雨过程的形势,省防指各成员单位、市县党政领导和各级防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强化责任,全省605座水库、2 035座大中型淤地坝无一垮坝,主要河流均未决口,重要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风险和损失,如期实现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确保、一减少”防汛目标。
(七)全面稳步推进各项水利改革。按时完成省级水行政机构改革任务,厅机关划转5项职责,转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7人,核定机关行政编制100名,内设处室20个,同时设总工程师、总规划师、总经济师各1名,进一步强化了水利厅在水资源管理、节约与保护、河湖管理、水利建设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职责,为市县水利机构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纳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2个厅直单位转企改制方案,已由省政府办公厅正式批复。水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与中国水权交易所合作开展生态补偿型水权交易机制及试点研究,启动了全省水权分配与交易平台的建设。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清徐县出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权交易试点实施办法》,稷山、洪洞2个试点县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全省共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面积235万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展良好,已有14个省级示范县完成市县改革验收。水资源税费改革运行平稳,水资源税收入同比基本持平。
(八)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水利厅党组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年组织集中和专题学习研讨21次,干部下沉一线主题宣讲200余次,厅直近千名党务干部和处级以上干部分期参加了学习培训,实现了支部学习、党员教育、干部培训、宣讲解读“四个全覆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好干部标准,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34期,累计培训4 350余人。“三基建设”13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持续提升。首次建立专项巡查制度、“两个责任”述责评议制度,对部分厅直单位开展了试点巡查和述责评议,切实推动水利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出台省水利厅《关于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规定》《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及监督的意见》等系列制度,处级干部全部建立了“两个责任”履职档案,全年党纪政务处分22人(其中重处分7人、处分中层“一把手”9人),连续3次在全厅干部大会上点名道姓通报20名违法违纪干部,持续保持水利系统正风反腐高压态势。
与此同时,各项水利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配合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全省水利法治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古贤水利枢纽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成效显著;水利科研教育稳步发展,一批科技成果在生产一线发挥作用。农村水电、行政审批、宣传信访、离退休工作、应急管理、机关后勤、渔业渔政、水利公安等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全省水利系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形成了加快推进山西水利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实属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县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鼎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结果,更是各级水利部门、广大水利干部职工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水利厅党组,向长期关心支持山西水利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市县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水利干部职工、特别是长年奋战在水利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突出强调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这是习总书记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针对我国水安全严峻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水领域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对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水利工作内涵,指明了水利发展方向。
做好新时代水利工作,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水利部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十六字新时代治水方针,准确把握当前水利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清醒认识新时代治水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加快转变治水思路和方式,将工作重心转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这一总基调上来,统筹解决好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水灾害严峻、水管理薄弱等问题。
(一)深刻领会习总书记“3·14”重要讲话精神
今年是习总书记“3·14”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2014年3月14日,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就保障国家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这一方针,字字千钧,每句话都有丰富内涵和明确要求,为我们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节水优先。不是简单地减少用水量,必须搞清楚什么叫节水、优谁的先、怎么做到优先。“节水优先”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水要有标准,就是要建立科学的节水标准和定额指标体系,对是否充分节水作出判断,并通过完备的计量监测体系,严格用水总量和计划用水管理,对用水浪费的行为进行约束。二是优先要有评价制度,就是要建立完备的节水评价制度,使节水真正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条件。三是节水优先要落实执行措施,既要采取必要的节水工程措施,更要全面加强对水资源取、用、耗、排行为的动态监管,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抓住这三个要点,对节水理解就基本到位了。
