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北京城市住宅建设的70年*
——访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杨嗣信

2019-05-25 03:09城市住宅杂志社
城市建筑空间 2019年11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楼板现浇

文/《城市住宅》杂志社

《城市住宅》:作为建设领域传统模式和生产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新型建筑工业化可大幅提升建造质量和效率,是实现节能减排、绿色施工、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请您回顾一下70年来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杨嗣信:因我国人口众多,故住宅建筑的数量和面积要远远大于公共建筑,住宅建设发展与住房体制有关,大致可分为以下阶段。

从1952年到20世纪60年代初,为单位自建住宅阶段。我参与的首个住宅项目就是北京市朝阳门外某学校的职工宿舍建设,该阶段的住宅设计自成体系,无统一标准。住宅建筑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楼板+砖墙的混合结构,无高层,多以5~6层为主,为节约成本,尽量不设电梯。

住宅发展与整个建筑体系发展息息相关,与建筑材料的生产水平及建筑技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20世纪50年代中期,住宅的层数和结构虽未变化,但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开始发展预制构件。北京采用预制装配法建设了大量工业建筑,住宅建筑开始受影响并沿用此方法,但在当时,民用建筑采用全装配模式并不现实,故应集中解决关键问题,楼板的预制构件生产是发展工业化的第一步。1956年,北京建设东郊预制构件厂,学习苏联模式,标志着住宅即民用建筑开始走上预制装配式道路,故我国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其实很早就开始起步了。1958年后,第二预制构件厂引进苏联的自动化联动线生产空心楼板,称为“洋化生产”,但同时,仍有大量工程采用“土化生产”。该时期,尽管建筑材料发展缓慢,但楼板构件生产发展迅猛,80%以上工程均采用预制楼板,现浇楼板被逐渐淘汰。该时期由于建材、水泥、钢材等产量较低,不能从结构上进行改革,只能在原有基础上大量搞混合结构,多为多层建筑。

从1976年开始,北京市住宅建筑发展进入一个特殊时期,以前三门地区的装配式住宅群建设为开端,大量住宅建筑从多层发展为高层,由混合结构发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当时,建筑材料发展较快,水泥厂大量建设。北京前三门大街40多万m2高层住宅采用外墙预制板、预制楼板及小型构件,内承重墙采用大模板施工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非承重内墙隔断采用预制加气不抹灰条板,当时轰动全国,打响了中国建筑业改革的第一炮,给建筑业带来了新气象(见图1)。该项目用1年多时间完成,4天1层,是向法国学习借鉴的结果。当时的住宅建筑多为10层以上,最高约20层,楼板、外墙均为预制,内墙为现浇,采用“内浇外挂”做法,大模现浇内墙,预制外墙板,构配件标准化。住宅建筑设计打破了过去使用标准定型图的概念,用统一的建筑参数和构配件来组织多样的平立面。为了批量快速生产建筑构配件,保证其在施工现场顺利安装,提前对各种构配件进行定型化、标准化设计。

图1 北京前三门地区装配式住宅群

1976-1985年,北京市住宅建设一直沿用此体系,该时期是建筑业发展最兴旺的时期,是工业化大踏步前进的阶段,也是预制装配式高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住宅工业化方面也有新发展,前三门“内浇外挂”大模板体系虽节约了大量土地,但造价比过去的混合结构高出许多,为解决此问题,我提出了“外砖内模”(或称“外砌内浇”)多层(6层)住宅体系,外墙采用砖砌,内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大模板施工,该体系发展迅速,首个试点是北京市朝阳区的劲松小区(见图2),最大优点是降低了造价,加快了工程进度,是一次“土洋结合”的尝试,该结构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被大量推广应用,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

图2 北京劲松小区

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进入停滞期,同时在住宅工业化发展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20世纪80年代末,在设计标准提高和商品住宅追求个性化、豪华化的市场需求下,住宅设计形式逐渐多样,特别是随着建材供应和施工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混凝土、钢模、钢支架等以及施工机具的发展,建筑工程越来越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原因是建筑成本低,大量农民工当时工资低,各类预制构件被逐步淘汰。我国住宅工业化进程骤然止步,生产线被悄然拆除,住宅工业化发展进入停滞期。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外部因素——制度和需求的转变,另一方面来自于内部因素——技术因素的制约。外部因素从制度上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更适合发展现浇住宅,市场对套型多样化及大套型的需求日益提高,相比现浇住宅来说装配式住宅平面的自由度还很低。内部因素主要是技术未实现本土化,仅照搬照抄国外技术,但维护、维修技术没跟上,加上运输过程缺乏一定的规章制度和保护措施,导致外立面安装完成后略显陈旧,且高层住宅的抗震性能无明显进步,发展装配式住宅不太适应当时的国情。

