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的人物、玉器、青铜器刺绣展示了苏绣的创新动力
2019年5月9日,“工匠精神·苏艺”王丽华苏绣艺术精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指导,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展出了苏绣名家王丽华《阿难》、《肉形石》、《毛公鼎》、《龙门石窟》、《绿度母》等38件以中华传世名品为原型的刺绣力作。王丽华是当代苏绣融合创新的代表,她以卓越的创造力推动了苏绣的当代转型。本次展览以其青铜器、玉器,石窟造像刺绣等作品为主,展示这位艺术名家丰富而独特的艺术面貌。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长陶小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周郑生等众多文艺界知名人士出席开幕式。
王丽华独创了刺绣的“八工针法”
八工针法”的石窟造像异常传神逼真
在所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门类中,论繁细精致程度,刺绣首屈一指,其中苏绣又为诸绣之最,故有“针尖上的芭蕾”之谓。苏州绣女世代相承,鼎盛时期,以绣为业者多达数万人,从如云的绣女中脱颖而出,有所建树,必须数十年勤学苦练,还须拥有超群的灵气和悟性,兼具温润恬淡和坚忍不拔的心性,与悲悯博爱的胸怀。
著名苏绣艺术家王丽华,是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她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余福臻,并得到其他艺术大师及刺绣前辈的精心指导,深得刺绣艺术的精髓。王丽华曾将前人传下的苏绣技艺练到炉火纯青之境。她的作品包罗万象,开阖有度,动静得法,从动物花草、仕女人物,到水乡人家、亭台楼阁、江南山水……创造了一个针尖上的天堂苏州、梦里江南。然而,随着王丽华对苏绣技法和题材的全面继承,融会贯通的她感到了探索的冲动。苏绣艺术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本体语言和文化立场。苏绣前辈们创造的四十多种针法和众多题材,为后人留下了这么多宝贵财富,当代人必须承接创新之路,将写实、 抽象、肌理和形式、造型、针法完美对接,植根伟大的中华传统中,随着大国复兴的脚步,亮出当代苏绣的美学身份。在对传世青铜器、玉器和石造像逐一仔细分析后,王丽华决定在针法、丝理及配线上都彻底打破常规,将银针绣线的魔力发挥到极致,由此独创了刺绣的“八工针法”,其针法灵动活泼,色彩丰富饱满,明暗效果强烈,蕴含着多动的三维空间,富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她成功绣制出了系列名品杰作,成功地在中华经典之上创造了另一个苏绣经典。“在平面的刺绣作品上,王丽华展示了多维度的空间和心灵涵养!”一位艺术权威人士如此评价道。正是被认为绣出了中华文化的魂魄精神,王丽华被誉为“苏绣圣手”。
苏绣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之一,苏绣艺术本身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呈现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使命,此次展出的38幅作品,都是王丽华实践和探索的结晶。作品《阿难》,运用自创的八工针绣制背景,菩萨像主体运用平针、交叉乱针、滚针、点彩针等绣制,将盛唐审美观和雕塑技艺水平的精彩诠释来出来。作品《毛公鼎》,整幅作品绣制长达1年半之久,用五百多种颜色的丝线,明暗对比强烈,做工精细。将现代苏绣和上千年文化完美结合,是一件难得一见,美轮美奂的藏品。作品《龙门石窟》,采用4丝至0.5丝绣制,整幅作品都以八工针法绣制,表现出了石雕的质感和在岁月的侵蚀中沙砾石的粗糙感和沧桑感。这些作品细节刻画生动,自然流畅,极具质感,形神俱佳,可谓将现代苏绣和千年文化完美结合,能以刺绣特有的形式展示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
王丽华,正将属于中华的文化底蕴作为自己专属艺术语言的根基,再次将苏绣带入具有历史高度的艺术殿堂。
专家评点
·马佩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王丽华选择了承载有厚重感的历史题材,如青铜器、玉器、佛教造像等,并把器物的质感与丝线完美结合,这也是她在刺绣艺术方面的一大创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刺绣艺术一定要坚持多样化发展,保持刺绣艺术的发展活力。
·马达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
王丽华独创了‘八工针法’,巧妙的将所要表现的物象用自己的艺术语言作最完美的诠释,是对传统刺绣的一种突破及创新。
·马盛德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
王丽华在作品中加入了文化的情感,而不是简单地复制或者重现,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本体语言,有了本体性,找到了苏绣的丝线在作品中的定位和价值,作品就有了主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