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王勇 包先康
摘要:近年来,新信息化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相对于竞技体育,大众体育有其独特的内涵与特点。针对群众体育的特点,分析了新型信息化时代对大众体育所产生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信息化;大众体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1-0296-03
Abstracts: In recent years,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rnet+ and cloud computing,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Compared with competitive sports, mass sports has its uniqu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spor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ass sports in the new information ag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 Mass Sports; Effect
信息技术是指各个领域中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技术[1,6,7]。一般来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生成,获取和消费,其目的主要在于增强人类对信息各类需求[2]。例如,互联网+体育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形式,其将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到体育领域,旨在增强体育产业的附加功能[5]。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活动中,多种信息技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与实现信息技术集合。信息处理技术、传输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主体。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产生了多种不同泛型,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3,4]。我们将这些新型信息化技术称之为新信息技术,这些新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個领域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如社交模式等。然而,新信息技术本身对大众体育的影响的研究尚未涉及。本文重新大众体育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新信息时代对大众体育的影响,并探讨了其解决方案。
1 大众体育的特点
大众体育也被称为“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6,8]。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相对应,大众体育主要指大众在闲暇时间,自愿参与其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改善健康,增加兴趣,增加沟通,增加技能等。
总的来说大众体育主要指是针对社会所有成员的各种体育运动,在业余时间进行,主要用于健身和娱乐。这个概念的表述具有四层含义:(1)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2)业余时间进行;(3)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4)活动形式多样化。大众体育娱乐与健身,体现在个人自管理,需要一定基础设施(器材或场所),涉及人员众多需要在开展活动时进行管理与引导。
2 新信息化时代对大众体育的机遇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人均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以健身和娱乐的大众体育得到了广泛发展,并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新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也为大众体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认为新信息技术为大众体育带来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2.1新信息化为大众体育个人信息管理提供支持
大众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其个人信息主要包括其身体体质状况、活动及社交兴趣等。体质状况的对于健康状况检测、运动项目选择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体质测试方面,目前的体能测量系统已经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了体质自动化测量。此外,为了使体质状况的方便检测,国家体育总局设计了“国民体质检测车”及其配套体质检测系统。这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在国家层面上通过对群众个体体育信息的整理、分类、聚集,可以得到国家的、各级区域的群众的体质状况。依据大数据分析的最终结果,能够为政府进行体育资源配置提高决策依据。在个人层面上,个人可以客观地评估和跟踪自身的身体状况,并通过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的实时结果和历史数据来指导其选择自生的体育项目。
2.2新信息化促进了大众体育基础实施的发展
大众体育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健身器材和运动馆所等。健身器材在大众体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现代社会体育活动中已经出现了多种使用物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现实世界的健身器材。这些健身器材借助丰富的人机交互技术,例如, VR健身器械,VR运动自行车,VR跑步机,数字网球,数字拳击手等。这些器材使得人们在使用时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运动感觉。为了满足大众健身及娱乐的实际需求,大量针对大众体育的相关节目也层出不穷,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早安中国”,该电视节目就是一档针对大众体育个性化需求,用于体育,健身,运动和休闲,运动和减肥等。这充分体现着新信息化对于群众体育的支持。
2.3信息化为群众体育管理提供便利
大众体育管理是指针对大众体育本身的管理,其目的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各个区域内的大众体育进行规划与实施,是一种过程管理。在实施过程管理中,新信息化对大众体育管理提供了便利。根据大众体育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地收集国内外及地区之间的最新群众体育信息。在处理,存储和研究之后,相关的大众体育信息可以以多种形式反馈给各个管理环节的用户,帮助用户进行管理决策。
