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网约护士开始在全国6省市试点,但担忧和争论依然未决。
临睡前,周雨傻眼了,85岁的外婆把鼻饲管拔了。
2019年2月底,周雨外婆出院后一直在家调理,必须插着鼻饲管辅助进食。她的身体极度虚弱,轻轻挪动一下,浑身骨头都散架似的疼,根本禁不起去医院折腾。
周雨想起了住院时有人提过的网约护士服务。3月4日,她选择了一款下载量较多的App——泓华医疗,完成注册和身份认证后,上传了病历证明,预约护士第二天早晨上门。
按照2016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数字,像周雨外婆这样失能、半失能老人,全国约有4063万,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近两成。
早有人看到了市场需求。从2015年开始,十余个网约护士平台陆续上线,引发了一波创业小高潮。“一键呼叫、护士上门”,这种服务也因此被戏称为“滴滴打针”。但多点执业、医疗风险、收费高昂等问题始终困扰着这一业态发展。三年多过去了,网约护士一直不温不火。
2019年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6省市被选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如今,试点已两月有余。但即便有了政策加持,不光是周雨们,医疗界对于网约护士的讨论和担忧从未停止。
需求龐大,护士稀缺
2019年3月7日晚十一点多,下单不到十分钟,周雨就收到了“接单成功”的提示。很快,一位男护士来电,却执意要求比预约的时间早到两个小时。
周雨不解:“既然你没时间,为什么还要接单?”对方回答:“我们都是抢单子。”
“这更像商人行为,而不是医疗工作者的行为。”周雨说,因担心护士的资质和护理能力,她取消了订单并要求平台退款,但平台只是换了3位护士让她选择。想到外婆禁不起折腾,周雨最终接受了平台指派的护士。
对于资质问题,泓华医疗的客服告诉记者,平台要求所有申请者上传执业资格证书,但证书是否确为本人所有,需要消费者验证和身份证是否匹配。
在国内,护士资源严重不足始终困扰着网约护士发展。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380万人,每千人口护士数2.74,这与欧美发达国家每千人拥有5名护士相比,相去甚远。
能满足此次《方案》要求的更少——必须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的技术职称。据《北京日报》报道,5年的门槛一出,网约护士平台“金牌护士”仅平台审核就淘汰了近45%的护士。
“维持院内临床工作就很艰难了,哪还有时间上门服务?”龙良琴是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区病房护士长。她所在的病区,每位护士要负责12-14个病人,已属超负荷运转。
出于扰乱既有医疗秩序的顾虑,有业内人士称,大多三甲医院的护理团队并不支持网约护士。“三甲医院有的是病人,根本没动力和平台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做多做少都这么点钱。”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吴育雄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真正有动力的是体制外的医疗机构。
U护即为该协会开发的网约护士平台,民营医院是其主要的合作对象。吴育雄介绍,基层医疗机构没有住院病房,护士相对清闲,加之待遇较低,愿意利用空闲时间从事额外的护理服务。此外,离职和退休护士亦是网约护士另外两大来源。
在吴育雄看来,《方案》的出台对U护的影响并不大。“新规出台之前,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就很支持。有的地方相对保守,没出政策之前相关部门不支持。”
安全风险,如何掌控
消费者在意的不光是护士资质,还包括护理水平和安全风险。
插鼻饲管并不复杂,可护士连插两次都没成功。周雨回忆,护士竟想甩手不干了,“你们退款吧,或是向平台要求更换一名护士。”
“老人是用来给你们练手的?”周雨愤怒不已。
安全风险也是官方顾虑的。早在2015年,上海就出现了市场主导的网约护士。没打任何广告,甚至没推出App,只通过一个名叫“千家万户”的微信公众号,该创业者团队就打响了市场。
当时,市面上一些互联网企业主导开发的App,绕过医疗机构,将护士和病人直接串联起来。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护士上门服务究竟代表医疗机构还是平台?
