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吕 元 曹小芳 张 健
国内“421”及“422”的家庭结构现状使社会面临严峻的养老和育幼问题,老年人和儿童日常户外活动对社区公共空间存在深度依赖,但现有社区却普遍面临老幼公共空间资源不足、环境品质不高等问题。由于托幼服务缺乏、年轻人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子女和“隔代亲”的传统文化,老幼随行较普遍,但社区却很少能提供适合老幼共同活动的空间。为老年人与儿童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政策提出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减少老年人的孤独和社会孤立,加强老年人与家人、朋友及社区的联系,更好地融入社区;在我国刚刚起步的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则提出社区要为儿童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安全环境。随着老年及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老幼共享社区公共空间将成为必然趋势:老年人通过观看儿童活动和看护教导儿童实现“老有所为”,儿童活动可得到照顾和监督,更为安全,同时也能聚集更多的社区活动,为老年人居家养老、儿童健康安全成长、老幼随行等代际生活提供高品质的环境。
既有社区公共空间研究多关注老年人或儿童单一人群,社区老幼共享空间研究也多集中在公共福祉等设施方面。如赵文瑾、秦梁、顾梅林、李正阳等对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研究[1-4],钟燕芬、王瑾、潘念念等对儿童游戏场的研究[5-7],张罗希、张倩等对多代际互助福祉设施空间设计的研究[8-9]。本文从老幼行为心理特征出发,分析二者对户外活动空间需求的共同特征,提出社区老幼共享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笔者主要针对老年人(60~80岁)和学龄前期(1~6岁)、学龄期(7~12岁)儿童的身心和户外活动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户外活动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郅玉玲[10]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其生理功能减退现象包括:储备能力减少(易疲劳,无法剧烈运动),适应能力下降(短期内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抵抗力下降(温度不适宜易生病),自理能力下降(协调性差、行动缓慢、易摔倒或者要借助轮椅拐杖等工具)。心理变化表现为:记忆力下降(短时记忆差),思维能力智力下降,情绪情感变化(格外小心谨慎,注重健康,比较幼稚天真,喜欢开玩笑,喜爱戏弄小动物,也喜欢跟小孩一起玩),社会角色的转变使其极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孤独感、空虚感、时代脱节感等负面情绪及心理需求变化(重视安全、交往、亲情、尊重、家庭、社会的关怀和认同)。
老年人户外活动具有时域性、地域性、聚集性、价值性、社交性。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8:00~10:00、15:00~16:00及20:00~21:00,活动空间范围集中在基本活动圈,交往人群以年龄相仿的邻居和老伙伴为主,此外由于承担带孩子的角色还常与儿童一起活动。活动方式以跳舞、棋牌、种植、休息、聊天、阅读、书法等社会性活动为主,容易集聚成群,通过群体的视觉交流提升价值感(见图1)。
图1 老年人户外活动特征
儿童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不完全阶段,活动尺度与成年人不同,具有弱势性,如协调性差,易摔倒,对温度和气候变化敏感,辨识和认知能力较差。根据皮亚杰、维果斯基等儿童行为心理发展理论,学龄前(1~2岁)儿童通过感官感受来认识世界,如通过抓东西、咬东西、钻洞等感官感受的方式理解事物,3~6岁儿童热衷于与环境互动、与同伴互动,善于模仿和想象;学龄期(7~12岁)儿童能系统地独立思考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喜欢冒险和挑战性游戏(见图2)。
儿童户外活动具有年龄聚集、分季节时间(春、秋、夏季较多,在9∶00~11∶00,15∶00~19∶00时形成游玩的高峰期)、依赖家长(研究成果表明,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与1个积极配合其学习的成人合作练习可获得显著提高)、亲近自然(喜欢草地、沙石、泥土、水流、动植物)、活泼好动、喜欢创造性游戏等特征。
图2 儿童户外活动特征
