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杰 曹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083-01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生命能否灿烂,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策略
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主要体现在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可测性或量化,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在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白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将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强调“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很明确,只需要“传授”,教师的基本职能就是“照本宣科”,而事实上,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實施,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师如果不能实行由“传授型”向“研究型”的角色转变,那么他就无法承担新课程政策下的使命,也就无从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教学方式:由“传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我讲你听,耳口相传,是我国语文教育沿袭已久的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无视学习是主体的活动过程,它也与当代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实相去甚远。今后的语文教学方式必然需要发生相应的变革,即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的趋势。
2.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实践证明,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3.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表达的有效性是口语交际创设的重要支点
口语交际顾名思义,就是要口头表达,除了内容的选择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得到充分的表达时间、能否有效的参与到口语交际过程之中。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程度高低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发挥应有作用。从学生层面上来看,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首先建立在对交际内容的有效理解上,只有有效的理解的内容的深层含义,才能保证口语交际中发言的质量。其次学生是否对表达的内容感兴趣,也影响了学生能否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第三方面学生能否在口语交际中有所收获是口语交际创没的重要指向,也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目标。当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感受到知识的提升、能力的发展和自信心的获得时,他们必然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口语交际之中,思考的层次也就更深刻、表达也就更有效。当然,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参与程度高低和表达的有效性呈现出离散相关的特点,部分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过程中,经过自己的思考,表达的有效性就得到了提高,而部分学生虽然参与,但是思考的灵活程度不够,表达的有效性也不高。
4.有效创设情境,加深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语文课堂里,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本人曾在教学《燕子专列》时,用谈话“我小时侯的故事”——逮蜻蜓、抓螃蟹:逮到蜻蜒后在蜻蜒的两个翅膀间扎根绳子,抓来螃蟹后掰掉腿养着,看它再生的速度……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上课伊始,用生气勃勃的燕子动画和燕子在瑞士遇到麻烦,濒临死亡的那段课文中的话形成鲜明的对比,把学生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为本课乃至本组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调。
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必须从纯粹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教师只是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教学中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学生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不必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凡事都得符合或趋近教师的解答,统一到标准答案上去,学生可以标新立异,大胆假设,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行,从中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