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琬婷
【摘 要】2016年1月14日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播放最后一期,这标志着历时12年的台湾王牌综艺节目就此停播,这一结果令各方唏嘘不已。本文便从内因与外因两大方面来解析其衰退的缘由。
【关键词】康熙来了;台湾综艺;衰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1-0083-02
叱咤20世纪90年代的台湾综艺一度为大陆综艺学习的样板,但如今台湾综艺节目与内地综艺节目之间不禁令人发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叹。本文就以《康熙来了》为例,在台湾综艺由盛至衰这一文化现象上梳理其衰落背后的缘由,以期对我国内地综艺节目的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一、节目内容的空洞
先前,台湾缺乏面向年轻受众、具有综艺性质的谈话类节目,因此《康熙来了》一经推出便获得极高的收视率,小S的大胆风趣与蔡康永的从容睿智相辅相成,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收看体验。但是多年过去,台湾综艺止步不前,不但在节目创新上遭遇瓶颈,节目较为低俗化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
节目创意的枯竭让观众逐渐丧失观看兴趣。近年来台湾综艺节目同质化严重,在节目形式上趋于保守,内容的制作上缺乏新意,在《康熙来了》中,整容、卸妆素颜、夜访艺人睡姿等主题已重复多次出现在节目中。大量重复的内容难免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进而造成厌倦感。
创意的枯竭使得台湾综艺内容上的另一个弊端愈加清晰地展现出来,就是节目内容相对低俗化。台湾综艺近年来常把私下的粗俗之语搬上荧屏,这多少会引起观众不适感。但大多台湾综艺把八卦迷信、色情等负面信息摆在了台面上,甚有主持人公然在节目上开黄腔、骂脏话,赵正平作为经常参与《康熙来了》录制的艺人,多次在节目中爆粗口,并以此为名。众多节目制作不再注重节目内容的优质,而是竞相追求节目的“刺激感”,这都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传递与引导,更不利于节目的发展。电视媒体带给观众的应该是美的享受,而不应是庸俗的、粗鄙的。
二、专业人才的缺乏
人才是电视节目成功的必备要素,基于台湾人口较少、节目众多的特性,加之近年来专业人才的流失,致使台湾综艺质量下降。
主持群体后继乏人。主持人是把控节目基调的核心所在,可以说主持人的风格意味着此档节目的风格。张菲、张小燕都是台湾主持界的领军人物,随着精力的缺乏,近几年来其节目产量也呈下滑趋势。而台湾主持界的中坚力量,如蔡康永、陶晶莹、小S等也逐渐转战内地,把工作精力更多投入到了内地节目上。面对如此窘境,台湾电视媒体应该培养一批新生代主持人,但是新主持人在台湾的发展机遇是少之又少,台湾综艺更愿意邀请已成熟的主持人来挑起节目大梁,即便有时会加入新主持人,前提也是在已邀请到成熟主持人的基础上,让新主持人充当配角,这种现象会导致新人经验的不足加之业务能力较差,使得台湾主持界一直无法补充到新鲜血液。
当然,不止台湾主持界无法补充到新鲜血液,参与节目的嘉宾也有着较高的重复率。从《康熙来了》中我们可以看出,沈玉琳、张克帆、赵正平、瑶瑶等通告艺人频频在节目中亮相,鮮少出现有记忆点的新人,但这些“常驻嘉宾”有时会把私下的“骂街”在电视上展现出来以博取观众眼球,甚至靠着一个梗来参加多期节目。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人们愈加难以消化这种以粗俗来展现“真性情”的方式,长此以往势必会令观众产生厌烦感。
三、内地市场的冲击