对老幼的生理、心理及户外活动特征进行比较,可看出老年人与儿童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如生理上的弱势,协调性、辨识能力、免疫力较差,需借助工具和适宜的环境;心理上敏感、渴望与同龄伙伴交流,同时存在相互依赖,儿童需家长照看,老年人需实现其自我价值。在户外活动中,老幼均喜欢自然环境、聚集活动、具有参与体验感的活动和多种娱乐方式。在活动动静程度上老年人倾向于静态活动,儿童则趋向动态活动(见表1)。
表1 老幼生理、心理及户外活动特征对比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老幼对空间需求的共同特征,老幼共享空间需具备安全、有归属感、丰富有趣、可参与互动、自然舒适、动静适宜等特点(见表2)。
表2 老幼空间需求特征异同
老幼共享公共空间安全性包括物理环境安全和心理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需注意景观环境和各类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心理安全则根据雅各布斯“街道眼”理论,在社区室外公共环境中形成老幼固定活动场所,吸引多种活动方式的人群成为社区最好的监视者,对儿童构成“街道眼”式监护,提升公共空间的安全度。以社会性活动为主的老幼共享公共空间是老幼结识伙伴与休憩休闲的场所,也是老幼安全的活动场地。
老年人和儿童对环境辨识和空间认知能力较弱,老幼共享公共空间需方便到达且易于识别。
老幼共享公共空间应尽可能提供自然有趣的社区环境与氛围。老年人追求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更喜欢身处充满绿色的自然环境中;儿童则渴望通过近距离接触自然环境来认识自然,在自然中释放天性,自由游戏,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培养韧性、感性、理性等情感。
老幼共享公共空间应促进老年人和儿童参与具有喜悦感、舒适感、自豪感和价值感的公共活动体验,告别单调无趣的社区生活,获得难忘的空间感知和精神满足。传统社区公共空间以观看式绿化景观、硬质铺装、健身设施为主,忽略人对环境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无法为老幼提供多种活动方式。因此,老幼共享空间要提供老幼操作性强、参与度高、交互性好的空间可能。
老幼共享公共空间需融合多种活动方式和产生老幼互动交流。老幼的活动行为及动静程度存在差别,儿童善于模仿和学习,老年人倾向通过输出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方式满足其社会价值。老幼共享公共空间需提供老幼共同参与活动和追求自己独立爱好的可能,促进老年人与儿童之间发生“教”与“学”,在共同活动中引发知识互动,促进老幼共融共享。
根据对老幼共享空间的特征分析,一体化考虑老年人和儿童共同使用空间的方式,从功能、空间、环境、设施等方面提出相应设计策略。
老幼共享公共空间宜动静分区、减少障碍,保持场地内部各功能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可分为看护型共享和参与型共享2种功能模式。
3.1.1 看护型共享
看护型共享是通过活动空间的交替组织和融合,使儿童在老年人的监护下玩耍,同时满足老、幼各自与同龄人的聚集活动(见图3)。如面积较大的空间可交替设置多个活动区(见图4),儿童安静活动如玩沙坑、跳房子、荡秋千、学步等可结合老年人活动设置,布置在围合感较强、相对安静的外圈;儿童较激烈活动如滑滑板、草地上打滚等在中心自由空间,老年人在中间活动或休息可实现对儿童不同程度的看护。面积较小则应设计为儿童中间游戏、老年人周边休息看护的模式(见图5)。
图3 看护型共享概念示意
图4 面积较大看护型共享
图5 面积较小看护型共享
3.1.2 参与型共享
参与型共享是在老幼共享公共空间中设置共同爱好,操作性、体验性强的活动功能,同时配置休息功能,老幼可持续地实现相互陪伴、共同参与,营造多元共融的社区空间(见图6)。如设置种植空间,通过参与种植、培育、收获等环节,实现老幼“共建”“共营”“共享”绿地景观,获取参与感、体验感、喜悦感的空间体验,让老幼在自然环境中释放天性与本性(见图7);搭建互动性公共艺术作品,通过艺术作品的趣味性,引发老幼同时与作品互动,从而实现老幼间的交流互动,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在2004年完成的“云门”,作为芝加哥标志性雕塑,采用不锈钢打造,表面采用镜面处理,使不同人群站在其面前时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见图8)。
图6 参与型共享概念示意
图7 意大利Favara市Zighizaghi城市花园的种植与休息空间
图8 云门
对北京市通州区云景东路、同心公园、玉桥北里社区公园、北京东城前门东小街等多个老幼活动较多的社区公共空间进行调研,通过比较、分析、分类、总结,得出老幼共享公共空间适宜的布局、形态及尺度。
3.2.1 空间布局
老幼共享公共空间的选点和布局应与社区公共空间体系相结合,以保证安全慢行、便捷可达、有阳光,自居民楼老幼步行5~10min的基本活动圈为宜。根据老幼不同使用需求,可结合社区中心绿地、街角街边绿地、儿童上下学途经的节点空间及组团绿地等易产生老幼活动聚集和交流处,布置综合性老幼共享公共空间。在靠近居民楼附近的楼间绿地,以需要就近进行室外活动的老年人和低龄儿童为主,布置静态活动为主的老幼共享公共空间(见图9)。
