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丽丽
摘 要:城市发展历史是当今城市解决各种现存问题的重要智慧源泉,韶关市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从其历史中的一些典型形象,例如军事要塞、避难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交通要塞、人才之乡等中寻求灵感。
关键词:韶关;城市形象;城市历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韶关市未来城市形象定位与整合营销传播”(Z2016020)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今城市发展变化万千,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研究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不抓紧时机对城市史展开研究,那么将来的城市或许就会逐渐失去其在漫长历史中所形成的独特价值。”“现代城市的发展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文化继承等方面不断暴露出新的问题,并且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相关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如何解决不断涌现的城市问题,同时避免新的城市问题,从城市发展的历史中寻求借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历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其借鉴功能。”“韶关历史悠久。自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设始兴郡之后,1700余年间,以曲江县城为附廓设郡置州,一直没有中断。新中国的许多考古发现,已把韶关的历史推前至遥远的远古时代。”在历朝历代的更迭中,韶关扮演着不同历史角色,兵荒马乱之际,韶关是良好的避难所,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平繁荣之时,韶关是沟通南北商业的交通站,是工农业发达的典范。无论是在古代发展中还是在近代改革中,韶关都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在现代发展中借鉴和利用古人留下的宝贵经验,为韶关的未来助力,要从韶关的城市历史中寻找答案。
一、军事要塞
“粤北是兵家必争之地。南(雄)韶(州)连(州)地处大庾、骑田二岭南侧,不但是南北交通的重要孔道,而且地势险要,利于回旋,历来是重要的武关,兵家必争之地。”“越王子孙姓梅氏。秦并六国,越王逾零陵往南海,越人梅鋗从至台岭家焉,而筑城浈水上,奉王居之。乡人因谓台岭为梅岭。”“台岭就是今日的大庾岭,处于南岭中山体较低、较薄弱的地区,从岭北翻过山岭就进入了岭南地区,是由中原进入岭南最短的陆路。台岭山下的浈水,向南经过南雄再经韶关汇入北江,流至广州汇入珠江,直通大海。地理形式使台岭成为军事要寨。”
“大庾嶺通道自古存在,秦末梅鋗率族人盘踞在梅岭(大庾岭)一带,出入自然都是通过大庾岭古道;秦灭南越五路大军主要的一路,就是越过此岭;赵佗在秦末乱世封锁的三关之一就是地处大庾岭的横浦关;汉武帝灭南越国的五路大军主要的一路也是攻陷此岭;陈霸先也曾在此调兵遣将与冼夫人会师大败叛军。”
“东晋卢循、梁末陈霸先两次北取建康,均在粤北筹备钱粮,营造船舰,以始兴为战略基地。古代多次改朝换代,陈末番禺夷帅王仲宣北拒隋师,后梁刘岩割据岭南,北宋潘美平定南汉,南宋岳飞击曹成,元军平岭南,明军会师广州,南明抗清与三藩之乱等,在南雄、韶州、连州都有重兵,并有重大的战役。隋初战乱和民国时期的日寇侵华,广州治所和广东省府均曾移治曲江。元初,广州按察司也曾一度迁驻韶州。”
韶关不仅在古代战乱中具有重要的军事要塞地位,在近代战争中也曾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922年和1924年,孙中山两次亲临韶关,在原韶州镇台署设置北伐大本营,组织誓师北伐;1923年至1934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领袖毛泽东多次来粤北,组织发动革命活动,有三次住在市区;1927年至1934年,红军领袖朱德也曾率部在粤赣湘边境活动,并参加中共粤北特委的领导工作,常驻墨江会馆;南昌起义失败后,陈毅随朱德在粤北开展革命活动,驻军于市区法国天主教堂,后在南雄县油山坚持了三年游击战。”
“韶关在历史上的军事战略地位使其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发现2100年前的地形图和驻军图(世界最早的地图),标志有韶关西北部的地形和居民点,也说明韶关地理位置在古代军事上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韶关都曾发挥过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而如今韶关的军事战略地位似乎已不再那么突出,这或许与战争之需有关,在战乱时期韶关天然的地形地貌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在和平时期这种优势就无法凸显,那么这种军事战略地位在当代就可以作为一种备用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二、避难所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略定岭南,设置南海、桂林和象郡,汉人开始有组织地从黄河、长江流域迁移此三郡,和越人杂居,此后这种迁移过程一直没有间断。”其大规模的迁移主要有四个时期:“东汉后期、晋室南渡和南朝初期、唐安史之乱以及北宋靖康年间,中原一带战争、瘟疫与自然灾害不断,满目废墟,北方人民纷纷难逃,避祸岭南,首先在粤北落籍。韶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利于回旋的山地条件,古来就是人们避乱、避难、避役的理想屏障。”