2017年2月,有上海当地媒体以《输液抽血随便做,网约护士“野豁豁”》为题,曝光了“医护到家”App网约护士问题。同年3月初,上海市原卫计委明确表示“平台在未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不得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护士与网约平台签约也涉嫌违规。
“事关生命必须谨慎从事,病人家里出了事故谁负责?”2019年3月29日,一名上海卫健委人士对记者说,对于网约护士平台,他们始终保持“严监管”态度。
为了保障服务质量和安全,此次《方案》划出了红线——具备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的实体医疗机构,才是网约护士服务的提供主体。
目前,医护到家、泓华医疗、金牌护士等平台都自建了线下护理站或诊所,符合《方案》红线要求。
医护到家CEO王雨飞告诉记者,平台实行三重审核机制——医学风控部专门审核订单和护士身份,护士上门再次对患者状况审核,认为有潜在医疗风险的,会建议患者去医院处理。“护士有权拒绝接单,我们也不会强迫护士接单。”
U护的定位则是中介平台。平台和医疗机构合作,病人在平台预约后,平台以就近原则推荐给医院。医院派专人到病患家中核对信息,包括患者个人信息、家庭环境是否安全、健康状况是否适合居家护理。只有符合全部标准,才会派护士上门服务。
考虑到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方案》规定“互联网+护理服务”可提供的服务项目以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的技术为宜。具体执行层面,“正负清单”成了试点省份防范医疗风险的杀手锏,侵入性和有创性操作被排除在外。
比如,北京在2018年12月底就制定了服务目录,包括换药、静脉采血、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更换导尿管等。考虑到输液风险大,各种不良反应多,该项目被取消。2019年4月初,广东也确定了首批43项服务,同样严禁上门输液。
不过,风险仍在。记者发现,有人即在微博上声称是“医护到家”平台的签约护士,可以私下提供美白针等服务,但国家从未批准过美白针这种药物。
记者联系这些“护士”,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一旦发现,我们肯定严肃追究。”医护到家CEO王雨飞回应。
平台普遍提供的静脉采血、留置针等服务项目,都有可能发生感染风险。在龙良琴看来,脱离医疗场景的护理服务如果出现问题,护士是否有能力紧急判断和救治是关键。一旦出现用药反应,没有相应的抢救设备,可能引发说不清楚的纠纷。“一旦真的发生纠纷,责任属于上门的护士、所属医院还是签约平台?”
她的另一疑惑是医疗废物如何处理。换药、一次性针管等护理工具,都需要走专门的医疗垃圾处理流程。护士一天会去多个地点上门服务,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将医疗垃圾带回护理站分类处理,实现难度不小。
价格高昂,是否纳入医保
网约护士平台提供的服务项目价格不菲。以医护到家为例,静脉采血每次169元,打针和普通换药每次159元。而在公立医院,肌肉注射价格约为10元,拆线、普通换药基本不过百元。
多家平台负责人解释,网约护士尚无统一定价标准,具体价格由平台或合作的医疗机构自行制定。在支付层面,大部分都是患者自购。
价格虽高,但确有需求。大医院排队拥挤,看病的时间、交通都是隐性成本,于是网约护士平台将目光转向需要接受长期护理治疗的人群,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康复期患者和肿瘤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
龙良琴所在的老年病房曾开展过居家护理服务。老年病人出院后插着管子回家,需要定期护理。科室提前一天联系好,既免去了患者来回奔波之苦,还加快了医院床位的周转。但时间一长,服务便停了。
“护士时间不够,收费也没法达成共识。”龙良琴举例,压疮换药的病人护理需要耗材,耗材费谁出,一直没有规范。
目前,大部分试点省份还在制定试点方案。“方案还没出台,估计还是沿着家庭医生团队的方向走。”前述上海卫健委人士告诉记者,如同国家卫健委的《方案》,网约护士最终是要将护理服务从机构内延伸至社區、家庭。
王雨飞说,医护到家也在和社区合作。她解释,有些社区医院护士人手紧张,也不是所有社区医院都有护士上门服务。“他们需要护士了,我们平台可以调派,相互补充。”
2016年6月,人社部选取吉林长春、上海市、江苏南通等15个城市作为试点地区,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缓解失能、半失能人群的支付压力。“目前网约护士的费用确实挺高,希望后期也能有长期护理险介入。”王雨飞说。
龙良琴也希望部分费用能由医保埋单,减轻患者及家庭的负担。
2019年4月2日,广东省试点方案正式公布。方案明确,对基于互联网开展的护理项目,属基本医疗服务的,按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执行,并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而对网约护士平台而言,营收的关键是用户复购率。记者在一家上线三年多的平台看到,该平台提供近二十项“护士上门”服务,静脉采血、打针、导尿等热门服务的总销量平均才在一万单出头。此前就有业内人士指出,复购率不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是网约护士平台难以做大的主要原因。
吴育雄否认了“复购率不高”的说法,“不少病人和护士熟悉之后,私下就约了。”但他不主张病人私下约护士,“护士的人身安全没保障,患者的医疗服务安全也没保障。” 从目前来看,网约护士平台并不受资本青睐。记者梳理发现,很多平台在2015年前后建立,发展较快的也只到B轮融资。 “网约护士平台是个新兴事物,资本也正处于观望状态。”王雨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