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北民营剧团生存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9-05-27 14:19陆莉莉黄炜晨
戏剧之家 2019年10期

陆莉莉 黄炜晨

【摘 要】作为戏曲艺术存在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民营剧团在戏曲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拟对闽北民营剧团生存现状进行田野调查,从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加深人们对闽北戏曲的认识,也为闽北民营剧团的管理和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意义,从而对闽北戏曲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闽北地区;民营剧团;戏曲市场

中图分类号:J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0-0017-02

福建闽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悠远,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区域个性,孕育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植根于闽北的地方戏曲,是闽北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建阳县志·风俗》卷一记载:“春节、元宵期间街访演戏,观者通宵达旦。”可见,戏曲艺术早在明代就已经流行开来并深受闽北人民所喜爱。从现有材料考证来看,明清以来,四平戏、三角戏、南词、京剧、越剧、赣剧、闽剧等多种剧种,在闽北地区广为流传,至今仍以专业或业余的形式存在。根据2016年《南平市农村群众文艺团体统计表》①中“戏剧团(队)(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由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统一录入、编审的闽北地区国有、民营戏曲团体、班社共19个,南平市文广新局登记在册的民间职业剧团37个。除此之外,据调查发现,事实上闽北地区常年演出有营业执照但没在文化部门报备的民营剧团有16个。这些剧团承载着传统的戏曲艺术,在闽北地方戲曲的传承、传播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闽北民营剧团的基本特点

据调查发现,闽北民营剧团以独资为主要的办团形式,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这与大多数民营剧团的情况相似。但从文化生态学中的视野来看,闽北民营剧团又具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点。

(一)保留了原始的娱神功能。在闽北地区,由于历史等原因,宗教文化经历了变通、变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统宗教信仰与民间文化不断融合,使民间信仰越来越庞杂,供奉的神祗越来越多,较为有名的有南平市延平区的萧公、连公,建阳水吉镇的暨公老佛,政和杨源乡的张招讨,邵武乡村的三佛祖师,武夷山市吴屯的扣冰古佛等。佛教及民间信仰为主的宗教氛围很好地培育出酬神演戏的土壤,使唱戏成了酬神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邵武华艺姐妹三角戏剧团每年的演出场次中有80%以上都是应邀参加佛诞庙会的。而在闽北地区很多宫庙的南方位置都建有舞台,与坐北朝南的佛像相对,目的就是为了佛诞或节庆时请神看戏。每逢这个时候,民营剧团便开始活跃在闽北各个宫庙中。

(二)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地域文化特征。闽北地区地处偏远,境内不仅山岭耸峙,而且溪流纵横,交通极为不便,加上自东汉以来,大量中原士族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流入闽地,他们大多聚族而居,保留着原有的语言特征与风俗习惯。因此闽北境内逐渐出现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方言群或 ‘亚文化群,至今仍以传统方式生活在闽北的青山绿水之间,使闽北成为本省民族最多、语言最复杂的地区”。[1]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闽北民营剧团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较少,一直以来以原生态存在并发展。如政和四平戏,正是因为地域限制,受到外界干扰少,反而完整地保留了四平腔的原始风貌,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邵武三角戏则保留了以邵武土官话来演绎家长里短的传统,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

(三)保存了宋元南戏和明代传奇剧目。当前较活跃的几个民营剧团都有一些传统戏在上演,这些传统剧目随着班社传承至今,不仅保留了地方戏曲的传统韵味,也为剧团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剧本源泉。如政和杨源四平戏继承了宋元南戏的遗产,保留了“荆”“刘”“拜”“杀”及《琵琶记》等五大南戏,《秦(陈)世美》《苏秦》《沉香破洞》也是著名的南戏剧目,其中《秦(陈)世美》《苏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传统,而且渗入了不少“俚俗方言”,并在清末逐步产生了用板腔体写的唱词,带有闽北民间语言的特色,也更适应山区群众的欣赏要求。

二、闽北民营剧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闽北民营剧团虽然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娱乐形式多样化的冲击下,依然摆脱不了逐渐走向衰微的命运。除此之外,我们的调查也暴露出民营剧团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困难。

(一)演出剧目陈旧。由于民营剧团的演职员演出之余各司其事,平日疏于排戏,所以,他们大多只演出驾轻就熟的传统本或“路头戏”。再者,有经验的师傅年事已高,现在负责人的文化水平有限,无法产出新剧目,而聘请编剧、导演的费用较高,在权衡投入与收入比之后,自负盈亏的民营剧团也就放弃了,因此,也就出现了演出剧目常年不变的现象。