司马迁《史记·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梁廷《南越五主传》:“谪有罪者五十万人徙居焉,使与其土人杂处。”从史书记载来看,此次秦征服岭南的过程中便已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大约在两汉之际,因为中原的战争,又有很多北人南迁至岭南。关于这次较大规模人口南迁的详细情况,史籍所载并不详细。但是我们可以从岭南人口的变迁窥知其规模和影响。《续汉书·郡国志五》提供了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岭南各郡的人口数字,将其和《汉书·地理志下》所提供的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的户口数字比较(表1):
从人口数量的对比来看,在短暂的一百多年间南海、苍梧等地人口、户数都以成倍的速度增长,这种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岭南可以在中原接连不断的战火之外保持长久的和平,南迁的移民则加快了对岭南的开发。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一个长达两个半世纪的混乱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大流动的主要时期。在这期间的两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史称“永嘉南迁”和“衣冠南渡”,除了以建康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有一部分人向着更南的方向前进,越过五岭,到达了今天的粤北、粤东等地。明嘉靖《广东通志》:“自汉末建安至于东晋永嘉之际,中国之人,避难者多入岭表。”
唐天宝十四年(755)爆发“安史之乱”,中国进入了一个长达8年的混乱时期,中原地区战火连连,北方人口纷纷难逃,国家经济重心也逐渐南移。岭南在当时是荒远的地方,受战争的影响相对较小,还有大片的土地等着人们去开垦。此时大庾岭新道已经修好了30多年,成为岭南东北部上最重要的交通路线,位居此道要冲的韶州为岭南吸收北方移民最多的州。阮元《广东通志》载,唐贞观十三年(639年)韶州管辖下的曲江、始兴、乐昌、翁源四县仅有6950户,40416口,到天宝元年(742年)已有31000户,168948口,户口都增加到近5倍。大约在穆宗长庆年间时,徐申任韶州刺史,“其始来也,韶之户仅七千”,过6年离任时,户品“倍其初之数,又盈四千户焉”。五代十国时期,也有大量的移民进入岭南。余靖的祖先就是在五代动乱之际逃到了韶州。今天,珠玑巷和珠江三角洲的许多人家的家谱,仍然记载着远祖在唐末五代从内地向南雄珠玑迁移之事。
1125年到1142年的长达17年的靖康之乱,是改变中国南北人口结构的主要时期,在这期间进入江南的难民,是此后上百年经由南雄珠玑巷进入珠三角人口的主要来源。靖康之难到南宋灭亡的150多年间,是中原人民向南方大规模迁移的时代。稍早一些进入岭南的宋朝中原移民在以珠玑巷为中心的南雄、始兴、浈昌一带聚集,使这一代变得相当繁荣并且人口密度极大。
总的来说,在和平时期,移民的规模要小一些,岭南发展的速度也要慢一些,在战乱时期,移民的规模要大一些,岭南开发的速度也会加快很多。而在不同的战乱时期,大量北方避难移民首先选择了粤北地区古代韶州一带,今韶关地区,尤以珠玑巷为代表的移民聚集区,其移民在远离家乡之后选择了相对安定的粤北地区,以躲避北方的战火寻求安身之处,而韶关即成了避难所。
三、农业文明
粤北是岭南开发的起点,曾有过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西汉时期,浈阳县(今英德县)吴霸召集未有家业的移民和溪洞山民就地耕种,开始了有组织的开荒垦植。东汉时期,本境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时任桂阳太守的茨兖,推广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下令各县教人种桑、养蚕、种麻,用麻、丝织履、织布,收到很好的成效。
早在进入西晋南北朝时,始兴郡便成为岭南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1963年、1982年在连县、韶关西晋墓葬出土的陶犁耕田模型,表现了“犁-耙-耕”水田耕作技术以及漏斗状排水设施,可根据水稻生长期不同阶段对水的需要调节水量,说明粤北一带农业耕作技术已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梁末,陈霸先屯兵始兴,从始兴起兵进取建康,一下子筹集军粮50万石,也可见当时农业的发展和富足。
