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利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变革进入了新媒体主导的新态势。在业界,媒介生态语境的变化对影像艺术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重要类型和形态,纪录片的生产模式、创作理念、传播机制等也都被赋予了新媒体的新特性,高校纪录片创作类课程深入其中,其教学也逐渐呈现出新时代语境下的新面相。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纪录片创作;大学生影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1-0146-02
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新媒体发展下的强力助推,我国纪录片在产业发展、题材类型、营销传播等方面都势态强劲,业界出现了一大批如《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宝会说话》《厉害了我的国》《冈仁波齐》《二十二》等“现象级”的优质作品。而纪录片创作类课程一直都是高校影视类专业必开的专业类课程,肩负着传授纪录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培养优秀的纪录片创作后备人才的重责,是我国纪录片发展链条上的重要环节。身处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及媒介变革的直接语境下,高校纪录片创作在教学上呈现出了个性较为鲜明的新面相。
一、坚持专业知识和价值引领相结合
进入新时代,全球经济进入一体化,世界新格局的态势亦然呈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比拼,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也成为了博弈的重头戏。世界各国对各自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的主观能动性普遍增强,纷纷开展了诸多的相关活动和实施了诸多的相关计划。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的好坏关乎到国家命运、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本国国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中,“高质量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影视艺术作品对于增强本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思想文化影响力度,塑造本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美好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升级,新媒体技术日臻成熟,手机、电脑等新媒介应用迅速普及,影视艺术生产和传播的力度日益增强,影视艺术作品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影视艺术从诞生之日始就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影视创作的实质之一就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影视资源的调控、计划、管理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其中,经济效益已被普识性认知,即把影视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商品放置于市场经济中,以“电影票房”“电视收视率”“网络点击量”为显性衡量标准而在流通中实现的盈亏。当下,对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更应该坚守其社会效益,即影视艺术作品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品,肩负着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社会责任和神圣使命。
真实、客观为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是影视艺术作品中更有利的表达载体和呈现形态。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持续发力,在内容上不断凸显其对中国地域文化展示、传统文化传承、现代大国制造、尘封历史挖掘等的升级,以及在传播上跨文化、重国际输出的探索,对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多有助力,效果显著。
“大学生是新生事物的推广者也是时代文化的引领者。”“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一直以特有的方式干预社会表达态度。”[2]所以,高校是知识生产和智力发挥的重地,但更是思想教育、价值引导的关键所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高校纪录片创作类课程抓住机遇,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对纪录片的兴趣和关注度,重视纪录片创作类课程的教学,把纪录片创作类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骨干课程等,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提升。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自由交互性较强,言论相对自由随意,容易消解规范持续和社会整合功能,更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因此,高校纪录片创作类课程上经典、优秀纪录片的赏析、解读就是很好的思政元素的导入。
二、探索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效应的发挥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理念。产学研合作思想开创于美国,起源于20世纪初的威斯康星大学针对美国高等教育模式所提出的“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根据其在国内现实所反映出的具体情境,普遍观点认为,“产是指企业(industry),它主要从事技术生产;学是指高校(university),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机构;研是指科研机构(research institute),在国内他们实际上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3]虽然在其后的发展中,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界定和名称一直存有一定的异议,但“产学研结合可以理解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者在技术创新领域上的合作。它的目的在于将教育、科研、开发和生产融为一体,是科研、教育、生产三种不同社会分工的协同合作和技术集成。”[4]2011年,我国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计划”,即“211计划”。