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嘉怡
【摘 要】当前社会,文化传播影响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新媒体的诞生为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变化,包括传播载体的变化、传播主体的变化、传播资源的变化,继而探讨了利用新媒体提升文化传播影响力的对策,如以平台建设为中心、以主体自觉为关键、以品牌战略为保障等。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传播;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0-0234-01
媒体指信息传播的媒介,是人用来搜集、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技术、手段。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诞生了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媒体,诸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每一次媒体革命都会给信息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媒体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为载体的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媒体在信息资源、传播主体、传播速度等多个方面的局限性,对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变化
(一)传播载体的变化
对大众传媒而言,媒介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传统媒体都有相应的媒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为根本的区别就是传播载体的变化,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成为新媒体传播的核心。不仅如此,随着移动网络的高度普及以及大屏智能机的流行,传播载体从传统的笔记本向移动终端转移。
(二)传播主体的变化
传播主体指信息的搜集、制作、发布者,在以往的大众媒介传播链条中,传播主体是传播链条的首要环节,传播主体决定了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的信息获取方式,具有主导性。新媒体的诞生给传播主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首先,传播主体、客体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强,受众能够借助留言、讨论的形式与传播主体进行互动;其次,传播主体、客体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越来越多的受众借助自媒体成为传播主体。
(三)传播资源的变化
信息资源是媒体传播的内容,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资源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首先,资源类型更加多样,传统媒体多以单一资源类型为传播内容,比如报纸以文字图片为传播内容,广播以音频为传播内容,电视以视频为传播内容。新媒体则不然,其传播资源为数字化资源,能够同时呈现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资源;其次,资源总量更加丰富。数字资源具有海量性、共享性等特点,新媒体的媒介特点以及覆盖范围,使得信息资源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二、利用新媒体提升文化传播影响力的对策
(一)以平台建设为中心
新媒体仍然属于媒体的范畴,只是在呈现形态与运行方式上与传统媒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传统的新媒体,主要指门户网站、数字杂志等,亦或是当前流行的自媒体,均依托于一定的平台,比如各种不同类型的新闻客户端、官微、公众号乃至朋友圈等,均是如此。平台建设是发挥新媒体作用与价值的重要方式。首先,结合平台的特点,优化平台页面。平台要从用户至上的角度出发,设计简洁、美观的用户页面,突出平台信息传播的主旨与目标;其次,充实信息内容,提高平台口碑。新媒体公众口碑的取得与传统媒体形似,均需要过硬的内容质量为前提。
(二)以主体自觉为关键
新媒体以互动传播为主要特点,传播主体与传播对象之间的互动性显著增强,并且出现了边界模糊的现象,借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大量的传播对象转变为传播主体,极大地改变了媒体传播的形态。从有利的角度看,传播主体数量的激增为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提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而从不利的角度看,海量的传播主体数量也极大地增加了监管的压力,新媒体传播中容易出现无序化的现象。因此,在利用新媒体提升文化传播影响力时,必须以主体自觉为关键,借助政策制定以及舆论宣传来引导、规范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引导其自主抵制负面、消极、不健康的文化。
(三)以品牌战略为保障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中的信息审核机制尚不健全,这和新媒体传播中主体与受众边界日益模糊有着很大的关系。新媒体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总量,另一方面也存在良莠不分的问题,大量负面、消极的信息不仅无助于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更有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在利用新媒体提升文化传播影响力时,需要以品牌战略为保障,将新媒体传播品牌的打造作为保障文化传播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就以微信公众号为例,以文化传播为主旨的公众号为数不少,比如文史百家等,品牌战略要求公众号确保文章质量,以质量吸引用户,以用户扩大影响。
三、结语
新媒体的诞生为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即时性等特点,能够无远弗届地傳播文化,因此,我们必须从平台建设、主体自觉以及品牌战略等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胡瑛.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分析与提升[J].新媒体研究,2016(05):76-77.
[2]陈红利.青少年动漫文化流行及其影响的思考[J].兰州学刊,2016(5):160-162.
[3]杨谨瑜.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7(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