《旧唐书·地理志》载,唐玄宗天宝年间,韶州所领六县浈昌(今南雄)、始兴、曲江、乐昌、翁源、仁化户数为3.1万,连州户数3.2万,整个粤北地区的总户数达6.3万,而当时广州(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户口数为4.2万。可见安史之乱以前,粤北地区的人口总数要多于广州,这也间接地表明粤北地区的农业开发程度要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唐代文学大家韩愈曾被贬为阳山县令,他在《县斋述怀》写到:“禾麦种满地,梨枣栽绕舍。”这是指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农业技术的提高促进了粤北经济作物种植与商品化生产,元和元年(806年)韶州周某曾将土产生黄茶赠给柳州刺史柳宗元,唐末孙鲂在韶州看到的香药种植已有一定规模:“不独宜韶景,尤需看暑天。药苗繁似结,萝蔓猛如编。”珠玑巷形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在宋代这里是南北水陆交通枢纽、高密度居住区、粮食高产区、货物集散地。
可见韶关现代农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拥有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的。古代积累的农耕经验、不断改良的农产品品种、顺应时代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这些不但成就了古代韶州的农业文明,也是现在韶关农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四、工业文明
粤北古代经济的腾飞,以矿业的崛起为支柱,银、铁、金、铜、铅、锡等产量丰富。南北朝时梁朝在曲江已置有银场,《宋书·徐豁传》中“始兴郡有银民三百户”。在唐代,桂阳有银、铁,阳山有铁,连山有金、铜、铁。建中初(780-783年),判度支赵赞采连州白铜铸大钱,一以当十;岁贡钟乳石,为天下甲。《宋会要辑稿·食货》中记载“韶州岑水场,黄铜三百一十六万四千七百千,胆铜八十万斤。”李焘记:“庆历八年九月癸亥,三司言韶州天兴场铜大发,歲采二十五万斤,请置监铸钱。”皇佑元年(1049年),宋王朝在韶州置永通监(即铸钱局)。当时全国有铜监19处,以韶州永通监和惠州阜民监的规模最大,这两处铸钱150万贯,占全国的十分之三左右。《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七年(1374年)全国设置13个铁冶所,广东阳山为其中之一,年产铁78万斤,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到清代粤北矿产的开采仍达十多种之多,在曲江灵溪,设有铁厂,在乳源、翁源、英德等地亦设铁炉炼铁。
唐以来,粤北的手工业也有一定发展。据《韶州府志》及南雄、连州等府志记载,当时比较著名的有竹布、竹筏,乐昌的灵溪酒与博罗桂酒并列为岭南名酒。到了宋代,粤北土布生产、印染、针绣达到一定水平,韶州和南雄是当时织布和丝绸中心。明清时期,粤北的土纸、毛笔等生产都曾盛极一时,据韶州及南雄、连州等府、州志记载,当时有造纸、造船、织布、制香粉、烧炭、烟墨、松香、皮革和铜、铁、锡、陶器等手工业生产活动,以及制糖、酿酒、腌制和烟丝等农副产品加工。手工业的产品销向清远、三水、广州、佛山、肇庆、江门等。
粤北的造船业也比较发达,早在唐代已能制作渡船和小木船,宋代开始制造运输船,但发达始于明代后期,此时能够制造较大的艨艟,顺风挂帆,无风使橹。清光绪年间,其造船技术又有很大进步,造船载重的吨位:南雄上方船10吨,始兴船30吨,码船30至50吨,当时的运输船只,码船占十之八九。
由上述记载所见,似乎在久远的古代就已经预示着现代韶关的工业发展走向,如钢铁、冶金、制造业加工等,其在古代就已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五、交通要塞
韶关水陆交通方便,是造就粤北古代经济繁荣的又一重要因素。因交通便利所带来的繁荣,要以唐大庾岭新道的开凿为分水岭。南岭自西向东,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五座山脉组成,所以又叫五岭。五岭的阻挡使中原人民和岭南人民的往来只能依托于水路,而水路受较多条件的限制,如天气、水流等的变化,因此南北的交往一直较少。
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新路,新修的道路可以容纳五辆马车并行,与肩背手拎相比,运输能力极大提高,成为“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的大道通途,南通广东南雄,北接江西南安(今江西大余县),自开通之时至民国的1200年间,大庾岭路一直是岭南与中原的交通干道。
韶州在唐后期成为仅次于广州的岭南大郡,商业兴旺交通繁忙,这也和大庾岭新道成为南北陆路物资干道有着密切联系。皇甫湜《朝阳楼记》:“岭南之属州以百数,韶为大,其地高,其色清,南北之所同,贡朝之所途。”唐代诗人许浑在韶州驿楼宴饮,留下了“檐外千帆背夕阳”的诗句。
到了宋代,往来于梅岭道上的商旅更多,梅岭道的作用也就更加突出。北宋名臣余靖在《武溪集》卷5《韶州真水馆记》里说从京都开封到岭南,先从汴水坐船直到淮水,再由堰道入漕渠,然后溯大江到梅岭,下船陆行,越过梅岭道后,就可以下真水(浈水)直至岭南的东江、西江。万里长途,只有梅岭道九十里为马上之役,其余都是蒿工楫人之劳。与漓江道、武水道相比,这是一条最便捷的路,所以“下真水者十七八焉”。
明代,梅岭道上仍然一片繁忙。明人桑悦《重修岭路记》记载:“庾岭,两广往来襟喉,诸夷朝贡,亦于焉取道。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万历年间,意大利神父利玛窦曾在韶关停留数年传教,然后又从韶关经梅岭北上。在《中国札记》里,利玛窦写到他所看见的梅岭情形是:“旅客骑马或者乘轿越岭,商货则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充分证明了梅岭道作为南北交通咽喉的繁华程度。
如今的韶关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机场在建)四通八达,是广东省北上南下的重要交通枢纽,“三铁三高一航”的交通主干网已经形成。而如此的交通优势与古代韶州的交通发达之间,想必必然有着某种潜在的关联。