而“2011计划”的贯彻落实,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系统为契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的有力举措,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新模式的形成。[5]整合“协同”的同心协力、相互配合及对于“创新”的宽泛理解,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以高校为带动,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多主体参与,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同心协力、相互配合,开展深度合作,实现知识、专业技术等资源的共享,在知识经济时代,最终形成创新驱动和知识技术的转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2015年,我国首次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其核心虽然依旧是互联网,但更强调的是“+”及其与“+”后面的“各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应用,发挥互联网在社會各资源中的优化,提升社会各领域的生产力和创新,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于此,高效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互联网+”有着趋同的社会效应。
作为知识的生产地之一,高校在过去的发展和建设中往往只注重研究,闭门造车,纪录片创作类课程的教学更是如此。高校纪录片创作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一般包括纪录片历史、纪录片理论、经典纪录片赏析与解读、纪录片创作技巧与流程,以及纪录片的传播推广等,从而提升学生对纪录片的理论认知,激发学生对纪录片的兴趣与关注,最终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纪录片创作人才。但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院校(系)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有效的、高效的实践训练。这源于高校纪录片创作类课程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的制约,以及自身实践能力有待提升,更源于社会时代语境下大学生纪录片作品输出渠道狭窄。
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的当下,高校整体上加强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力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高校纪录片创作类课程也选择主动出击,走出课堂,走向业界。在教学模式和手段上,普遍采用项目教学,依照业界的创作团队(剧组)进行小组分组,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并加强学生参赛、参展和毕业作品设计的实践意识,以赛促教、以活动促教等。
新媒体时代,如爱奇艺、腾讯、优酷、搜狐等各网络视听平台活跃,学生可以实现作品自由“上传”,接受市场和更广大受众的检验。同时,纪录片节(展)、微视频(电影)大赛等的兴起,不少国际性的专业影像节(展)还增设了“大学生”单元或版块,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而专设,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不少高校独辟蹊径,建立研究中心或工作室,和专业机构、媒体平台、兄弟院校等合作开展专门研究和创作。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成立于2006年,承接北京师范大学的人文传统,立足高校优势,集纪录片教学、研究和创作于一体,其代表作品《小人国》《成长的秘密》《零零后》等,在口碑和票房(收视、点击量)上表现俱佳。
三、激励大学生纪录作品的不断创新
随着新媒体的兴盛,特别是手机、电脑等媒介的普及和技术的提升,影像艺术作品拍摄的准入门槛普遍降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学生纪录作品拍摄的具体实施和完成。而且,较之于从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偏重人文纪实类作品的拍摄,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在题材选取、拍摄(制作)技巧、传播形式等方面都显现出新的美学风格。比如,题材选择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随着《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等的热播,美食类、科技类、自然类等题材渐热;拍摄(制作)技巧上除了站在人类学高度的长线拍摄和栏目纪录片作品的栏目化操作,数字调色、CG动画等技术大大增强了作品画面的呈现能力和制作手段,高速摄影、手机拍摄、无人机技术等,让捕捉画面的能力增强,纪录片的呈现形式日渐丰富,甚至出现了新的形态,比如短纪录片、手机纪录片、微纪录片等,不同程度激发了学生拍摄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新媒体时代,网络的海量信息以及凸显出的新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更何况,身边发生的事情、身边出现的人等也可以随时随地被记录和拍摄,业界也逐渐出现了沉浸式、自身式纪录片形态,拍摄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是自己,比如,纪录片《最后的棒棒》里,导演化身被拍摄对象,成为被记录的一份子等。高校纪录片创作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关注业界动态,这些都大大激励了大学生纪录作品的创新,激发个性化的创作,展现大学生的拍摄优势,教学成果显著。
四、结语
高校影视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大学生影像创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新媒体的日益兴盛,给纪录片行业带来新的变化,纪录片在当下承载的功能和传播效用也更需要引起重视,作为纪录片发展上重要一环的高校纪录片创作类课程的教学任重而道远。在新的时代语境和社会格局下,高校纪录片创作类课程的教学应该锐意改革,发挥优势,与时俱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纪录片人才,为社会经济服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助力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玉宏.中国影视作品美学追求探析[J].电影文学,2009,(23):146.
[2]吕伟雨.青年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原创影片研究——以“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最佳剧情片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6.
[3][4]吴云姣.我国高校协同创新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12.
[5]邵鵬.中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大学,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