2010年后,我国又开始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北京,装配式住宅建筑重归大众视线。发展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厂必不可少,但受发展停滞时期影响,北京的预制构件厂大多已相继倒闭,这严重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当时,榆树庄预制构件厂是北京仅存的较大预制构件厂之一(见图3)。建筑装配化首先需要实现建筑标准化,而住宅建筑是最容易实现标准化的,故发展装配式建筑,住宅首当其冲。

图3 北京榆树庄预制构件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装配式建筑,如何使装配式住宅造价降低,此问题不难解决,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施工结合就可显著降低装配式住宅造价。此外,培养工厂制作及现场安装的产业化工人也很重要。目前,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多采用装配式结构。

《城市住宅》:过去几十年,我国住房数量急剧增长,请您列举几个您认为比较好的住宅小区,这些小区在建造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您对建筑工业化的理解。

杨嗣信:我认为好的住宅小区不仅指环境优美、舒适,还应满足建设过程“多、快、好、省”的要求。“很快建起来,建起来使用户满意”是一个重要标准。其中,很快建起来同住宅工业化发展有关,应尝试用住宅工业化来带动建筑工业化,1956年经济困难时期发展装配式建筑,也是从预制住宅建筑楼板开始的。北京市朝阳区的劲松小区是建设得比较好的住宅小区之一,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成建制的楼房住宅区,外砖内模,其造价、建设速度及后期使用状况较好,设计标准化,体系工业化,景观合理化,但当时设计中也有漏洞,对停车问题考虑不周。目前,虽然大量建设高层和超高层住宅,但我仍提倡发展多层住宅,多层住宅的居住舒适度更高,更适宜老人居住。

另外,我认为建筑工业化的目的是提高劳动效率,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多、快、好、省”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建筑工业化的特点,建筑工业化包含了3项重要内容:①机械化 机械化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自动化,而在施工现场实现自动化是不可能的,所以才要在工厂进行预制;②工厂化 工厂化是工业化的基础,工厂自动化程度越高,劳动效率越高,构件的成本越低;③装配化 仅考虑装配率是不对的,还应考虑构件的造价及成本。

《城市住宅》:请您谈谈您个人的住房变迁历程,以及您认为哪个阶段的居住体验更好。

杨嗣信:我的居住历程很坎坷。我是上海人,1952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工作,1958年在上海结婚,结婚后我与爱人又共同被调回北京工作,爱人住工地的工棚,我住单位10个人一间房的职工宿舍,就这样生活了1年多的时间。1960年,单位分配给我集体宿舍内的一间房,面积为16m2,共用厕所和厨房,自此,我的3个孩子相继在这间房里出生、长大,全家在此共同居住了20年。2004年,我搬入目前居住的120m2单元房里。现在,孩子们都出国了,就剩下我们两个老人独居,房子大了,人气却少了。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虽然现在居住条件改善了,但我更怀念当初住集体宿舍的日子,邻里和睦,相亲相爱,氛围温馨。

《城市住宅》:您出生、成长在上海,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作,请您谈谈北京、上海两地城市建设的特点与变迁。

杨嗣信:20世纪50年代,北京与上海的住宅建筑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上海的高层建筑林立,1952年,我刚被分配到北京,发现市区仅有2栋所谓的高层建筑,且都为8层。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上海作为租界,较早受西方建筑思想影响,有一定的城市建设积淀,故20世纪50,60年代,上海的城市建设水平要高于北京(见图4~7)。当时,北京很多施工技术水平较高的瓦工、抹灰工等都来自上海,面对这种差距,我刚工作时的愿景就是想使北京城市建设水平能够比肩上海,目前看来,梦想已经照亮现实,北京的城市建设已取得了飞跃式发展。

《城市住宅》:您认为有哪些经验需要与年轻的建设者们分享?

图4 50年代的北京

图5 60年代的北京

图6 50年代的上海

图7 60年代的上海

杨嗣信:首先,年轻人一定要解决世界观的问题,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改造世界观放在第一位,要抛弃个人自私的想法。我本人也一直在践行这一思想,比如,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现在退休,在周末和节假日,我基本上是不休息的;其次,要从基层工作做起,多参与项目实践,我从参加工作伊始就常年在基层、工地学习;最后,一定要坚持学习,广泛学习,不光局限于书本知识,参加会议、听学术报告等都是很好的学习途径。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楼板现浇
预制叠合楼板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应用研究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
厨房、卫生间楼板渗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四边简支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受力性能分析及应用
预应力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
现浇X形桩低应变瞬态动测响应三维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