(二)演职队伍落后。主要表现在文化水平低和老龄化严重两个方面。早期的民营剧团主要以“师徒制”的形式存在,对演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导致了演职员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对表演的掌握来自口口相传的生搬硬套,在表演的学习和剧本的理解上缺少自己的判断和想法,这无疑限制了剧团演出水平的提高。且闽北各剧团的演员普遍年龄较大,大多在45岁以上,而乐师们的年龄更大,甚至有些已年入花甲,再加上戏曲艺术的衰落,使年轻人根本没有兴趣加入到戏曲艺术的队伍中来,因此,随着老一辈艺术家们岁数的不断增加,剧团将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还有其他艺术人才,如编导、音乐、舞美等,以及戏曲保护的管理人才也严重匮乏。

(三)地方剧种的同质化与现代化。闽北剧种繁多,但从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已经鲜少演出,只有南词、三角戏以及四平戏因为列入“非遗”名录故还常演出,而最受闽北人民欢迎的是越剧、赣剧以及黄梅戏。因此,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审美习惯,有些本土剧团兼演越剧或黄梅戏,演员的紧缺与经费的不足使各剧团并不区分剧种,使用同种服饰、同类的面部化妆方法,因此,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甚至闽北民营剧团中,生、旦、净在面部妆容上也趋于一致,只有丑角在鼻梁上多了“豆腐块”。在穿戴行头上,都是一些由浙江或江西购买回来的大路货,导致在不同剧种同一行当中使用的是同一个行头,完全忽略了不同剧种的本体性与独特性。另外,在舞台陈设上,有些剧团过于追求现代化,摒弃了传统戏曲的写意性特征,使用过于写实的电脑喷绘背景,或购置LED大屏,运用现代化投影技术随意切换场景,并给每位演员配备了小型麦克风,这些廉价、粗糙的布景和音响设备大大损害了戏曲的美感,也使地方戏曲的质感、个性感越来越缺失了。

(四)存在欺市行为。在演出观摩中,我们发现闽北民营剧团在台风上普遍存在着懈怠、疏忽的问题。不少办杂、跑龙套的演员对待演出的态度不够认真严谨。有些可能是处于舞台经验不足或基本功的缺陷,在舞台走位上出现明显错误;有些演员身处舞台上,却互相交流说笑,如处无人之境;有些演员目光散漫,东张西望,体态欠雅。有些剧团演出时,演员在台上表演,只张口不出声,同时播放事先录好的唱段。甚至有些剧团名为调和观众口味,演出地方戏曲时插演黄梅戏,实则演员身段表演辅以网络上下载的黄梅戏唱段。

三、闽北民营剧团生存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纵观闽北民营剧团的生存现状,其困境与坚守让人唏嘘,一方面,它在保护闽北独特的文化生态、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民营性演出團体,在繁杂的民间戏曲市场中举步维艰。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尝试着提出一些改善闽北民营剧团生存现状的想法和建议。

(一)重视剧目生产。要繁荣演出首先得繁荣剧目,剧目的常换常新、剧目的高质量才是赢得市场的根本保障。民营剧团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加快剧目创新。在新编剧目的创作上,必须遵循各剧种自身的规律,原则性地强调各剧种特色的呈现,注重戏曲自身内在的灵魂,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与新观众审美要求下,结合传统剧目的创作主旨、叙事形式及结构、人物塑造和唱段选取等多方面特点,注入现代意识,吸收当下语言,巧妙运用传统元素并融通古今。

(二)培养专业人才。对于主要演出外来剧种的剧团,如较受欢迎的赣剧团、越剧团,可以聘请江西或嵊州等地优秀的专业导演、演员、舞美设计师来剧团现场指导,提高演员的表演功底,提高本团的艺术水准,推进表演团队走向更专业化。对于本土地方剧种,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角戏,关键在于加强表演艺术的动态性保护。因此,要加快抢救和保护步伐,聘请老一辈艺术家或有经验的演员传授经验,搞好“传、帮、带”。或把老艺人的表演通过录相制作成光盘保存下来,以供年轻演员随时观摩学习。另外,还可在演出淡季进行演出培训、音乐培训、戏曲理论的综合培训和剧团负责人的管理培训等,以提高民营剧团的整体文化素质为目的,积极培育文化骨干和管理骨干,推进地方戏曲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舞台艺术水平。

(三)建立新型的剧团管理机制。在运营管理上,民营剧团兼具文化产业和经济实体两种性质,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民营企业,产业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以前传统戏班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积极进行产业化发展的新探索。

一是打破原来的平均分配制,可采取底分制、包月制、包日制等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实行量化考评,根据演职人员在演出中所承担的任务轻重、所作贡献大小和演出时长等评算薪酬,多劳多得,如此才能更好地调动演职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借鉴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先进经验,提升自我管理水平。民营剧团发展到今天,要成为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产业,必须增强产业意识,按产业化的要求运作,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剧团规章制度,签书面劳动合同,健全内部竞争和分配机制。

注释:

① 南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1]陈利华.简论闽北地域文化的传统特征[J].武夷学院学报,20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