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军大醉诗》明.傅山 绫本 202.2cm×44cm 南京博物院藏
明末清初,由于时局剧烈变化,社会环境对于书法的影响非常大,强调书法家个性和气势的作品一再出现,从中也反映出书家内心的强烈变化。尤其是行草书、草书、狂草书,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都是此时出现的杰出书法家。这也是书法思想观念、审美意识获得突破以及审美创造力空前勃发的时代,傅山“四宁四毋”观点的提出不啻为该时期书法追求个性解放及表现的总纲领,引领了行草书、草书乃至狂草艺术的纵深发展,一直到现在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南京博物院所藏《右军大醉诗》,是傅山晚年最具代表性的大草作品之一,从中可感受到傅山的书学思想和审美观念。明末清初书法思潮的剧烈变化以及取得的艺术成就,于此可见一斑。
傅山(1606-1684),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青主,又字仁仲,有啬庐、朱衣道人、浊翁、浊堂老人、石老人、石道人、真山、侨山、松桥、酒道人、青羊庵主等70多个名号,山西阳曲(一作太原)人,明末清初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医学家、文学家、书画艺术家。傅山一生撰有相当多的学术著作,探讨领域极为深广,著有《十三经字区》《荀子评注》《易解》《霜红龛集》《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洞天奥旨》《乡国闻见录》《明纪编年》等。可惜的是,他的绝大部分专著并没有流传下来。
傅山的书法艺术,奠基于其广阔的文化素养和渊博的学识之上,其书法呈现出浓郁的野逸气息、山林气象,放纵遒逸的用笔、跌宕浑脱的结体、大起大合的章法布局、狂逸率真的情感流露,都将傅山的书法推进到博大雄畅、秀逸清劲的审美境界之中,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行草艺术具有新风貌以及变革出新的鼎力之作,艺术光辉照亮了整个书坛。《右军大醉诗》,亦反映出傅山厚重、正大而豁达的性格特点。傅山对社会剧烈变迁的焦灼、压抑、不安以及沉郁的心境,也都在痛快淋漓、奔腾不羁的线条和结体中获得了绽放和喷发。
《右军大醉诗》释文如下:“右军大醉舞蒸豪,颠倒青篱白锦袍。满眼师宜欺老辈,遥遥何处落鸿毛。”落款仅一“山”字。此作描绘出右军大醉后挥笔书写的情态,通过快速的行笔、丰富多变的结体营造出奇崛雄深、清劲爽利的审美意象,成就了激荡心灵、气势开张的经典之作。傅山书法风格特色的形成,是多方面取法、不断融汇的结果。尤其是在王羲之、颜真卿为主的书风下,不断拓展取法方向,对先秦金文、汉魏碑版的研习使他的书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并与多年潜心王羲之草书相融汇,形成了独特的大草、狂草书风。其行笔自然,在极为清劲的笔力中,将草书艺术进一步向前推动,充分发泄出愤懑、刚烈、沉郁的自我心境。
魏晋以来,行草书主要有尺牍、手卷等形式,大轴、巨轴的草书作品比较少见。明代中晚期则较为集中地出现了巨轴、大轴类型的草书作品,表达出书法家极富激情和个性特色的自我情感世界。这一时期书法创作的情感、内容、心态、观念、手法、风格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也进一步导致了创作情境及章法构成的巨大变化,促进了草书艺术变革。《右军大醉诗》就是在这一历史情境下出现的经典草书作品,反映了大草艺术的新特点。行草书开张奔放的外拓体势,在傅山的《右军大醉诗》中获得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也是此作章法布局最为重要、鲜明的艺术特征。
在章法安排中,傅山非常注意行笔的气势贯通,下笔沉着痛快,笔势奔涌,表现出极为惊人的大空间分割、整合的艺术驾驭能力。傅山并不过于注重草法的纯粹,而是有意无意间夹杂着行书的笔法、造型和结体,不断调整书写节奏,增强动静对比,使全幅既能展示大笔挥写,又能在倾泻性的书写过程中留得住、收得住,能经受得住理性的羁束,于有法无法中使其书写步入自由的王国。草书章法丰富的变化在《右军大醉诗》中得以非常系统地表现,阴阳、虚实、动静、松紧、穿插、参差、避让、呼应、断连、纵敛、缓急等,都能从其章法布局中感受到。傅山通过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充分地发挥出章法布局在草书创作中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
《右军大醉诗》在间架结构、结体、造型上,也有着创作者非常丰富的个性特色。傅山将自己狂逸纵横、雄伟豪纵的精神气息,在结体、造型中充分表现出来。其作书非常有胆气,造型、结体的安排往往奇险无比,深得险绝个中精髓。空间布局或取纵势,或取横势,或上松下紧呈倒三角形,或极力右斜,或上下部分左右错开,结体、造型往往出人意料。纷乱之际,又将欹斜、长短、宽窄、疏密、大小、方圆等形态和字形充分展现出来,从而充分发挥出草书注重丰富变化的性能。《右军大醉诗》在用笔上亦变化多端,出人意料。傅山不仅将篆书注重中锋、圆劲的笔法融入进来,同时也将隶书、草书注重方笔、侧锋的笔法加以合理发挥。在跳掷飞动的纵笔挥洒中,既有熟练、精湛笔法的运用,同时也有比较生拙、野逸的趣味出现。
《右军大醉诗》的使转、提按、顿挫笔法运用得非常到位,点画往往一气呵成,线条相互缠绕,忽虚忽实、忽转忽折、忽粗忽细、忽紧忽松,将线条的造型能力和独立的审美能力发挥得恰到好处。傅山也非常注重水墨在绢本上的渗化效果,无论干湿、浓枯、虚实、缓急、轻重的处理都非常到位,令作品墨色淋漓而又含蓄隽永。在书写材质与笔墨、思想情感的表达上都把握得住且非常耐看,也是傅山用墨、用水上的微妙之处,很值得细细品味。
《右军大醉诗》奇崛雄深、清劲爽利的风格特色的形成,是傅山审美思想观念与时代剧烈变化等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社会的动荡、国家覆亡的痛苦、自我难以排遣的沉郁心境与精湛的笔墨技法相融汇,才有如此激荡心灵的草书风格特色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