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莉
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打“有生”(关注个体)的课堂,“有味”(师生互动)的课堂,探索“有思”(有深度)的课堂,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教育回归本质。
关键词:高效课堂;创新模式;创新思维;课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190-01
1.课题提出背景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精彩、高效、充满生机活力是大力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选择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是让学校在困境中迅速崛起,让老师教的顺心,学生学得有自信的有力保障。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探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话题。精英中学以敢为天下先的斗志,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创造了课堂教学“奇迹”。
2.课题研究目的
建国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课堂中的新变化可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有山东杜郎口的“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以及河北石家庄精英中学的“6+1”高效课堂模式等。这些从历史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的探索,给我们的教育教学积累了经验,但是许多都停留在教学构建的理论层面或者教学个案的分析层面,加之教学环境、学生学情、考核评价体系的差异性,许多研究成果并不适用于本地区的历史教学。
3.课题研究意义
2017年秋季开始,海南第二批进入新课改,课程标准的重新修订和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出,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课堂要求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度。针对新教材的历史教学并未形成一套相对完整且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我们将大胆的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资源,以真实有效的内容,科学合理的方法、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研究方法,使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升本地区的历史教学。
4.课题概念的界定与理论依据
我国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首次论述见于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依据目前国内外“高效课堂”的研究现状,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教育最优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有学者对“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定义为:历史教师采用高效的课堂管理手段以及科学的历史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好的达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课程目标。其中,可以把教材、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5.课题研究对象与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通史版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和本校的学生,研究中借鉴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论,其他学校高效课堂的实践,以及“6+1”高效课堂模式与本地区历史教学实际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师生双方息息相关,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学生自身素质及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教学水平、课堂组织等方面。在探索适合校情的创新教学模式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1 “关注学情”的备课环节。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延续性,事前必修做充分的准备。备课中不单纯备老师如何教,更要备让学生如何去学。思源的校情是省扶贫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偏边远的自然村,知识底子薄,学习习惯没培养好,老师备课一定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心里要有學生,要想办法让学生听得懂,记得准,理解到位。
5.2 “纵观全局”的导学环节。“导学”是指借助学案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导学环节编制导学案要符合学生年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特征,体现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操作性。要把握每节课的“课魂”,创设学习情。开宗明义,寻找有效的切入点。
5.3 “留有空白”的思考环节。6+1教学模式思考环节一般会给学生留四五个问题,让学生去联想、思索、探究,把原有知识和即将学习的知识相联系,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最好自己解决,老师要给与学生充分的信任,根除老师的言语霸权和包办意识,还学习权利、学习时间给学生。
5.4 “针锋相对”的自由展环节。课改实践中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模式是死板的,学情是千变万化的,要有选择的借鉴,抓住“议”“展”两个环节。“议”的环节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议”的问题要有梯度、深度、广度。“议”的过程学生“共学—质疑—记录—思辨”,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亲自动手能力,学生的疑惑可以及时得到解决,让历史课堂变得简约化,速度化、高效化。自由展环节,要鼓励学生“我回答、我质疑、我补充,我陈述”,老师适当加以引导和点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会,可以让学生在“展”的环节精彩“释放”。
5.5 “实战演练”检测环节。课堂检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最佳场所,但这个环节是最不易把握的,是老师上课常常忽视的。老师一定要掌控好课堂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去历练,必要的知识巩固和延展训练会让课堂增色,利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
让历史课堂人性化的同时让教学效果最优化,使本地区的历史教学水平往前再进一步,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将以2016年提出的历史核心素养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结合当地情况,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探讨出一条行之有效且有利用价值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林友忠.《6+1互动成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年.
[2] 《新课程下问题情境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