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添花”让古井成为每条街巷的招牌

2019-05-28 10:38丁云
现代苏州 2019年9期
关键词:古井街巷姑苏

记者 丁云

“井上添花”美井姑苏公益行动,不仅意在为古城街巷增添人文风景,提升居民品质生活,更为挖掘人文内涵,营造繁华市井,留住乡愁记忆,让市民、游客更好地体验古城市井文化,感受姑苏美好生活。

仓街69号福寿泉

雍熙寺弄39号前东无名公井

姑苏区古城内古井众多。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古井是生活水源的重要供水体系统,是生活必需。据不完全统计,苏州水井最多时达到2万多口。到2003年左右的一次调查中,传统意义上的真正水井仅存1000口左右。又经十多年,再回头,苏州的水井又消失不少。随着城市供水体系发生变化,井水水质也明显下降,其实用功能已经暂告一个段落。如今水井的存在,苏州市文保所有关专家指出,更多意义上是与建筑合为一体,代表苏州传统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历史遗存。

要论当今古井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文物价值上,“按老百姓的话讲,就是一个老物件,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印铭指点,衡量一口古井,一看年代,年代越久越稀罕,苏州宋代古井已很少,明代稍多,清代更多一些,自然是时间越早越珍贵;二看工艺水平,能够代表一个时期的工艺和科技含量的,其工艺越精道,体现的时代特征越多,这口古井越珍贵。再加上承载的历史信息、人文故事等,大致从三方面挖掘古井的文化内涵会比较中肯。

苏州城经历了不同时代的更迭,从汉代以后就靠井来维持日常生存,因而出现唐井、宋井均属合理。实际上,目前现存大部分水井均为清代。

2018年,姑苏区古保委组织对古城区内400多口水井完成了清淤。今年,发起“井上添花”美井姑苏公益行动。4月中旬,第一阶段邀请热心古井保护、爱好历史文化的家庭、团队或个人参与的“井上添花”古井周边景观设计创意大赛收官。

据姑苏区古保委相关人士介绍,现存大部分古井,周边状况或存在路面有破损,或有杂物堆积亟待清理,或杂草植物粗放生长不够美观,抱着优化古井生存现状,美化提升周边环境的目的,在400多口古井中选择有代表性,同时基本还在使用中的18口古井作为样板案例。其中有的周围有一定拓展空间,有的周围空间非常狭小,紧贴居民墙、窗,较难施展开,有的历史年份较远,有的又稍近,总之,多种情形供大家发挥才智与创造力。

主办方介绍,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参与者以规划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方面的人士居多,因要求尽量提供专业的景观设计效果图或手绘示意图。同时,参赛方案的古井分布也不是很均匀,大量创意主要集中在其中几口古井。“我们分析认为,主要由于水井周边的环境空间大小、情况的复杂程度不同,专业设计可能还是考虑是否有可供操作、发挥的空间。”再次,与古井所在街巷本身可供查找、翻阅的历史文化资料多少也有关系。但最终结果,仍不乏大量个人奇思妙想,或小团队的精心琢磨方案涌现。比之专业工程规划、设计更有趣味、新意。

甲辰巷砖塔边元和县官井

范庄前19号北八角古井

潭子里53号甘池院井

民间设计师们心思很细腻,从他们的投稿中不难发现,这些参赛者对苏州的古井很有研究,尤其是在融入生活、美化生活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应该是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比如有些街巷如果较为老旧,又没有什么街心花园,结合古井在过去就是个公共空间,除了用水以外,延续其聊天聚会场所的功能,将古井空间提升为街巷的“客厅”,也让游人或路人走过时能眼睛一亮。再比如建议位于景区附近,或公共地带的古井,设置水井吊桶,让游客亲自打一桶水,洗手、纳凉,更能体验姑苏的古城生活。还有建议将居民面井的窗户做成花窗,功能还是在,安全也能确保,在不遮挡居民使用光线的前提下,再配些绿植,兼具了欣赏性。此外,有的在井边设置了条石凳、洗刷台,不但使用者可以坐在那里洗洗涮涮,方便使用,走过路过的游客也可以看到一段传统苏式生活的剪影。

这些,都很有参考价值。姑苏区古保委承诺,在后期实际美化施工过程中,也将优先参考优秀作品的设计理念。当然,主办方也认为,政府工程有特定的规范,对标的、对象、金额等都有要求,不管最终的创意设计是否可行,能否落地,优秀创意设计方案都将给施工方、设计方提供灵感。而400多口水井中的更多数量,目前仅能做到简单的周边路面硬化,对周边环境做简单清理整治。

猜你喜欢
古井街巷姑苏
王纬华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姑苏小巷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边走边唱
古井里的青蛙爷爷
雨中的街巷
姑苏城外寄乡愁
越王古井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