图9 社区老幼共享公共空间布局示意
3.2.2 空间形态
具有围合感、向心性、边界明确、内部空间流动性强的空间形态是老幼青睐的活动场地。这类公共空间周边一般由植物或建筑形成半围合状态,边界明确,可隔绝城市喧嚣,为老幼提供安静、安全的环境;空间的向心性满足老年人看护儿童、围观聚集的活动特点;内部空间的流动性为儿童自由游戏提供可能(见图10)。
图10 社区老幼共享公共空间适宜形态
3.2.3 空间尺度
满足老幼聚集活动的共享引力空间应能容纳一定的使用者,以老年人与儿童的视觉感受为参照,尺度相对小的空间更具安全感、舒适感与归属感。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室外空间设计中提出:外部空间适当的尺度模数取20~25m,超出此距离,相互的感觉波及就不复存在。经过对多个老幼活动空间的调研对比,直径为10~30m的向心活动空间是适合老幼共享的空间尺度,如果场地细长或面积较大则应划分为多个适宜尺度的空间单元(见图11)。
3.3.1 功能多元的绿化景观
社区老幼共享公共空间应尽量利用绿化营造、围合及分割空间,并提供老幼可参与的活动,可使老幼获得亲近自然、趣味互动的环境体验和舒适的微气候。
图11 空间尺度对比分析
笔者参与的北京市东城区崇雍大街公共空间设计概念竞赛和实施方案中的前门东小街,通过多种策略改造完成了宅旁老幼共享公共空间的塑造(见图12)。
图12 前门东小街老幼共享方案
1)提供亲近自然的环境 前门东小街多采用植物进行划分、围合、营造空间。由于紧邻居民楼,为防止场地活动对居民休息的干扰和高大乔木对日照的遮挡,沿居民楼一侧用成行的灌木隔离;活动空间尽量设置在沿道路一侧,用草坪和灌木围合成多个静态活动空间,围合出相对私密的阅读空间和开放表演活动空间等。同时注意防止密集植物对视线的影响,活动场地内部的绿化以树冠较高的乔木和地被草皮为主。
2)提供参与体验感活动 为老幼塑造体验及参与空间,需赋予绿化更多的功能性及参与性,前门东小街设置模块化的可供老幼种植的花、草、蔬菜等种植箱,植物的花、果、叶都是儿童天然的玩具,场地内果实类植物可为老幼提供观赏、采摘、分享乐趣。可供选择的植物为适合当地种植、老幼喜欢、易存活的农作物和具有防蚊功能的花草。
3)调节老幼适宜的微气候 老幼对环境温度变化、烈日、大风等更为敏感,植物比其他固定设施对场地局部的温度、湿度、通风、日照等微气候具有更天然有效的调节作用,前门东小街夏季利用乔木和攀爬植物进行遮荫,冬季北侧利用建筑物遮挡寒风,植物叶落可获取温暖阳光,提供更为舒适的活动休息场所。
3.3.2 便捷出入口和易懂标识设施
老幼共享空间的场地出入口与道路关系明确易达(见图13),可增加老幼对空间的感知和可达性。老年人与儿童易迷路,对环境的辨识能力较差,复杂的汉字和英文不适用于老幼活动场所,标识信息用明朗颜色、简笔画图形、特殊的形状、植物墙、灯光等结合来发挥导向作用(见图14)。
图13 简单出入口
图14 易读的标识牌
社区老幼共享公共空间可提供适宜老幼活动的共享设施,需考虑老幼通用的尺度、相互陪伴的需求、舒适性材料选择及其他安全性。
3.4.1 设施功能模糊化
通过设施的功能模糊化使其可观、可戏、可憩,为老幼提供多种使用可能,满足老幼陪伴及各自兴趣活动,促进人与人交流。如设置满足老年人和儿童游戏、交谈的休息设施、老幼捉迷藏、儿童躲猫猫的可转动景观分隔墙;老幼以休憩、互看等不同方式使用的构件设施等(见图15~17)。
图15 老年人休息交谈、儿童嬉戏的坐具
图16 老年人与儿童互动“躲猫猫”的景观墙
图17 可躺、可卧、可戏的休息设施
3.4.2 设施组合一体化
将老幼活动功能装置相组合,促进老幼交流互动,打破代际隔离。如休息与种植活动的组合,促进老幼共同参与种植;书法与绘画功能一体化,老年人的书法、绘画等活动引发儿童围观,儿童涂鸦、绘画引发老年人的指导点评,可设置一体化绘画设施,如“地面黑板”“绘画墙”等,也可是空地,水、树枝、沙子、树叶等天然材料作为他们的画笔、画板,实现老幼间的“教”与“学”;信息、宣传栏与游戏设施相结合,信息栏展示历史故事、地域文化及时事新闻等宣传信息,老年人倾向于讲,儿童喜欢听,在“讲”与“听”中实现文化和知识的流动传承,也实现了老幼同乐的场所塑造。
3.4.3 设施材质人性化
共享设施的材质选择要注意安全舒适、经济耐久、生态环保,注重对水、沙子、土、木头等自然材料的灵活运用。如老年人与儿童的活动离不开轮椅和推车等,坡道材质要防滑和避免过度防滑,以免给轮椅、婴儿车和行走的老年人及儿童带来不便和磕绊;儿童普遍好动,老年人身体协调性差、易骨折,为避免老年人与儿童受到意外伤害,前门东小街老幼健身、活动区域使用塑胶等柔软的铺装材质;休息、健身设施的材料须使用经久耐用、比热容大的木质类材料,避免天气炎热或寒冷时的不舒适感。
社区老幼共享公共空间可集约利用社区中有限的公共空间资源,为社区老年人、儿童及老幼随行的活动需求提供环境友好的公共活动场所,它将成为社区的“引力空间”,吸引老年人、儿童的交往互动,实现社区代际共融,推进老年、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增进社区生活的繁荣。
注释:①基本活动圈:主要指老年人住处及其周围的领域,老年人对它的使用频率最高,停留在其中的时间最长,交往对象一般是家人和邻居。这个区域以老年人的家为起点,活动半径为180~220m,即在组团范围内可达到的绿地、广场、道路等公共活动场地,是让老年人感到安全和亲切的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