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诗以歌”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学传承新探索

2019-05-27 14:19李新蕾
戏剧之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经典咏流传

李新蕾

【摘 要】央视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突破了固有文化类节目的藩篱,以“和诗以歌”“以情动人”的创新,成功探索了国学传承的精髓,将表演、访谈、综艺等元素融入其中,开拓了一条传播经典的新道路。本文以该综艺节目为例,探究其对国学传承的意义,并对其所产生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在现代语境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综艺节目,行之有效地进行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经典回归;《经典咏流传》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1-0073-02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新世纪初《百家讲坛》引发的文化热潮,到央视播出的汉字系列节目带来的文字讨论,文化类节目在国学传播的过程中总是缺乏些新意。加上真人秀的火爆占据着大量受众的视野,电视综艺节目呈现出的是娱乐有道、内涵不足。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和限娱令、限薪令的颁布,电视节目的整体发展有了新的走向,文化类综艺节目在传承国学与思想表达上也在推陈出新。《经典咏流传》就是以唱的形式回归经典,相较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高深莫测,该节目以平易近人的“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是以“唱”回归了原有的诗词流传的方式,并结合了现代流行的音乐元素填词谱曲再演绎。纵观节目整体,从国学传承与创新的视角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唱人的精巧设定

嘉宾的精准选择是赋予一个节目情感传达的关键要素。传唱人身份的设定不仅契合了节目的定位,更彰显着节目的内涵价值。节目中每期六位传唱人主要由流行歌手、原创作者和普通人来担当,满足了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相比于传统的文化类节目中嘉宾的学术性和权威性,《经典咏流传》中传唱人的设定保证了传播过程中目标受众的广泛性,各个年龄层的受众都可以在节目中找到与之共鸣的点,更加利于国学传承与文化传播。

(一)老幼组合凸显传承广泛化

以往的文化节目重点考虑到传播内容的深度,采用专家学者、教授等进行讲解概述,多是晦涩难懂的知识传送,传播范围和效果很受限。而该节目不局限于老艺术家和原创作者,同时也让更多年轻的演艺明星参与进来,借他们的流量吸引年轻群体的目光,让国学可以更好地在青少年中传承。流量明星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偶像歌手张杰的《少年中国说》,都凭借其个人号召力被迅速传唱,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审美期待。《红楼梦》主题歌原唱者陈力到场演绎经典曲目《枉凝眉》,将受众的回忆拉入经典之中;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年近九旬,依然精神矍铄地演奏了经典曲目《梁祝》。老艺术家与年轻明星的组合,让国学的传承更加广泛化,这样的设定不但保证了传播内容的权威性和艺术价值,而且创新了国学在青年群体中传播的新策略。

(二)星素搭配彰显国学平民化

除了新老明星的组合方式,节目的新探索还体现在星素搭配的新模式上。在传唱嘉宾的选择上,选取与主题风格相应的明星和与诗词故事相关的素人进行传唱。演员王迅带着四岁的王恒屹活泼俏皮地歌唱《咏鹅》,从启蒙诗出发唤起受众的回忆;张卫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演绎《真英雄》。节目用这样接地气的表演形式来展现,用契合国学经典的人物去代言,巧妙灵活地传达了国学思想。

另外,该节目虽采用星素搭配的模式,但创新式地让普通人成为了传承国学经典的主力军。平民化视角加上全素主创的动人演绎,让高深莫测的传统文化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的孩子们用宛如天籁的声音动情演绎了小诗《苔》;河北师范大学老师带领其留学生真情献唱《关雎》,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至海外。这样不仅在淡化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拓宽了受众视野,同时也让传统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让传统文化的代言人更加平民化。

二、偏重价值渗透的情感传达

以《经典咏流传》为代表的节目不同于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其不再以激烈的赛制、枯燥的讲解来控制整体节奏,而是通过一首诗词、一个散曲、一段故事让受众陷入真情实感当中。并将家国情怀、历史命运或人生理想等融入人们的生活点滴之中。可以说,该节目在国学传承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情感的渲染和精神价值的传达。

(一)情感代入拉进与国学的距离

从环节设置上看,节目的第二部分以情感代入的方式唤起受众的共鸣。通过传唱人回顾创作背景和讲述自身故事,达到真实的情感流露。节目摒弃了传统的“说教”模式,而是选择最普世的价值观和最纯粹的情感进行文化传播和国学传承,拉进了受众与国学的距离。台湾流行音乐人陈彼得对音乐的忠诚和对祖国大地的热爱;潘鼎坤教授对传统诗词的尊崇与痴迷;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对乐曲的执著和奉献;听觉障碍者汪伊美对舞蹈梦想的不懈追寻……一位位有理想、有风骨的榜样亲身诉说和践行着国学,表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坚韧、自信、无私等优秀品质。诗、歌、人三位一体,用最本真的情感和最简单的旋律感染人,同时使诗词的意境与背后的故事用音乐完美地契合在一起。情感的代入让节目中的歌曲不再是简单的音乐作品,传唱也不只是歌手单纯演唱,这些与经典传承有关的背后的故事,使得经典在传承中有了真情实感,同时也使诗词真正融入生活,在欣赏品鉴中激发了受众对于古诗词的热爱。一个群体代表着一种文化精神,也代表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经典咏流传》就是这样使国学经典所凝聚的中华文化潜移默化地走进人们的心房。