空间均衡。核心就是要坚持以水定需,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根据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和规模。落实空间均衡,必须搞清楚当地都有哪些水可以利用;必须搞清楚对水的需求是什么,哪些合理的需求、刚性的需求要予以保证,哪些不合理的需求要予以遏制。因此,要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兴建必要的蓄引提调工程,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更要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严格监管,发挥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倒逼企业转型,倒逼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布局优化,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不超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系统治理。就是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草结合起来,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核心要点是实施一些必要的工程措施,强化流域综合整治,促进生态系统修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调度时统筹考虑其他生态要素,确保不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在治山、治林、治田、治草过程中落实治水要求,促进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共生。系统治理的方向是正确的,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确保“水”在系统治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这个值得我们思考、关注。
两手发力。就是要发挥好政府与市场在解决水问题上的协同作用。深入理解两手发力,政府是主导,政府的权威无可置疑。但政府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分清政府该干什么,哪些事情可以依靠市场机制,避免混淆政府和市场的定位,政府找不准定位可能就要错位,不是失职就是越权。水是公共产品,必须慎重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要求政府通过制定税收、计划、法规或采取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对水这一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干预、调整和管理,以达到保持供需平衡、维护经济稳定的目的。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也要求政府通过完善水价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促进市场主体作出最理性的选择,实现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政府是主导,市场是配角,市场是通过政府主导实现的,所以“两手发力”关键看政府如何主导。
(二)深刻理解治水总基调的重大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习总书记对新时代水利工作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方针,贯穿其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最具有指导意义的一句话,就是“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具体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治水工作中,就是“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可以说,这一总基调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的有力切入点,是基于新老水问题交织、新老水利需求叠加、新老水利成效拐向、新老水利职能调整和新老治水思路更替提出来的,我们要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把水利工作主攻方向尽快转到补短板、强监管上来。
具体到山西,过去我们常讲“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这一长一短,是多少年来省内外对山西的一个总的概括和定论。围绕寻求山西水问题的治本之策,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破坏、水环境污染等水问题已得到不同程度地解决。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虽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形成,但工程短板和行业监管问题依旧突出,仍是山西水利高质量发展之痛。特别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建轻管”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短板”效应和“底板”危机依然存在,既要警惕“黑天鹅”,也要防范“灰犀牛”。为此,从今年开始,我们必须从底线思维、风险意识、问题导向出发,真正把工作重心从原来的“重工程、轻管理”向“补短板、强监管”转变,特别是把重心放在水利行业强监管上来。
新矛盾决定总基调,总基调决定主旋律。总基调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了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指引山西水利人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具体来讲,水利工程补短板,“补”的是生态修复工程、水利工程、水利改革和信息化的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强”的是河流湖泊、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水利资金、行政事务的监管。但水利工程补短板能否做好,关键是要用“辩证法”客观看待短板,用“矛盾论”深入分析短板,用系统的“方法论”科学补齐短板。省里如此,市县亦如此。各地发展水平、水资源禀赋大不相同,形成短板的成因各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综合施策”补短板、“长短相促”补短板,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水利行业强监管虽“痛在一时”,但“利在长远”,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目标、以制度为抓手,建立一整套务实高效管用的监管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水利行业不敢管不会管、管不了管不好的被动局面。一是从法制入手,划出监管“红线”,使法规制度长牙带电、有威慑力;二是从体制入手,明确水利监管的机构和人员职责,建立统一领导、全面覆盖、分级负责、协调联动的监管队伍;三是从机制入手,建立内部运行的规章制度,确保监管队伍认真履职尽责,相互联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形成水利行业齐心协力、同频共振的监管格局;四是从方式入手,主要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方式,发现问题要通报曝光、严格督促整改,因此大家一定要适应这一新常态。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全面贯彻“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总基调的第一年。做好今年水利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习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治水方略,围绕建设“三大目标”、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将全省水利工作的重心转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上来,找准补齐补强薄弱环节,积极破解新老水问题,持续推进新时代山西水利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确保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年度水利目标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为我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提供坚强有力的水支撑和水保障。
(一)突出抓好三项重点任务
