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明勤
【摘 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乡贤文化浮出水面,“新乡贤”成为基层干部努力的方向。传统社会中,乡贤在促进宗族自治、民风淳化、伦理维系以及乡土认同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民国时期贵州榕江乡土教材中三个乡贤代表人物桂雲舫、杜康臣、刘永瑞,以探讨民国时期贵州乡贤产生的背景、标准以及作用,进一步思考如何建构当今乡贤文化以及乡贤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民国时期;贵州;乡贤;标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230-02
古语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建功立业,荣归故里,是谓之贤。所谓乡贤,是指一个地区内有德行、有才华、有贡献的贤达,也包括对地方有贡献的外地人,他们植根于乡土社会,“以其士大夫的精神,影响、作用于乡土社会,上利国家,下益乡民。”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考取功名在外为官,年迈后辞官回乡,为家乡作贡献。
一、古代乡贤的产生以及标准
中国古有“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的传统,国家权力尚未到达的乡村社会需要地方自主治理。有文化、有德望的“乡贤”就成了乡村管理的重要力量。他们积极参与地方事务,维护乡村社会的稳定,教化当地民众,对国家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乡贤是政府与乡民之间连接的纽带,民众可以通过他们向地方政府进言,为政府管理地方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利用名望来维持对地方的管理和稳定。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样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认为只有做到立德、立功、立言才能具有永恒的价值。唐朝刘知己《史通·杂说》中:“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颇得流行,置于地方,罕闻爱异。”表明了乡贤是为乡里推崇的人。“乡贤更多的关注乡村社区的公共利益和事业发展,并且对于来自衙门的不合理的权力扩张进行有效抵制。”可见,乡贤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才能,还要具备独特的精神品格。
二、民国时期乡贤产生的背景
乡贤标准不一,但大体不变,都是通过自身优势造福百姓,受百姓敬重和爱戴。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中国面貌有所改变。然而,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迫,民族危机严重,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期,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做出了牺牲,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面对如此境况,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改变现状的紧迫性,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任务。同时,当政者意识到原有的教育体制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旧有体制亟待改革。辛亥革命后,地方教育受到了民国政府的重视,为改变现状,制定了一系列计划。1914年,民国教育部曾催促地方编纂乡土教科书,1916年,民国教育部规定,“教授地理宜先注意地理之观察,以引起儿童之兴味及爱国思想。”1933年和1937年又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重视乡土教育的措施,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贵州人民积极投身于乡土教材的编纂。这些乡土教材的内容主要涉及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地方性知识,目的是使当地人民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
三、民国时期贵州乡贤标准
(一)保境安民。桂雲舫,满洲正黄旗人,清咸丰四年时任古州总兵。咸丰五年,土匪罗光明等人侵犯古州。桂带领守城人奋死抵抗,因寡不敌众,土匪猖獗,久不退。由于无人敢支援,敌人更加猖獗,筑炮垒,连夜攻城。一天,贼从西南边攻城,桂雲舫巡城时,遇到敌人正攻城,他急发袖箭,多次打中敌人的要害,随同的官兵奋力杀敌,其余的人看到了此城不易夺取,遂逃走。敌人谋划与清江土匪会合来振兴自己的势力,再来攻城。然而,黎平地方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无法得到他人的援助,于是他号召罗里土司杨占先,晓以大义,杨备受感动,率军队支援,振兴势气,但敌人用计谋诱使桂雲舫出战,尽没其阵,敌人围城十余日,精锐部队殆尽,城中无粮。桂将其自己的所有分赠军民,他的妻子也拿出了自己的衣物、首饰当众发放,士兵们很是感动,誓要跟随桂守城,到了七月下旬,守城的士兵由于饥饿而无力战斗,遂城池沦陷。于是桂雲舫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和妻子登楼引火自焚。当地人捡来骸骨埋于他的故居,并且在他的故址上建立房屋,名曰桂公祠。
通过以上的叙述,桂作为一个异乡人,他为维护贵州地方稳定,保护人民安定做出了牺牲。作为一个古州的总兵,他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带领士兵浴血奋战。不仅有勇有谋,还具有一颗仁义之心,在危亡关头,他对古城“不离不弃”,,为国为民,没有为了私利弃城而逃。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出,他有一个良好的家风,他的妻子贤惠甚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富则接济天下”。沦陷后,他没有苟且偷生,乘机逃走,而是做出了大义之举,誓与城池共存亡。作者在当时把他列入乡贤传,主要是为了教化当地人民要守护自己的家园,保一方平安。为了国家社会及地方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是宝贵的生命,也义无反顾。
(二)积极投身革命。杜康臣,古州人,幼时在乡里学习,孝顺父母,尊敬长辈。长大后,到省城公立政法学堂学习,对当时的新知识民权理论深有研究,憎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毕业后他决定投身革命事业,从王度到了广州,担任了讨逆军的编修,受到新知识的熏陶,感受到三民主义的伟大,日以继夜攻读三民主义,并且以“革命之义”向军士演说,慷慨激昂,听者感同深受。当时,王续宾、陈炳焜等人,是革命的志士,与杜康臣往来密切,秘密协商,约定在河南举行起义,后因机密泄露而死。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百废待兴。 “外有列强之窥伺,内有朋党之叠起。”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一些有识之士有着慷慨用世之心,渴望挽救民族于危难,为了改变原有的社会局面,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积极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中。杜康臣是这一时期典型的代表,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平等民权进行了深刻研究,认识到要想改变当时的现状必须要进行革命,所以他积极奔赴革命军队。在军队中,受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热情高涨,主动调动地方力量,积极组织革命活动,在革命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最终献身于革命事业。在这一时期,像杜康臣这样的民族英雄,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际,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贡献。同时,像他这样德才兼备,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用生命唤醒沉睡国民,高舉革命旗帜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世人的敬仰吗?他用行动告诉世人,什么叫做为国为民,他的这种大无畏精神是值得当时的人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