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畅肇心
如伺建立科学健康的研学旅行机制,让孩子们在研与学中真正有收获,让研学之旅名副其實,留下难忘的成长印记?
新时代的教书育人不再是传统狭义的知识传授与技能习得,而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素质教育的角度,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研学旅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17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高中阶段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尤其在价值体认方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换句话说,开展研学旅行,应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
研学旅行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教育工作的“魂”。新时代的教育就是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从娃娃抓起,强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研学旅行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通过把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思考探究社会,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社会责任感,从而深入感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学旅行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等等,促使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
在贵州省遵义市,文化小学充分挖掘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将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娄山关、苟坝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红色圣地建设成为“遵义小红军实践活动”基地,以“我是小红军”和“重走长征路”作为研学旅行活动主题,设计了遵义会议课程、红军山课程、娄山关、苟坝会议和四渡赤水课程等,让学生在行走体验中,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思考,亲身感受红军坚韧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精神共鸣与文化传承。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实践活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对高中阶段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尤其在价值体认方面明确提出:“通过研学旅行,深化社会规则体验、国家认同、文化自信,初步体悟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增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
实践证明,大力推进研学旅行,让广大中小学生在其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能够切实增强学生对“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能够切实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育人功能,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是对我国现有教育形态的革新
随着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的内外环境、组织形式和功能作用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学习”的概念已经被重新定义,世界教育生态也正在进行转型和重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12月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中指出:“过去,把教育理解为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学习。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都是制度化的。但是人的许多学习是非正式的。这种非正式学习是所有社会化经验的必然体验。”当今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变得更加宽阔,既有书本学习,也有实践学习;既有课堂学习,也有校外学习;既有制度化学习,也有非正规的学习状态。目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教育机构,转向混合、多样化的学习格局,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经验开展更加密切地互动。
研学旅行正是顺应教育发展的这种大趋势,超越学校和课堂的局限,让中小学生从学校课堂走向更广阔的、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这不仅是我国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相互衔接的创新形式,更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特别强调:“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可以说,研学旅行改变了我国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方式,是对现有教育形态的一次革新。在学习情境上,研学旅行使课堂由固定封闭变为动态开放,由校内搬到校外。