1、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龙头,加快实现水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实施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西的重大举措。让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是习总书记交给我们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好落实好。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第一阶段工作部署,坚持“四水同治”“五策并举”,重点推动一批示范引领性项目和各项政策机制落地见效。
在汾河流域,将依托新组建的中交汾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面铺开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工程建设。一是按照“多规合一、系统治理”要求,启动编制《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详细规划》,力争年底前完成汾河流域生态空间规划、综合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报批工作。二是在汾河干流北起太原综合治理三期末端、南至汾河二坝坝址的13.5公里先行示范段,集中建设堤防生态化改造、主槽拓宽塑形、环保清淤、河漫滩湿地、绿化景观、智慧管理等生态项目,确保年底取得明显成效,打造生态修复“样板工程”。三是加快推进汾河干支流划界确权工作,分步骤推进汾河流域河流生态功能保障线、生态限制开发线划定,按期完成生态限制开发线范围内的土地确权。沿河各市县要提前做好汾河沿线及毗邻地区可开发地块收储,为平衡汾河生态修复投资和产业导入做好基础工作。四是分类采取“统规统建、统规共建、统规自建”三种模式,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原则,筛选建设一批前期基础工作较为成熟、符合新理念的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今年要确保2—3个县域统规共建项目落地。五是在汾河上游探索以省级层面PPP模式推进一批试点项目,初步建立省级政府对汾河上游区域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六是在汾河下游实施尧都区吴村段、新绛段、河津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万荣入黄口湿地修复工程。到今年六月份,习总书记讲“三个起来”在山西就有两年了,汾河治理必须要有明显成效。这个事情要抓紧,大家一定要头脑清楚,压力在肩,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做到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
在桑干河流域,要按照国家永定河治理总体方案,加快推进万家寨引黄二期扩机,开展高效节水、水资源合理配置、流域水系治理、生态湿地建设、地下水超采治理等工程,重点推进桑干河固定桥段生态蓄水、朔州市神头泉泉源区保护、天阳盆地地下水压采及水源置换等项目。在大清河流域,争取将生态保护与修复纳入国家雄安新区大清河流域防洪体系和流域生态修复、水系连通、入白洋淀河流综合治理规划,推进大清河浑源县河道治理生态修复项目启动实施。在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流域,进一步加强前期工作,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堤防加固及生态蓄水工程,重点推进代县滹沱河干流生态修复、长子县浊漳河南源源头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实施。
此外,要建立汾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机制,进一步优化万家寨引黄工程运行方式,实施禹门口引黄工程向汾河下游生态补水,有效增加引沁入汾工程的补水量,力争今年从黄河、沁河向汾河生态补水4.3亿立方米以上,使汾河干流生态流量不小于10立方米/秒,有效增加河流自净能力。要提早准备,做好预案,确保“二青会”用水安全和河湖生态安全,树立山西良好对外形象。同时按照《永定河生态用水保障合作协议》要求,继续实施永定河生态补水,确保水质水量达标。加强河流监测能力建设,以河流市县界段为重点,完善监测网络和现代化监测技术,建立河流水量水质断面考核机制、市县交接机制和年度评价机制,厘清责任,倒逼沿河各市县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2、以解决农村脱贫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水利脱贫攻坚工作。胡春华副总理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影响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这“3+1”上;对山西等资源性缺水严重地区的深度贫困县,要重点解决水源保障、水质达标两个问题。目前,我省仍有300万农村人口(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万)存在供水保证率、供水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等问题,其中饮水型氟超标农村人口74.57万人,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7万人。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2019年、2020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要实现“两年任务一年完成”。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我省今年将力争再改善提高300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条件,到年底基本消除贫困县及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这是一项立下军令状的政治任务,绝对不能有丝毫含糊,不能打一点折扣。
为此,我们一要明确投资重点。省以上投资重点解决2019年脱贫县、脱贫村、贫困户涉及的饮水安全问题,市县投资也要配合省以上投资解决辖区内村庄特别是脱贫村、脱贫户的饮水安全问题。二要做好水质提升。可采取更换水源、加装净化设施、移民搬迁等方式解决,因地制宜地解决好水质问题。三要对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对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实行动态管理,新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纳入解决范围,落实建设资金、提出解决方案,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不漏一村、不落一人。四要按照水利部要求,认真落实好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政府行政首长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落实好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五是建立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激励机制。
同时,要做好贫困地区水利支撑保障项目建设,加大农村饮水、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水电等水利资金向贫困县倾斜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增产增收。加强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完善移民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和内控制度,督促地方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把移民政策落到实处。积极推进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协调做好古贤水库移民工作。继续抓好移民脱贫解困工程、水库移民增收计划和移民美丽新家园建设,力争水库移民人均年收入比上一年增加600元以上、新建美丽移民村30个以上。
