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婷婷
【摘 要】“舞蹈”作为我国主要艺术表达形式,具有相对的重要性及意义性。本文通过对汉唐舞蹈动作形态的分析研究,将汉唐舞蹈的特征性与优美性进行具体阐述,并结合当代舞蹈艺术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为我国舞蹈艺术的魅力展现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汉唐舞蹈;动作形态;艺术展现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9-0133-02
汉唐舞蹈动作形态具有相对的可研究性,它是我国舞蹈起源与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汉唐舞蹈动作形态的深入分析,通过列举实际案例,将汉唐舞蹈魅力及动作形态进行全面诠释,并结合当代舞蹈及艺术发展需求,提出合理、客观的分析建议,为其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汉代及唐代舞蹈概述
首先,中国汉代时期地域辽阔,民族艺术与文化交流一度稳定快速发展。其中,舞蹈作为汉代具有代表性的形体艺术形式,具有相对重要性及魅力性。汉代舞蹈主要以宫廷表演为主,由于当时丝绸之路的开通,大量西域舞蹈流派及形式流入中原,我国汉代舞蹈在原有民族特色基础上融入诸多西域及其他民族特点,多以动作优美、质朴感性著称。在整体舞蹈动作形态中更加注重细节与肢体的搭配,将舞蹈内涵与历史底蕴相结合。其次,中国当代时期是我国重要的历史转折阶段,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空间繁荣时期。当代的经济、政治发展甚至影响整个世界格局。其中,唐朝舞蹈更多融入少数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腰、腿的旋转性与上肢结构的摆动性。唐代舞蹈是基于汉代舞蹈之上,对诸多舞蹈形式及流派的融合统一。唐代舞蹈强调舞蹈动作形态的整体美及舞者自身的肢体美。最后,汉唐时期是我国舞蹈艺术最为辉煌灿烂的提升阶段,也是我国融合各民族、各国家自身舞蹈精髓的起步阶段。汉唐舞蹈动作形态一直影响我国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及提升。因此,通过对汉唐舞蹈动作形态的研究分析,可以更为科学、客观地认知及了解我国古代舞蹈发展与民族艺术起源。
二、结合具体案例对汉唐舞蹈动作形态进行具体分析
(一)汉代盘鼓舞。盘鼓舞是我国汉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盘鼓舞主要体现在“盘、鼓”等道具方面,舞者需要对盘、鼓进行有效利用,将舞蹈动作与杂技技巧相结合,以盘鼓为主要道具载体,将舞蹈动作的优美性及气魄性进行集中展现。该舞蹈动作形态主要以“眼神及肢体”为主,即神行合一,既有古典朝代的气魄性又有整体艺术的优美性。通过舞者对盘鼓的全面运用,肆意地长袖摆动,大幅度地起跃跳动,将这个舞蹈以山水诗意的境界充分诠释出来,其艺术动作形态极为优美[1]。
(二)汉代巾袖舞。汉代巾袖舞是我国舞蹈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瑰宝,巾袖舞的魅力在于突破传统古代舞蹈的肢体动作性,以更为深邃、延展的藝术形式将其肢体动作进行延伸。主要体现在舞者通过巾袖的摆动与运用,实现肢体动作的艺术性延伸,使整体舞蹈动作形态画面以更为立体、视觉的冲击性呈现出来。在对巾袖甩动时舞者要充分利用其手臂、腰部、腹部等部位,并根据节奏对其进行调整,将巾袖以回旋婉转、优美流畅的方式呈现出来。巾袖舞的动作形态不再局限于舞者的肢体结构,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艺术性延伸。因此,巾袖舞以更为独特、优美的艺术动作形态保留下来,并沿袭流传。我国现今的“水袖与飞天”正是巾袖舞的沿袭与体现[2]。
(三)唐代软舞。唐代软舞主要体现在“软”方面,而“软”对舞者的肢体动作要求更为严格。唐代舞蹈注重肢体形态的展示性及优美性,往往通过长袖及腰肢的配合将软舞独有的艺术魅力充分呈现出来。唐代软舞中舞者会通过苦练的软功,将其舞蹈艺术及优美感进行集中展现,例如:下腰、伸腰等。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性舞蹈为《绿腰》,该舞蹈在动作形态中将腰功、长袖等进行统一融合,并以轻柔、缓慢的舞步为节奏,通过肢体舒展与软功搭配,将盛唐时期的诗歌境界进行呈现[3]。
(四)唐代健舞。唐代健舞不同于“唐代软舞”,软舞是以轻柔的动作形态对唐代诗境的一种展现,而健舞则是通过威武矫健、张弛有力的动作对盛唐金戈铁马、纵横寰宇的一种呈现。因此,健舞动作形态刚武有力、节奏较快。其中,最为代表性的为“剑舞”与“胡旋舞”。剑舞是以剑为核心,以剑术为基础,并将其融入到舞蹈当中,剑舞动作形态中呈现出大量的“剑术”动作,使观赏者感受到武术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具有较大的震撼性;胡旋舞为西域少数民族舞蹈,后被唐朝舞蹈接纳融合,胡旋舞的舞蹈动作形态沿袭了少数民族的奔放热情,动作多以旋转为主,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4]。
因此,通过上述汉唐舞蹈动作形态的研究分析,结合现代我国古典舞蹈的现状特征,将其二者进行比较与关联,得出现代古典舞蹈的发展性必须与其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环境进行结合。
随着我国舞蹈事业的迅速发展,通过对汉唐舞蹈动作形态的分析研究,重点阐述其观赏性与艺术性,并指明其各自特点。因此,从汉唐舞蹈的起源性、特点性进行深入挖掘,以民族融合、地域发展的角度看待我国古代舞蹈动作形态特征,为我国舞蹈事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彦.中国汉唐古典舞形态中斜塔舞姿的文化意蕴[J].齐鲁艺苑,2017,12(4):46-47.
[2]闫静.传承文化舞动新风——汉唐古典舞之我鉴[J].黄河之声,2018,25(12):90-91.
[3]王金曼.论舞蹈《罗敷行》中的汉唐元素[J].当代音乐,2018,25(21):00013-00014.
[4]贺伟.1986—2002:当代群舞创作的变革焦点[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25(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