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人物追“梦”的经典悲剧戏剧作品

2019-05-24 14:22崔澍
戏剧之家 2019年13期
关键词:阿瑟

崔澍

【摘 要】戏剧《推销员之死》描写了一个小人物威利抱着不切实际的理想和过时的处世哲学,其“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梦想也随之破灭的事实,犀利地抨击了“美国梦”的实质。该剧作的出版是对现代社会上普通人的悲剧进行的一次真实的写照。

【关键词】 阿瑟.密勒;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艺术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031-02

1947年,阿瑟·密勒凭《全是我的儿子》一举成名。1949年,剧作《推销员之死》得到了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三大奖项,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1983年,密勒亲自到中国北京指导《推销员之死》,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剧作《推销员之死》描写了一个小人物威利抱着不切实际的理想和过时的处世哲学,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碰得头破血流,其“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梦想也随之破灭的事实描写,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一、小人物“美国梦”的幻灭

《推销员之死》中的主人公威利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纽约一家公司当了三十六年的推销员,一直坚信凭他的个人魅力和努力就可以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可事实证明了他的由“美国梦”中演绎出的成功法则在他处的这个时代已“完完全全不对头”。到了晚年,由于年老体衰,商品也常常推销不出去,公司按照“买卖归买卖”的原则就把他给解雇了。此刻,尽管威利失去了他赖以为生的工作,但他还没有完全丧失希望,他在现实的黑暗中又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企图在他们身上再次验证他的成功哲学,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可是结果呢?大儿子比夫虽抱定宗旨绝不虚度此生,但屡受挫折,最后沦为一个小偷;小儿子哈比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名扬天下”,但“虚伪的社会和虚伪的人”使他变成了一个只会乱搞女人的浪荡鬼。不仅如此,父子之间以往最让威利引以为荣的亲密情感也荡然无存,变成了互相猜忌,互相指责。这对威利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成为一个儿子尊重的父亲是威利一生中最为看重的事情,他从小没有享受过父爱,内心深处太渴望父爱,所以他要把他没有享受到的父爱统统加到比夫和哈比身上,以补回自己的缺憾。为了儿子的成功,他愿意牺牲一切,可是到头来,一切的努力,一切的爱都化为了灰烬。他的精神之柱坍塌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根本不具备设计、支配自己命运的力量,他已经失去了改变自己卑微命运的时机。但是他又不甘心让他的成功之梦随之消失,此刻他意识到,这场梦的实现必须以他的死来挽回,以他的死来延续。于是他决心自杀,以两万元的人寿保险来换取儿子的尊重和崛起。

剧本揭示出美国现代社会的生活法则已经成为了利润最大化、而非效用最大化的“买卖归买卖”法则,而不是人人通过努力就可以出人头地的“美国梦”成功法则。主人公威利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怀抱着“美国梦”,一直在社会上凭借自己的个人奋斗和人格魅力努力想为自己和家人打开一片成功的天地。但是快到退休了,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推销员,在工作上更是到处碰壁,一败涂地。在社会上有许许多多如威利般事业不如意的普通人,但是却只有威利走向了自杀的悲剧性命运。在戏剧的最后“挽歌”部分,威利的妻子一直不明白自己的丈夫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三十五年来我们头一回刚快熬到个无债一身轻的日子。他只需要一点薪金就够了。他甚至连牙医的帐也付清了。”[1]其实,归根结底,威利并不是因为贫困潦倒而选择自杀。威利自杀的真正原因是他一直怀抱的梦想破灭了。他活到退休的年龄,却仍然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和自身不了解,还执着地渴望能得到已被文明社会剥夺了的人生欢乐。他穷尽一生追求着虚无的梦想,一直到了生命的终结想到的仍然是如何能把自己的梦想让儿子们承继下去,继续追梦。令人可悲可叹的是他不仅没有给下一代指出成功的途径,反而给了他们一系列的误导和坏的影响,结果儿子们统统成为无用的花花公子和夸夸其谈的懦夫。《推销员之死》通过两代人追梦的失败,否定了美国社会一直鼓吹的人人都能成功的“美国神话”,在结构安排、时空处理、人物形象刻画和内心复杂情感的描写上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密勒因此一举获得1949年美国的三项大奖:“普利策戏剧奖”“纽约戏剧评论奖”和美国舞台艺术成就最高奖项“托尼戏剧音乐奖”。《纽约时报》称该剧作为20世纪话剧的里程碑。1999年,《推销员之死》再获托尼奖中的“最佳戏剧重演奖”,而密勒也因此获得了“终身成就奖”。

二、《推销员之死》的悲剧特征

《推销员之死》问世之后,在舞台演出上以及取得公众的认同感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评论界还是在争论该剧是否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作品。亚里士多德最早在其《诗学》中为西方悲剧下过定义,他认为,悲剧英雄,首先需要有一定的地位,国王、王后、贵族才应是悲剧描写的对象,因为他们有地位,内心高贵,思想深邃,他们的悲惨命运才会更让人同情。另外,悲剧人物的行为都会受到一种神秘的道德约束力或称之为天命的牵引,他们努力抗争,但最终也无法逃出命运的捉弄,成为这种抗争的牺牲品。古希腊时期产生过许多这样的命运悲剧,如《奥狄浦斯》《安提戈涅》《美狄亚》等。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人不再是神学观念中上帝完美的创造物,而是不完善的、具有獨立意识的存在。性格悲剧开始代替大行其道。在英国,出现了像马娄、莎士比亚等著名的剧作家,尤其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如《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在采用了亚里士多德对悲剧英雄的界定,把有地位的王公贵族变成了作品的悲剧人物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性格悲剧的描写力度。