3、以大水网工程扫尾和县域小水网配套为目标,有效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今年要基本完成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扫尾工作。中部引黄工程要实现两台机组上水运行,总干201公里全线试通水并具备向沿线部分市县的供水条件,年内实现向保德王家岭电厂供水。小浪底引黄工程水源泵站两台机组上水运行,年底向垣曲县和板涧河水库调水500万立方米,年内隧洞开挖实现全线贯通,具备向闻喜等县区供水的条件。东山供水工程年内做好扫尾,岩南沟、小寨、关河泵站,云竹中心流量调节阀室启用,实现回调弃水2 550万立方米,实现向太谷、祁县跨流域调水3 300万立方米的能力。辛安泉供水工程年度供水目标1 000万立方米,淜头水电站发电量在2018年200万千瓦时的基础上,力争突破300万千瓦时。四大工程建管局要按照年内扫尾的总要求,迅速重新梳理剩余建设任务,重新研究计划投入施工资源,进行图上排演、逐项分析、推算节点,发现问题要立即研究措施,做到目标不变、节点要调、工期要赶。
此外,要加快县域小水网建设。各市县要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创新机制,拓宽小水网融资渠道,扎实推进县域小水网建设。从目前推进情况看,各地受地方财力所限,普遍存在对国家投资的过度依赖,有的地方甚至拿不出“水盆子”项目的前期经费,前期进展缓慢。还有一些已开工小水库项目,由于没有成熟的融资办法,有形成“半拉子”项目的风险,相关市县水利部门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扎实推进四项基础工作
1、持续推进水保生态建设与保护。围绕“七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保持、沟坝地治理等国家和省水保重点工程,发挥好这些工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水保生态建设,全面完成水利部下达的年度治理任务。要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传统治理的升级版,满足人民群众对水保生态建设的更高要求。在抓好重点治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生产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落实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2、努力提升农业灌溉发展水平。对农业用水实行定额管理,逐步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促进农业节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使全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6。编制大型灌区现代化升级改造方案,主动跟进和适时启动大型灌区现代化升级改造,努力实现“智能化分析、远程化监控、自动化调度”,争取将禹门口灌区建成敦化灌区的放大版。完成省管灌区及清徐敦化等3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争取浑源凌云口等4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立项建设。使用好维修养护、电价水价补贴等政策和资金,稳定灌溉面积。
3、不断加强洪水旱灾防御。一是抓紧修复2018年汛期水毁工程,尽快恢复防洪抗旱功能。全省剩余24项未修复水毁工程5月底前必须完成。二是做好当前防凌工作。指导沿黄四市及相关各县严格执行24小时防凌值班和凌情每日报送制度。凌汛期加强重点防凌河段凌情监测,落实开河和桃花汛期间处置调度措施,确保今年开河平稳安全。三是做好水雨情监测预警工作。指导汛期监测预警水情雨情,加强旱情监测,科学研判,减小洪水旱灾影响。四是汛期要督促各水库、淤地坝、河道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做好水情监测和巡坝巡堤查险,开展调度演练。各市、县水利部门要制订《应急处置规程》,制订详细的工作流程,确保汛情处置有条不紊。五是开展全省重要水工程防洪抗旱系统调度研究,开展全省洪水风险图编制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启动全省21个城市、5条中小河流和2座水库的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
4、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一是抓好智慧水利顶层设计,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深度整合,出台《山西智慧水利总体方案》。以当前水利发展重大技术需求为导向,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有重点地研究推广一批科研项目。二是加快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升水利信息存储能力、传输能力和安全保护能力,逐步构建覆盖河流水系、水利工程、水利管理的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三是推进山西水利数据能力中心项目建设,以现有水利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工程等信息,提升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共享服务水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打造综合性的现代化山西智慧水利平台。
(三)全面强化五项行业监管
1、强化河流湖泊监管。一是全面规范河湖管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各项制度,用好用足用活河湖长制平台和机制,压紧压实河湖长主体责任,管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做好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二是要持续推进“清河”专项行动及“清四乱”专项整治,多措并举加强河道采砂管理,集中解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突出问题,全部完成年度“四乱”清理任务。三是要尽快完善省领导担任河长的八条河流“一河一策”和“一河一档”,系统治理河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实现从“治乱”到“治病”“治根”。四是要依法划定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落实空间管控边界,尽快编制完成省领导担任河长的八条河流和责任水库的划界,及时报政府批复。各市县要按照省级要求按时保质完成。五是强化对水库的监管,要盯实监督检查,落实水库安全责任制,在媒体上公布各级、各部门职责和每座水库安全责任人名单,坚决落实“三个责任人”。要盯住运行管理,加强水库安全监测和蓄水管理,提升运行管理手段,开展定期安全鉴定工作,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
2、强化水资源监管。一是坚持节水优先方针,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严格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启动全省第二批16个县的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开展各级水利行业机关节水、节水型单位评价、合同节水等项目,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二是严格按照《山西省水资源全域化配置方案》,以水定城,以水定产,落实好“三条红线”,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推进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狠抓取用水管控,加强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泉域水环境审批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三是抓好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与维护,对全省重点取用水户实施精确计量,对全省六大盆地地下水、重点岩溶大泉和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实施水位、水质自动监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监控设施在线率,实现实时准确监测。扎实推进晋祠、古堆、洪山泉复流和神头、龙子祠、辛安、柳林、雷鸣寺等岩溶大泉综合整治和泉源生态修复工作。四是根据水利部“十三五”水资源消耗强度指标的分解任务,结合我省实际,要确保2019年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上年度下降3%和2%。
