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智超
【摘 要】民族声乐是音乐表演艺术的特定形式,也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独立个性化音乐学科,需要掌握扎实的声乐演唱技巧,并了解演唱作品故事梗概与情感,深度剖析民族文化内涵。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为创造多元化教学形式,强化学生专业素养,常常会应用戏曲表演技巧。基于此,本文就围绕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民族声乐;戏曲表演;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202-01
一、民族声乐的基本概念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民族文化,而民族音乐作为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随着中华文明的积淀被传承下来。其中,大量极具民族特色的歌曲与民间小调得以保存,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音乐文化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跨领域文化的交汇,西方声乐演唱形式传入中国,并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传统声乐教学。由此,将民族声乐与西方美声唱法相结合,不仅可以依托音乐艺术传承与颂扬民族文化,还能丰富表演形式,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相得益彰的实际作用。
当下,无论是地方戏曲表演还是民族声乐专业教学,都以延续传统的民间唱法为主,旨在返璞归真,推崇艺术来源于生活,还原艺术的本质。我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理念都各具特色,但少数民族的民间唱法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依靠真声演唱,通过行云流水的真假音转换宣泄情绪,渲染气氛。这充分还原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本真与纯洁,为受众带来远离喧嚣、贴近自然的听觉享受。我国民族声乐也包含了少数民族语言与各地方言,凸显出文化的多元性与差异性。
二、各类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发音咬字技巧
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发音不标准是很多学生的共性问题,具体体现在吐字含糊不清、特定旋律的咬字不到位等。我们都知道,戏曲是对咬字发音有极为苛刻的要求,讲究字正腔圆,只有具备最基本的专业口语表达素养,才能向受众传情达意。为此,将戏曲发音技巧融合到民族声乐中,可进一步改善专业学生发音不标准的问题。
从专业角度来说,戏曲艺术的发音位置与美声唱法存在显著差异,其发音位置较高,且唱词多源自于生活,表达更加直白。戏曲艺术要求表演者在简单的管箫伴奏下进行演唱,而单一的伴奏形式也进一步加大了对表演者的考验,不仅要吐字清晰,还要结合情境投放充沛的情感。将戏曲发音技巧融合到民族声乐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如何在发音中放松喉咙,避免因过于紧张,挤压声带,出现破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练习高发音位置的共鸣,在演唱中控制气息,避免中气不足,造成尾音颤抖或走音。
民族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发音习惯进行单独训练,确保其在循环往复的练习中,掌握戏曲发音技巧,改善咬字不清晰的问题,确保气息平稳顺畅,酝酿感情。此外,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接受时间与练习时间,鼓励其找到擅长的表演风格,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声线,突出个人特质与辨识度,形成自成一派的风格。
(二)气息控制、共鸣运用技巧
无论任何歌唱表演形式,都需要依靠平稳顺畅的气息,保证声音的韵律。民族声乐教学也不例外。戏曲表演者要气沉丹田,保证声音的厚度与气息的顺畅性,如果气息完全浮在发声位置,不仅会加重疲累感,还会导致气息不稳,尾音飘掉。此外,戏曲表演还要求演员的声音具有一定的穿透力,且音域足够驾驭各类型的音乐作品,能够在各个音区内进行真假音的转换。
其实,无论舞台经验多么丰富的表演者在面对观众时,或多或少都会有紧张的情绪,而气息的合理掌控可避免演员声音颤抖,保障演唱效果。由此可见,将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气息控制技巧融合到民族声乐教学中,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升专业素养,并能够更好的培养的学生的个人能力。
(三)舞台表演技巧
实际上,演与唱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正如形体与声音的紧密关系。大多数学生在表演過程中,会由于紧张或盲目侧重于歌唱技巧,而忽略形体表达,进而导致声音控制虽灵活自如,但肢体表现过于僵硬,表情刻板,目光呆滞,无法感染受众,影响整体表演效果。为此,将戏曲表演中丰富的舞台表演技巧融合到民族声乐教学中至关重要。戏曲表演对演员的身段、表情等有极高的要求,必须要通过肢体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情感变化,进而树立鲜活的形象。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强化学生的肢体语言训练与表情训练,使学生在提升专业技巧的基础上,兼顾个人修养与气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也更加狂热,这对声乐演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民族声乐教学要深化对多元化文化内涵的认知,不断摸索发展,为受众提供优质的作品。戏曲表演是汇集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国粹,将发音技巧、气息控制技巧与舞台表演技巧融合到民族声乐教学中,可将民族声乐更好的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向章元.浅谈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