从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围情的真实生活情境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丰富的体验和实践,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在学习方式上,研学旅行将知识性目标、能力性日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的目标维度进行整合,由静态的课堂记忆学习为主转变为动态的体验学习为主,由个体学习为主变成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由学生的被动倾听变为主动践行,在让学生在全身心进行“体验”“体悟”和“体认”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主动实践、积极探究、理性反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学旅行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推动力量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著认知与实践脱离、知与行分离的倾向,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养成,忽视基于实际情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性学习,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甚至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发展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瓶颈。要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实现育人方式的重点突破,必须切实发挥实践教育的重要价值,强化实践教育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研学旅行彰显的实践育人功能,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众所周知,教育需要两个过程,一个是认知发展和概念建构的过程,另一个是集体形成思维实践的过程。从发展素质教育的方向看,教育必须处理好学习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仅有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完整的教育,当今时代孩子们欠缺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而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学习理论也揭示,人类学习的最佳状态不是静态、被动地获得知识,而是全身心经历的探究世界与人生的过程,。
研学旅行正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一项教育活动。在教育理念上,研学旅行强调认知学习和实践体验,即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紧密结合,使体验得以系统化和理性化,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方式上,研学旅行倡导课堂讲授和现场实践的紧密结合。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设计特别注重学生实践性学习,强调要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社会活动领域和学生的生活领域延伸,引导学生走近自然、关注社会、反思自我,在行走的课堂中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充分地促进学生“知与行”“动手与动脑”“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结合与统一。
研学旅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新时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以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该校根据校情和生情特点,制定了自然之旅、科技之旅、军事之旅、时代之旅、历史长河、综合探究、职业体验、社会服务等十个专题的研学旅行课程,在对该校研学旅行课程实效性的问卷调查中发现:96%的同学对该课程的开设很感兴趣,并且课程几乎获得了所有家长的认同和肯定。在该校承担的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格量表多维度测试结果显示:参与研学旅行课程的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特征多个维度的指标显著高于未参与的学生。
研学旅行作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一方面,研学旅行极大拓展了教育的空间,打破以学校为单一场所的教育环境,使教育走出学校的围墙,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博物馆、工矿企业、知名院校等企事业资源的育人功能,做好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丰富的活动载体。另一方面,研学旅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旅行变成课堂,社会成为教材,世界成为老师。学生们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关注实践、立足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把书本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实践,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增长才能和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有利于个人成长及社会进步的综合素质。
总之,青少年要成长为围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新时代的教书育人已不再是传统狭义的知识传授与技能习得,新时代的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素质教育的角度,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要在实践上积极寻求、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办法和实施路径。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系统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充分发挥研学旅行在立德树人中的实践育人功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让素质教育聚焦于“发展”,形成校内与校外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系统化人才培养机制,建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整体性大教育格局,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打好基础工程。
——文章来源于《光明日报》醉美大青海/彭波