3、强化水利工程监管。一是突出加强对项目前期、设计变更、“四制”执行、质量管理和验收等环节的监管,压实项目法人、参建各方和主管部门责任,形成高压严管的强监管态势。二是认真履行水利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水利稽查职责,强化对大小水网、生态修复、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防洪减灾、水土保持等工程的监管,实行清单式管理,严肃责任追究,强化督促整改,加强反馈跟踪和成果运用,真正抓好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生产的监管。三是管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今年6月底前要全面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水利等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等“三个责任”,年底前落实管理机构、管理办法、运行机制和维护经费“三项制度”,全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一体系三机制”。四是以点多面广的中小水库、农村饮水、防洪工程、水闸等工程为重点,加强省对市县巡查监督,全面掌握工程运行状况,下大力气消除工程安全运行中的隐患。五是对全省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型水闸、主要防洪堤防工程运行管理等进行考核,争创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考核结果将作为下年度投资安排的重要依据。六是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监管,强化市场规则意识,创新招投标监管机制,加强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诚信奖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水利工程建设市场良性发展。
4、强化水利资金监管。一是要狠抓计划管理,重点保障补短板强监管项目资金需求,确保按期下达资金计划,要抓好预算执行,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依法主动消化存量资金,强化政府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财务收支审计等内外审计,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注重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二是完成《财政水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财政水利资金运行管理办法》等制度的修订完善,以资金流向为主线,实行对水利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的全过程监管。三是更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手册》,查找风险点,提出管控措施。加大财务专项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相关单位完善内控制度,确保各项支出有制度、有标准、有程序。四是要进一步扩大引入第三方、运用信息化手段等,及时发现并查处问题,严厉打击挤占挪用、侵占贪污、滞留截留、套取骗取水利资金等行为,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利用。
5、强化行政事务监管。一是加强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需办理事项落实情况的监管,强化对水利改革与发展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管,逐一细化任务分工,明晰责任边界,强化压力传导。二是强化依法治水管水。不断健全水法制体系,以水利重点领域立法和政策研究为关键,以开展水利法制示范县创建为重点,全面深化水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全省河湖执法及督查,持续加强水利普法宣传教育培训,扎实做好依法治水管水。三是强化行政审批管理。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实好“两集中、两到位”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加强审批窗口和审批队伍建设,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完善审批运行机制。四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水利干部职工想担当、敢担当、会担当,对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严肃问责。
(四)全面补齐六项改革短板
省委骆惠宁书记指出,山西发展的差距,实质是改革的差距,根子在思想观念,必须坚决破除制约改革的无形壁垒。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先行先试为牵引,真刀真枪改革,确保中央部署的改革全面落地见效。
1、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改革。各级河湖长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好总牵头、总召集、总督导、总调度职责,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落到实处,坚决防止流于形式。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改革的工作方案》部署,从强化河湖长履职、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监督保障等方面着手,全面深化全省河湖长制改革。一要强化河长履职尽责,构建“河长+河长助理+巡河员”的工作模式,设置河长助理,组建基层巡河员队伍,加强对河湖长的专业和技能培训。二要强化组织管理,进一步完善省河长办内部管理机构,实行主要成员单位合署办公轮岗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三要强化运行机制,进一步建立水环境重大事项快速反应、河湖长述职、挂牌督办等制度,加快建设省级河湖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完善河湖警长制体制机制,强化落实,确保实效。四要强化监督保障,县级以上河湖长要对下一级河湖长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强化问责追责,建立涉河湖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建立总河湖长专报制度,强化河湖长制工作机构和经费保障,发挥好河湖长制平台作用。
2、加快推进水权水市场改革。推广“清徐经验”,落实水权到片到户,逐步建立体现市场机制的水权交易体制及规范公平的村级水权交易平台,以运城绛县为试点,探索区域间、行业间、用户间等多种形式水权交易。同时要全力推动流域上下游地区有效协商平台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特别是要积极探索滹沱河、桑干河等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和试点工作。
3、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大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力度,开展多种管理模式的试点,落实小型水库管护主体、管护经费和管护人员,积极探索符合我省实际可持续的管护模式,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水库管理体制改革。
4、扎实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根据水源、工程类型的差异性和特点,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主要采取大中型泵站灌区电价水价补贴、大中型自流灌区小幅稳步调整、井灌区及小微型工程水权分配及交易三种模式。各市、省管灌区要紧扣全年300万亩改革实施面积,3月底前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到地块、到模式,并明确重点工作内容与进度,报省水利厅备案;完善农业用水取水许可、水权分配、用水户协会建设等,完成大中型灌区50%以上斗口计量设施建设、改革实施区域斗口计量设施全部配套。
5、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进一步放开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市场,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坚持政策鼓励,修订完善和落实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推动政府投资方式改革,大胆探索和实践财政资金资本化,用较少的财政资金吸引和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积极开展典型示范,以汾河流域为试点,努力探索更加符合山西实际的水利投融资改革和建管模式。