近些年来内地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电视产业的发展,各投资方盯紧内地这块“肥肉”,加之内地综艺节目数量迅速增多,急需“新鲜”血液的补给,使得内地市场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内地节目的异军突起削弱了台湾综艺的影响力。近几年来,内地综艺节目市场处于“井喷”的状态,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据2017年度中国卫视季播综艺CSM52城收视率排行榜显示,排名第一的《奔跑吧》平均收视率为2.643,《中国新歌声2》以2.004的平均收视率紧跟其后。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更是大力开发节目衍生品,手游、书籍等周边层出不穷,其中《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更是以6.95亿元的总票房,夺得2011年春节档2D电影票房冠军。自2013年开始,台湾各大电视台陆续引进《中国好声音2》《爸爸去哪儿》等内地综艺节目,2013年9月7日《中国好声音2》在台湾首播,0.88%的收视率打败了《康熙来了》平均0.72%的收视率,取得同时段收视率冠军。
内地节目在保有高质量制作水准的同时还有着较高的收视率,这些因素都冲击着台湾综艺市场。20世纪90年代是台湾综艺的繁荣期,那时不论是在创新能力上还是制作质量上都比内地节目棋高一着,但随着内地综艺的发展,导致了台湾综艺竞争力相对下降。
随着内地节目的异军突起,一方面需要更多著名且有经验的艺人;另一方面也吸引着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电视产业节目中来。在这两股力量的推动下,台湾作为近水楼台,越来越多的艺人选择到内地来发展,这既为其拓展了综艺事业,也为来内地捞金、参与综艺录制带来了机遇。《康熙来了》主持人蔡康永于2014年正式进军内地,参与《奇葩说》的录制,黄国伦、寇乃馨作为《康熙来了》的常客,近年来较频繁活跃在内地综艺节目中,多次以夫妻档的身份参与《我是演说家》《超强音浪》等节目的录制。
四、经济与政策的限制
1993年民营电视台的出现,打破了“中视”“台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时之间电视台的竞争力迅速增强,而此时台湾经济水平也有所下降,这让制作经费本就萎缩的台湾电视台雪上加霜。
台湾综艺节目制作经费的欠缺限制了节目的发展。《国光帮帮忙》等台湾综艺节目每期只有4万人民币的制作经费,相较而言,《康熙来了》每期10万人民币的制作经费已算丰厚。资金是一档节目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也就无法保证节目的高质量产出。当下台湾综艺多在棚内录制,鲜少出外景也是由于资金不到位所致,那么为何会有制作经费不足的现象呢?因为台湾对广告冠名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台湾公共电视政策 2004 年明文规定‘电台不得播送商业广告。但电台策划制作之节目,接受赞助者,得于该节目播送结束时,注明赞助者之姓名或名称。”①这表明台湾电视节目中不允许有冠名和广告植入。但是综艺节目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冠名费用,甚至占了制作资金的四分之三②,台湾节目缺失的这一大环节对台湾综艺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但近些年来相关政策有所松动,在2013年《康熙来了》终于能在片头加上短短几秒的旺旺动画广告,尽管如此,“节目中依然不会出现冠名,任何涉及品牌的内容都要消音,品牌的 LOGO 都要打码。仅仅能在节目片尾打上赞助商名字,但一闪而过的速度让许多广告商们觉得不值得。”③由于早期综艺节目选择较少,且广告商通过冠名方式来增加企业曝光率的意识还不强烈,因此先前未对台湾综艺造成冲击,近几年来综艺节目种类繁多,投资商开始重视广告的植入,但台湾相关方面的严格政策让许多广告商望而却步。
电视节目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电视节目作为一种传媒文化产品,不单是满足观众各种精神需求的产物,也是观众间接感知社会和世界的媒介。在如今这个更迭迅速的环境下,我们要吸取具体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因素,积极汲取外来综艺节目的成功经验,努力提高节目原创能力,要尝试开拓不同类型、有内涵的综艺节目,这才是吸引观众的有效方式,也是有利于传播本国文化、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渠道。
注释:
①③郭越,苏幼煌.台湾近年综艺节目衰落原因探析[J].东南传播,2016,(06):17.
②数据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2016年9月9日.
参考文献:
[1]韦帝.台湾谈话性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