六、人才之乡
粤北各地重视教育,人口文化素质较高。唐代韶、连二州建立了正规的官学体系,设置州学、县学,招收生徒学习经学和医学。地方官吏重视教化,使粤北文化面貌大为改观。元和初周君巢为韶州刺史,“治以镇静为主”,张蒙继之知郡,“修广庠序,益蜀除民疾,梗化者莫不灈心焉”。贞观十七年(634年),韩愈为阳山令,“革其夷面鸟言之陋”,南海名士区册、区宏又慕名从游,“切磋砥砺,诵读诗书”,出现“彬彬儒雅”景象。另外粤北地区兴办私学,也培养出不少博学之才。唐前期张氏家族在始兴、曲江私第建立书堂,教育子弟,培养出张九龄等名臣。
唐代岭南进士共35人,其中韶州有张九龄等6人,广州9人,可见当时的韶州与广州相比差距并不大。宋代韶州共有余靖、梅鼎臣等56人先后中进士。其中有一批成了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学者。宋代四州(韶、连、英、雄)除办有州学外,还普遍建立书院。韶州的濂溪书院是广东最早的四大书院之一。名著于时的还有南雄的孔林书院、英州的涵晖书院、连州的天衢书院等,培养了一批有造诣的知识分子。明代韶州有相江、昌山、会英书院等。
除了土生土长的韶州人杰,例如侯安都、张九龄、余靖、陈璘、廖燕等,在韶关留下过历史足迹的名人也很多,例如韩愈、苏东坡、朱熹、文天祥、毛泽东、孙中山等等。其中足迹最深的慧能大师,在韶行弘化40年,其语录《坛经》,被尊称为禅宗的“宗经”。还有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韶六年,他在韶改写《天主实义》一书,并以拉丁文意译《四书》,为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
古代曾经有过辉煌教育历史的韶州,培养出了一批杰出人物,令人赞叹。如今的韶關教育应该回顾学习当年的韶州,重现古代辉煌育人史。
七、结语
《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冠衣;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透过历史发展变迁的真迹,有很多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不可忽视对城市历史的参考学习。古代的韶州在不断前进的历史中,曾经留下了多样的时代轨迹:第一,在兵荒马乱之际既充当着重要的军事要塞,又是中原人民躲避战乱的安全港湾;第二,勤劳的人民依山傍水、就地取材地创造了农耕文明和重要的工业地位;第三,依靠便利的交通成为了商旅货物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带来了商贸的长期繁荣;第四,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既促进了南北文化、东西文化的交流,又得益于文化的交融。如今,虽然时代已不同,但是历史总有某种惊人的相似性,沿着城市历史的轨迹不断开创新的未来。“军事要塞、避难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交通要塞、人才之乡”,这些在古代形成的典型形象将成为韶关市未来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灵感源泉。
参考文献:
[1]张冠增.城市史的研究:21世纪历史学的重要使命[J].神州学人,1994(12).
[2]毛曦.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6(2).
[3]韶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韶关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袁康,吴平.越绝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卢海滨.岭南前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6]冯江.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7]仲红卫.珠玑南迁[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8]毕小芳.粤北明清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9]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葛剑雄.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1]李庆新.荒服之善部 炎裔之凉地:论唐代粤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J].广东社会科学, 1998(1).
[12]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3]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汪圣铎.宋代对铸钱业影响最大的几个铜场[J].中国钱币, 2003(3).
[15]温瑞虹.韶关城市发展定位研究[D].中山大学,2006.
[16]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7]刘海波.唐代岭南进士与文学[D].广西师范大学,2010.
[18]莫昌龙,何露.韶关历代寺院碑记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