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培风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 青海互助 810599)
为有效防控北山林区松皮小卷蛾虫害,维护林区经济利益,确保林区种苗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北山林区松皮小卷蛾实际发生情况及北山林区2015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实施方案,开展了松皮小卷蛾防治试验。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松皮小卷蛾危害部位为1m 以下松树树干及粗枝的韧皮部,以幼虫在云杉韧皮部内蛀食,形成不规则的坑道,将褐色颗粒状粪便和棕红色的木屑排出坑道外,严重时,坑道连成片,并有大量树脂流出,云杉苗木从顶端针叶灰色[1]。该害虫的幼虫在松科植物韧皮部内越冬,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羽化期,6月初为羽化盛期,6月上旬发现有乳白色扁椭圆形卵散产于云杉主干上,后变为粉红色,每主干卵粒数为40 余粒[2]。
试验地点:北山林场加塘苗圃。
试验时间:5月下旬至6月上旬。
防治次数:5月24日至6月20日成虫羽化产卵期间每隔5 d施药1次,共施药3次。
防治前选定标准地块3处,每地块设置标准样方3 个,每样方内有10 株苗木。每个标准地块使用不同的药剂,地块1:吡虫啉2 000 倍液;地块2 :噻虫啉3 000 倍液;地块3:苦参1 000 倍液。所有试验均采用高压喷雾器覆盖式喷雾药剂。调查标准地块内有虫株率和平均单株虫口密度及防治效果。
6月下旬进行卵期调查,观察标准地块内30株样株苗木上是否有松皮小卷蛾卵;10月份进行幼虫越冬前调查,观察是否有新鲜流胶及新虫粪。
由表1~3可知,地块3苦参碱1 000 倍防治效果为98%,地块1吡虫啉2 000 倍液防治效果为62%,地块2噻虫啉3 000 倍液防治效果仅为9.2%。由此可见,地块3防效最好,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3]。
表1 地块1松皮小卷蛾防治试验的防效调查(苗高1.5~1.8m)
续表1 地块1松皮小卷蛾防治试验的防效调查
表2 地块2松皮小卷蛾防治试验的防效调查(苗高0.5~0.8m)
续表2 地块2松皮小卷蛾防治试验的防效调查
表3 地块3松皮小卷蛾防治试验的防效调查(苗高1.5~1.8m)
病虫害防治是北山林场林业保护的重要工作,松皮小卷蛾是发生频率较高的虫害。因此,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可结合物理防治(在蛹期挖除虫蛹)开展综合治理,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