到了二十世纪,悲剧被生活和社会的现实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成长,旧贵族逐渐没落。那些草根阶层和新兴的爆发户对于特权阶层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敬畏感,开始接受所谓的民主、自由等思潮的洗礼。此时,过往的贵族阶层的悲剧已经脱离了他们欣赏和感触的视线,普通人的悲剧才更能使他们感受到悲剧的精神和感悟悲剧人物带给他们的启迪。

密勒正是这一时期以刻画小人物故事而闻名剧坛的著名剧作家。他的作品一直是从社会的实际角度入手,总是以社会低层人民,如推销员、农夫、码头工人等作为他描写的对象,去描写由于工业化的大力推进给在社会上占主体的产业工人的生活带来的悲剧性冲击。《推销员之死》中的主人公威利正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环境中,他是一个固执的甚至有点冒傻气的普通推销员,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物。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商品社会里,为了生存,为了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梦想,承受着社会和家庭给予他们的巨大压力。他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和社会所推崇的“买卖归买卖”的原则完全脱节,缺乏对社会的清醒认识,只是盲目地追求梦想,去抗争自己不公平的命运,即使在绝望中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追求。因此他的死是必然的,是令人怜悯的。但是威利在面对死亡时的精神状态却不是通常绝望状态下的悲戚和无助,在密勒的笔下,尽管威利选择死亡是为了逃避精神上的痛苦,逃避世界的冷峻,但是此时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对梦的执着追求和对儿子的伟大父爱突然使其变得高大起来。他的死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死,而是为了理想而死。从他身上,一种悲剧的感情油然而生,他也由此取得了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悲剧英雄的悲剧内涵。

三、《推销员之死》的艺术表现手法

戏剧的受欢迎程度,除了剧本的内容扣人心扉、引人入胜外,其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戏剧艺术创作造诣的重要标志。

密勒一直坚持新的戏剧形式的探索,摒弃一切并非自然出自剧情的情绪和观点的表达形式。他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剧作中按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者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结构,而是大胆采用了“表现主义”的意识流写作方法,在已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现实情节为主线的基础上,通过主人公威利的意识活动把其回忆和幻想的内心活动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回忆过去幸福愉快的生活反映出现实生活的无情和疲惫,回忆过去不太光彩的往事(大儿子比夫意外看见威利和别的女人鬼混的场景),映射出威利心中时时认为是自己的過失造成儿子们对自己的失望,继而造成一事无成的局面,而没有意识到是自己不合乎现实的教育方法才是儿子们一败涂地的根本原因,反而自己又变本加厉地去自杀换取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其悲剧命运的可悲、可叹和可怜。除了回忆外,《推销员之死》中的幻想场景的描写也深刻地展现了威利的内心活动,映射出他强烈的内心的矛盾冲突,更进一步推动剧情向着悲剧的结局发展。幻想的场景主要体现在了威利哥哥“本”的描写上,本的“美国梦”成功,时时出现在威利的脑海中,尽管哥哥早已经去世,但是威利却多次幻想本的出现甚至与本进行着对话。这些幻想其实都是威利为其始终坚持的“美国成功梦”,以及不能适应现实的残酷而虚构的所谓“真实”的借口,进一步揭示了威利这个小人物的可悲性。密勒入木三分地刻画威利这个小人物形象,通过意识流表现手法充分帮助读者走进威利的矛盾世界,了解其内心活动,为其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看似随机但又紧密体现明显的表面想象之后的热情。”这种新的戏剧形式的尝试在《推销员之死》剧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其《戏剧集》中,密勒这样说:“我相信,从戏剧的观点看,《推销员之死》打破了由来已久的现实主义常规……宁可采用表现主义手法,反映主观真实……在《推销员之死》中,我使用表现主义的目的之一,在于用其相当奇妙的速记方法塑造‘已感觉到的,高尚的性格。”[1]

四、结语

《推销员之死》创作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当时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正在取代传统经济环境下建立起来的陈旧思想意识,因此,如威利般的普通小人物的悲剧在当时很有代表性,因为“美国梦”所宣扬的成功法则已深入美国人的观念,支配着美国人的行为和生活。人们渴望去冒险去发财,但是社会已经不再具备温情的面纱,一切都要靠“买卖归买卖”的原则,如果仅仅希望通过个人奋斗来获取成功,结局一定是处处碰壁、一无是处。但是另一方面,威利作为悲剧人物,最终为所需的和所爱的去奉献自己,直至坦然面对死亡。他的死又是其要求赢得尊严的最强烈的自白。因此,威利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参考文献:

[1]Miller, Arthur “Collected Plays”. London: Lowe and Brydone, 1958:167-168

[2](美)密勒.推销员之死[M].英若诚,梅绍武,陈良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张祥和.《推销员之死》与传统悲剧之比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猜你喜欢
阿瑟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没有秘密的树洞
没有秘密的树洞
美国死刑犯:七次躲过行刑,续命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