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2019-05-24 11:14贺文亮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血脂针刺

贺文亮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刺,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结果 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8%,胆固醇(5.19±1.33)mmol/L;研究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9%,胆固醇(4.39±0.96)mmol/L。结论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显著较单纯应用补阳还五汤更佳,并可以更大限度的降低血脂水平。

【关键词】针刺;补阳还五汤;气虚血瘀;稳定性心绞痛;血脂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5..02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堵塞的一类疾病。由于管腔狭窄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在心肌缺血缺氧的情况下,会引发胸痛,此即稳定性心绞痛。我国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人数不断增长,40岁以上患有冠心病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1/10,伴有稳定性心绞痛者占冠心病人群的1/3[1]。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在中医属“胸痹”的范畴,中医辨证根据气血、虚实、寒热等可分为多种证型,治法不一。本研究选取其中气虚血瘀型进行系统研究,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的基础上,探讨针刺联合汤药与单用汤药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8.3±4.7)岁,病程1~13.5年,平均(5.3±2.4)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7.2±5.6)岁,病程1~13年,平均(4.9±2.7)年;研究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8.9±5.7)岁,病程1.5~13.5年,平均(5.9±3.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临床实用心血管病学》中有关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标准;(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虚血瘀型胸痹的诊断标准:符合主症1项和次症2项可确诊:主症:胸痛、胸闷;次症:心悸,乏力,气短,自汗,头晕。舌淡红或淡紫,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3)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肿瘤患者;(4)凝血功能障碍等不宜针刺患者;(5)妊娠期患者。

1.4 方法

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处方黄芪30 g、当归6 g、赤芍15 g、地龙6 g、川芎6 g、桃仁6 g、红花6 g,日1剂,早晚两次温服。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刺,选穴双侧内关、足三里、心腧、厥阴腧、神门及膻中,先平刺膻中0.3~0.5寸,直刺足三里1~1.5寸,10分钟后拔除足三里穴位上的针,令患者俯卧位,再针内关0.5寸左右,心腧向督脉方向斜刺1~1.2寸,厥阴俞直刺0.5寸,留针30分钟后,刺双侧神门0.3~0.5寸,得气即拔针,并拔除其它穴位上的针。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77,P<0.05)。

2.2 血脂水平

对照组治疗前平均胆固醇(7.23±1.83)mmol/L,治疗后平均胆固醇(5.19±1.33)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1,P<0.05)。研究组治疗前平均胆固醇(7.18±1.85)mmol/L,治疗后平均胆固醇(4.39±0.96)mmol/L,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39,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3,P<0.05),及研究组较对照组能够更大限度的降低血脂水平。

3 讨 论

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用于治疗“偏瘫”的方剂,分析其中的药物组成,具有补气活血的作用。方中黄芪为君药,张静等[2]研究黄芪中所含有的黄芪甲苷对大鼠心肌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发现黄芪甲苷可影响PI3K/Akt/mTOR信号通路而使心肌细胞兴奋阈值降低,增强心肌细胞活性。当归为臣药,具有養血活血的作用。中医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气血之间可以相互推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3]。此外,“活血必先养血”,活血若不养血则会耗血,导致血虚或血虚生热,热可迫血妄行,进而出现出血症状。赤芍辅助当归养血,川芎辅助黄芪在补气的同时行气,二者为佐。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化瘀在西医中是在治本,但在中医中仍是治标,是使全部药物直达患处之使。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本在于补气,气虚血液运行减慢,气虚之人乏力懒动,导致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泄,因此而瘀滞。

针刺所选取的穴位多为心经上的穴位,还有补气的足三里、膻中以及虽位于膀胱经上但与心、心包密切相关的心腧、厥阴腧,总体上具有养心补气、行气止痛的作用。针刺操作方法为师承秘法与临床经验,行之有效,但机理不清,各学者可参考研究。针刺所具备的调理气机的强大作用是药物难以达到的,行气可以活血,行气可以止痛,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具有[4]。

总之,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显著较单纯应用补阳还五汤更佳,并可以更大限度的降低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毕颖斐,毛静远,王贤良,等.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临床优势及有关疗效评价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5,56(5):43-440.

[2] 张 静,马翠丽,王志国.黄芪甲苷对大鼠心肌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5):991-996.

[3] 李 卿,周春刚,张志斌.补阳还五汤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11):2032-2034.

[4] 吕君玲,李佰承,冷俊艳,等.针剌治疗心肌缺血研究进展与思路[J].四川中医,2014,32(6):182-185.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补阳还五汤血脂针刺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你了解“血脂”吗
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治疗糖尿病性便秘48例临床体会
探析脑血栓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38例
老年冠心病等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