6、加快推进水务国企改革。按照“先合并、后重组、再改造”的思路,加快推进省属涉水企业融合发展和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成立资产实力雄厚、资源布局合理、产业格局完备、资本运作成熟、具有行业领军力的“水务国企航母”,推动我省水利水务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
在抓好以上中心工作的同时,还要扎实做好水利规划计划和统计工作,启动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加快推进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抓好绿色小水电建设,继续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做实水利行业诉求群体的信访维稳,支持水利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管理服务工作,持续强化水利行业能力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省水利系统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把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为指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确保水利改革发展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从全局高度领会中央精神,把握好水利改革的正确方向,以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凝聚起建设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政治建设的成效落实到各项水利工作的实际行动中。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在水利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西篇章提供动力、营造氛围。
(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水利专业技术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水利干部队伍。要进一步完善日常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强化激励导向和执纪问责,促进水利干部担当负责,务实重干。要结合水利中心工作、业务特点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在全厅范围内推荐选树一批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
(三)弘扬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要大力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带动作用,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推动水利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要把弘扬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与加强水利系统作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推进水利职业道德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使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融入干部职工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要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精心组织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水文化建设等工作,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精神面貌,树立良好形象。
(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楼阳生省长指出,要深刻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决以铁的担当尽责、铁的手腕治患、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各部门负责人要主动认领、带头落实责任,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带头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要强化源头管控,强化重点监管,强化专项治理,精心组织开展全省安全生产集中检查,抓好水利行业安全风险排查、管控和处置,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五)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治水之要贵在落实、重在实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带头履职尽责,以改革办法、创新思维、法治精神,抓重点、攻难点、疏堵点、抓落实。一要用好政策抓落实。如何用好用足政策是抓工作的基本功和必修课。各级水利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政策、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用好用足政策,最大限度释放水利政策红利。二要聚焦重点抓落实。做好今年的水利工作,必须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重点、攻克难点,围绕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年度水利工作目标任务,狠抓重点水利工作的落实,以重点工作的新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新飞跃。三要创新思维抓落实。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开拓,积极探索,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中开动脑筋、实干巧干、善解难题,变困难挑战为发展机遇,变被动追赶为弯道超车。四要调查研究抓落实。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思路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五要转变作风抓落实。要切实转变作风,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流程管理,加大督查力度,打通堵点,疏通节点,坚决破除“中梗阻”。要突出层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落地见效。六要用大讨论成果抓落实。要按照“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的要求,动员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比党性、比境界、比贡献,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求真务实、担当奉献的精神状态提振起来,让广大党员干部有激情敢担当,让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带动整体工作全面提升。
同志们,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深化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抓好自身建设,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担当,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新工作,在谱写新时代山西治水兴水新篇章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出一份优异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