心神向往的“天上”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从我们居住的地方穿流而过。我喜欢黄河,小时候,闷了,就去看黄河,河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每时每刻都在翻滚、咆哮、奔倦,我喜欢欣赏这种情景,也在这种河水的滔滔声中成长。那时候,站在黄河边上,眼看着滔滔黄河水,无穷无尽,在我眼前咆哮着滚滚而来,滚滚而去。我心里非常纳闷,这滔滔黄河之水生生世世,为什么这样没有穷尽?而“天上”那地方,肯定是一个神秘而又伟大的圣地!而长江,则是我们的黄金水道,儿千里绵绵不绝,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中华民族。
喜欢黄河,也喜欢长汀,大概是黄河、长江源头的原因吧,一直对青海充满了崇敬之情,“自天上而来”,青海一直是我心神向往的地方。对我来说,青海神秘、古老,在我的心目之中,青海就是祖国怀抱里一个珍贵的古董,像一个什么样的古董呢?感觉有点像明朝的景泰蓝,古朴、自然且娇艳。从色彩上来说,青海蓝得透彻,白得纯净;从历史上看,涵盖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起源及历史,神秘又令人神往。
一直想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一直没有去成青海。可越是这样,对青海就愈加向往。终于有一次,踏上了青海的旅途。那是一个春季,坐飞机去的青海。当飞机飞到青海的上空时,只见云一会儿像一团团棉絮飘飘欲坠,一会儿又似蘑菇,耸立在空中一动不动。
飞机沿着进青海的路线飞行,突破了一层层“棉絮”,也冲破了一团团“蘑菇”。当飞机终于驶入青海境内,外面青翠如黛,天然的翠,翠满山。昆仑山、玉珠峰,一片雪景布满了山项,而山下则青翠欲滴。很快,昆仑山脉就涌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了。巍巍昆仑,是祖国一条雄壮的脊梁,白雪皑皑、千峰百折,向人们展示着她的沉重历史。山脉道道相连,庄重、旷达、辽阔,振奋人心。而山与山之间,那些不知名的小河,相互争夺着,然而,争来夺去,最终还是奔向同一个目的地。这些河流,宛如姑娘领口上的飘带,把青海打扮得靓丽多姿;而碧绿的湖,就是青海的一颗明珠了,闪着亮光,璀璨夺目,释放着她的光彩。
一下飞机,首先感受到的是青海清新的气息,望天空,天高云淡,零零星星地飘荡着几片白云,雪白无瑕。远处近处,几乎全是山,全是河……山犹如古画中的山,苍翠、壮丽,亘古不变;河水更像是从远古流过来的水,清清爽爽,奔腾不息。除了“大”字之外,倘若再用一个字来形容青海,非“蓝”字莫属。青海的蓝,不像其它地方的蓝,她蓝得娇艳,蓝得广阔,蓝得彻底,蓝得令人神往。
倒淌河的凄美传说
利用工作之余,去了趟倒淌河。倒淌河镇虽然是青海的一个小镇,却因文成公主的身份而名声大噪。唐朝强盛,我们大家都知道,可当年,松赞干布向李世民三次求亲。李世民是个马上皇帝,哪受过这种气,没有答应,可松赞干布不惜采取战争的手段强制求亲,迫于无奈,李世民还是答应了和亲,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想想,即使是一个普通的汉民,嫁到遥远的吐蕃,因生活习惯不同,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何况文成公主这样一位皇家公主了。
从长安到吐蕃远隔干山万水,文成公主当然不会像我们这样,有闲心去欣赏一路的美景。当行至倒淌河这个地方,文成公主感觉这里景色怡人,遂停下来,顿时情感缠绕: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两流。”倒淌河东起日月山,西至青海湖,河水倒淌,倒真是一种奇迹了。
虽然倒淌河并非传说的这样离奇、这样美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民间自有高人在,编了这美丽的“谎言”,代代相传,也算是老百姓对美好前景的一种向往吧。其实,文成公主贵为公主,像高贵的凤凰落在这雪域高原之上,没能享受人间太多太多的美好。
踏上倒淌河的路,迎面就是文成公主的雕塑,神态凝重,微笑之中却夹杂着一丝伤感。
魂牵梦萦的青海湖
离倒淌河不远,大概百余里的路程,就到了青海湖,青海湖是大青海的标志性地区。刚一下车,一阵风吹过来,吹得身上凉嗖嗖,这倒给人一种在海滩边的错觉。看湖面,湖水蔚蓝,风卷湖面,刮起阵阵涟漪,而湖边,已经零零碎碎支起了许多帐篷,这大概都是慕名而来观湖的旅人兒在这里歇脚吧。
我们来的地方恰好是一面山坡,顺着山坡向上走,来到一个山涧,大家团坐下来,顿时,便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
站在青海湖不远处的山上,眺望青海湖,一片蔚蓝,而山下的油菜花,娇艳欲滴,黄得艳丽,层林尽染,染黄了一片山。那一片黄像层层巨浪,翻滚而来,花香扑鼻,让人心旷神怡。而山的另一面,则是一片草地。草地的绿与油菜花的黄相映成趣,层次感非常鲜明,让人得到一种色彩的享受。
再向远望,就是青海的山了,山色极其细腻,细腻得像画家手中的画笔,点染到纸上,就有了极强的艺术感,再也不敢添加一点色彩了,因为再多加一点,就会导致色调的失调。整个山的绿色,宛如老天刚下了一场绿色的雪,将山上所有的物体都染上了绿,层次感十足。这些绿的中间,夹杂着几条小路,这些小路就像山涧里的一把小梳子,把褐石的小路跟绿色的山坡区分得明明白白。从远处看上去,这些小路则变成了一条条优美的曲线,曲曲折折地向远处延伸着,一直绕到山后,才没了踪影。
再望得远一点,就是天空了。天上白云朵朵,自得格外干净,白得特别纯洁。白云飘飘洒洒,一会儿聚,一会儿散。云之白与山之绿,形成了一道独有的风景线。
坐在青海湖上的某一个山巅上,你是不想走的。把远景欣赏够了,慢慢沿小路往下走,绕着青海湖步行,任由湖风吹拂,一条路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边,再看远方,已经是湖天一色了。
青海湖水蓝汪汪,看上去一望无际。一阵微风拂来,湖面形成一层层涟漪。近看青海湖波浪翻滚,涛声阵阵;远看却平静如镜,美妙如画。
令我钟情的青海风味
往回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座寺院,从外形看,这个寺院干干净净,远远望去,像一个宝瓶,以圆为主基调。脑海中一直思索着感觉这个形状我曾在哪里见过,越走越近之后,我终于想起来了,是明朝的景泰蓝大瓶—一以白金蓝色为主色调,曲线环绕,清幽典雅,我似有昕悟,大青海就是这种色调,难道我们的大青海,就是祖国版图上的一个景泰蓝?珍贵又充满了神奇。
附近居民住的楼房,是由纯木搭建而成的老古式建筑。屋门外雕梁画栋,有些清代的风味,看来,明清带给青海某些建筑风格的影响,一直保留着。此时,已经临近晚上了,肚子有些饿,便找了一家小酒馆。当大家坐下来时,陪我们游玩的人,便给我们点了几样本地特色菜,其中最有名的算是手抓羊肉了。青海的盘子特别大,整整一大盘,厚厚的羊肉,红肉白肉分明,色香味俱全。大家都饿了,也不管不顾了,抓起羊肉,蘸上料,就往嘴里送。此时,鲜美的羊肉,加上佐料,吃起来特别劲道,同味无穷。不知是饿的原因,还是这羊肉真的特别好吃,感觉这是我一生中吃得最香的一次羊肉了。还有一道菜——牦牛肉炖野蘑菇,蘑菇与牦牛肉在一块炖,大概是世间少有的美味。那汤,那牦牛肉,那蘑菇,简直是绝配。为了多吃点青海的美味,我们没有喝酒,喝了当地的酸奶,真可谓纯、真、鲜、香。
转眼之间,我们就要准备回程了,但感觉自己的青海之旅才刚刚变得充实,可惜已经没有时间了,不然,我会把大青海转个遍。不过当地人告诉我,大青海好地方多着呢,转不完。是啊,青海那么大,大概足够我转一生了,我怎么能够转得过来呢?
当飞机又重新飞上蓝天时,低头望了望来时的风景,虽然青海还是那个青海,可在我眼里,却已经不一样了,我好像对她更加留恋了。飞机冲破云层,即将告别大青海了,我贪婪地回望了一眼蔚蓝的大青海。大青海,中国的景泰蓝,单凭一个青海湖就把人“灌醉”了,何况一个偌大的青海,还有许多美景我们来不及欣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