3 新信息化时代大众体育的挑战
新信息化作为一场时代变革已对大众体育产生深远影响,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3.1缺乏权威的信息建设管理
大众体育的数据信息源的主要类型有:(1)个人信息源:个人信息源主要指影响体育发展的权威领域专家,以及运动个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多源数据;(2)实物信息源:在大众体育过程中,实物信息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它所包含的信息往往是潜在的和隐藏的。例如,体育健身器材及运动场所获取的大众体育信息;(3)组织机构信息源:组织信息主要指分管大众体育的各级各类组织,其也是传统大众体育管理的主要数据源。
在大数据背景下,大众体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多源数据能够被收集、归类,分析后能够为大众体育管理决策提供支撑。然而,在现实中,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取的数据,都需要对这种原始状态的信息进行排查与核实。提高大数据的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对于大众体育管理决策至关重要。
3.2建设高素质的体育信息人才队伍
在实施大众体育信息化过程中,高水平的体育信息人才队伍是保证。加快体育信息化需要培养具有信息技能、管理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然而,目前高校的体育学院,大多集中于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如篮球、足球和乒乓球等传统技能性人才。普遍未能完成高素质的体育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培养。
3.3信息化对群众体育时间的影响
体育作为人类满足自身娱乐、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活动。它与人类的其他需求活动交织在一起,甚至相互纠缠在一起。这种关系首先表现在时间上的相互竞争,即它同人类其他活动之间的竞争。例如,微信、QQ等新兴社交工具在进行网络交流娱乐占据了人们体育锻炼所需要的闲暇时间,其结果也必然对大众体育产生影响。
4 建议与措施
4.1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创新
信息化,如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等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互联网+体育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然而,信息化以及体育信息化目前尚未达到一个统一认识。认识不足是我国各个企事业单位对体育信息化时代挑战存在的认识瓶颈。其结果导致对信息化漠不关心,或者期望太高。显然,新信息技术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大众体育的相关利益群体需要对新信息化内涵及其对大众体育的影响增强认识。从高层决策到底层群众的个体关注,在各个层次上提出解决方案与解决思路。显然,面向大众体育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4.2制定体育信息化战略目标,明确里程碑
体育信息化建设涉及中央统筹规划,各级协调处理实施,以及群众参与等多个层次。因此,大众体育的信息化是集体行为与个体行为的高度统一,既要充分考虑各个组织单位的自主权,采取市场机制,调动各级人员积极参与体育信息建设也是必要的。同时,需要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其广度和深度直接反映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在体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国家体育总局应制定体育信息化战略规划,明确指导方针。各级利益共同体需要根据大众体育的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
4.3制定规范,实现体育信息共享
近年来,中国体育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人才队伍不断丰富,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加。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体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提供了契机。但是,在体育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如(1)资源共享重视硬件轻视软件,信息资源建设资金投入不足;(2)观念及技术问题给信息共享造成障碍;(3)效益观念淡薄是资源共享難以持久;(4)缺乏权威的信息建设管理机构等。因此,各级决策层需要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制定出系列问题的标准,实现体育信息的共享。
4.4从多层次,多角度培养体育信息人才
由于历史原因,从事体育信息化的人员具有单一的知识结构,缺乏体育信息和现代管理知识。因此,如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信息化复合性人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体育信息化的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应走工业化道路。通过信息管理教育,培养具有信息技能,管理技能,技术技能和体育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应用。参与信息学科的培训结构和体育信息所需的各级人才培养。
5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大众体育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同时,新型信息化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渗透到大众生活的各个领域。该文首先给出了大众体育的特点,结合信息化的特点分析了信息化对大众体育的挑战和机遇,最后给出对策与举措。
参考文献:
[1] 赵黎. 体育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31(2):145-147.
[2] 华音,胡彪,谢晓云.体育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问题和措施[J]. 体育文化导刊, 2005(10):7-9.
[3] 董亚琦,钟建伟,丁飞.大数据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2):76-81.
[4] 何敬堂,程松.大数据在我国体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33(5):32-37.
[5] 杨阳,梁徐静.互联网+时代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1):10-12.
[6] 马铁.体育信息学[J].体育文史,1996(6):60-61.
[7] 马铁.当前体育信息学科的发展与展望[J].四川体育科学,2001(3):1-4.
[8] 张瑞林,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 2.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通联编辑:光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