(二)情感对接实现了传承的共通

《经典咏流传》不仅在传播内容上强化了情感的代入,更在传播方式上完成了情感的對接。首先,用“鉴赏团”取代“评审团”在接受层面上显得更加平等,受众在观看鉴赏环节时实际上是将自己代入到传唱人的身份之中。鉴赏团舍弃高高在上的学术渗透,而以平等的地位对歌曲、情感进行点评,拉进与受众的距离。在点评时更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带领受众共同品鉴诗词的文化内涵。其次,演唱过程中“点亮红心”的方式表达了受众对经典传承的欣赏、认同,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尊重。线上连播还将场外受众拉进现场,共同找回流失千年的情感。实时在线的直播技术让巫漪丽老人完成了现场演奏。除此之外,节目利用全媒体平台,线上互动与线下分享的结合使古诗词以更亲和、更接地气的形式贴近大众。只需要通过手机微信“摇一摇”就可以即时下载和分享歌曲,网络端同步观看、弹幕交流等,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一切优势增强受众与节目的互动感与参与感,满足了受众的精神需求。情感认同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营造了一个全民传唱经典的新时代,让国学经典真正“活”了起来。通过情感对接,实现了现实生活与国学传承的共通。

三、声音视效联合表达

(一)声音魅力诠释国学流行化

“诗歌”自古便是“诗”和“歌”二者的结合体,历代文人墨客将诗词意境的音乐化作为追寻的目标,故“可歌可咏”便成为衡量诗词成功流传与否的标准。《经典咏流传》通过“咏”唱将流失情感召回,回归了诗词流传的固有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演绎,唤醒了民族精神和中华魂。

另外,该节目突破了陈旧的思维籓篱,将经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艺术思维表达,让经典国学在年轻人中传播开。原有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多是以讲述、朗读、访谈等说教性形式展现,该节目舍弃了考究的学术、辩驳的观点,采用咏唱、吟诵和舞蹈等多元化艺术形态,将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紧密贴合,打造出了灵动新颖的艺术作品,如民谣版的《天净沙》、说唱版的《琵琶行》、摇滚版的《醉长安》,甚至用英文演绎《登鹳雀楼》。从背经典到听经典,不仅完成了创新性转化,更赋予国学经典时代价值。

经典的传统诗词不仅仅是诗词,更是唱词,其与秦腔、昆腔、京剧、越剧、民谣、嘻哈和电子乐等的结合带来了别一般的趣味。如用经典昆腔配笛的北散曲《双调·折桂令》、越剧再现的《金缕衣》和京腔演绎的《清平调》。除了歌词、唱法本身,在现场伴奏上也是别出心裁。节目将中国传统古典乐器缶、古琴、尺八、骨笛、筚篥、编钟等的声音复活在舞台上,并与西洋现代乐器配合演绎,婉约古风与现代风尚兼备,使得节目在听觉上极具震撼力,充分满足了年轻受众的审美期待。

(二)视觉效果营造国学现代化

场景设计的现代化创造性提升了文化类节目的整体观赏度。传统的文化类节目如《百家讲坛》《朗读者》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多采取朗读、对话等简洁的静态方式,文化价值度高但视觉感受力不强,知识水平相对较弱的受众很难融入到节目之中。而《国家宝藏》《信·中国》《诗意中国》等都摆脱了固态模式的禁锢,《经典咏流传》就十分注重视觉感官化,尤其表现在舞台效果的营造上。从舞台效果和整体表现力来看,该节目巧妙利用了28根柱状屏幕,形成了一个包围的圆形,象征着天圆地方的观念;前面10根屏幕呈现着即将传唱的经典诗词,大量的 LED 造型屏幕增強了立体感,丰富了画面内容。背景屏幕与几何线性的灯光合力打造了整体视觉感,完成了现代感与古典艺术魅力的融合,不仅吸引了受众的视觉注意力,更强化了国学意义的表达,可谓一举两得,完成了一场视听结合的文化盛宴。

四、结语

传统高雅的学术文化类节目曲高和寡,流于表面的综艺俗不可耐。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才是文化类综艺节目传承国学的最好方式,更是电视节目所应展现出的最高审美追求。《经典咏流传》的创新不仅利于国学的传承,更利于受众的接受和传播,这样接地气的形式不但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更让经典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可以说在任重道远的国学传承中,它积极探寻着极富美学韵味与哲学内涵的表达。只有将文学经典赋予新时代的审美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弘扬和传播。同时,在借鉴这种模式的基础上,《一本好书》《诗意中国》等节目也在不断丰富和改变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面貌。可以说,丰富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形式和内涵,并给予其他节目创作灵感,才是创新和传承国学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经典咏流传
从《经典咏流传》看媒介融合背景下 文化类节目创新
《经典咏流传》:歌以咏志,乐以抒怀
从《经典咏流传》看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的突破创新与发展趋势
《经典咏流传》打开诗歌传承的蹊径
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
《经典咏流传》:歌以咏志,乐以抒怀
《经典咏流传》
传承诗词之美 《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