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2019-05-24 11:14杨伟赵红
关键词: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综述

杨伟 赵红

【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困扰老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疾病,其西医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中医认为,该病主要责之年老体衰,肾气亏虚,同时兼夹瘀血、湿热等病理产物,它们互为因果,发而为病。中医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及治疗历史悠久,經验丰富,并且有较多的临床报道、研究。本文将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综述如下。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5..02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作为泌尿外科的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它的发生概率与患者年纪成正相关。男性至60岁时,其发病率可大于50%;80岁时,发病率可高达83%[1]。作为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BPH短时间内虽不足以危及患者生命,但是其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以下尿路症状为主,包括:排尿次数频数、排尿急促及夜间排尿次数增多等储尿期症状;排尿踌躇、尿线变细、排尿无力等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排尿后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经验丰富,疗效恳切,现将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进行综述。

1 病因病机

BPH可归属于中医“癃闭”范畴,中医古籍中既有许多对于癃闭的记载。《素问·五常政大论》称:“其病癃闭,邪伤肾也。”《灵枢·本输》说:“三焦者……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素问·宣明五气》记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标本病传论》认为:“膀胱病,小便闭。”[3]综上,BPH的发病与肾、三焦、膀胱的功能密切相关。肾精不足、肾气亏虚,三焦气化失司,膀胱开合失司均能导致小便排泄的异常。

1.1 肾虚气弱

肾者水脏,主津液,肾的气化功能正常,对于水液的正常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素问·灵兰秘典论》提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但膀胱气化则能出矣的功能还是通过肾中之气助其司开合完成的。祁公任、陈涛[4]认为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丈夫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男性逐渐肾衰精少,而肾精亏虚,肺脾之气生成乏源,进一步导致三焦气化功能失司。肾虚气弱是BPH的发病基础。除此之外,肾虚气弱,排精泄浊的功能也随之降低,久而久之蓄血淤阻,此又为本病发病之关键。故小便不利,可责之于肾虚气弱。

1.2 瘀血

BPH患者异常增生的前列腺腺体造成尿道梗阻,通过肛门指诊可触及到肿大的前列腺,此为瘀血阻滞,属于中医积聚范畴。清代医家王清任曾在《医林改错》里提到“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此处形态异常增大的前列腺腺体即为有形之血结块者。赵建业、何清湖[5]通过列举古代文献及相关现代实验研究结果认为年老体衰,血气由盛转弱、由通畅到凝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大部分老年人均伴有血瘀体质。张亚大、卢子杰[6]等通过对220名BPH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BPH证型中肾虚证占39.6%,血瘀下焦证占39.5%,故认为肾虚是BPH的主要病机,因肾虚所致血行无力,淤血阻滞瘀于下焦,从而经络堵塞,膀胱气化失司,故而发为BPH,为本病之标。

1.3 湿热

舌红苔黄腻,小腹胀满,小便黄赤也是部分BPH患者常见的证候,此多源于湿性趋下,湿热下行膀胱,膀胱积热气化功能失常,故而小便不利。隋代医家巢元方曾在《诸病源候论·小便不通候》中记叙道:“小便不通由膀胱与肾俱有热故也。”清代医家谢映庐也于《谢映庐医案·癃闭门》提到:“……有湿热郁闭而气不化者……清热导湿而化之”。除此之外,现代许多临床研究、报导例如韩旭、孙淑艳等[7]根据对1052位BPH患者进行的临床调查,发现所有患者中,肾气亏虚型比例最高,达43.2%,湿热下注型达22.2%,分析得出:BPH的中医辨证分型呈一定规律分布,其中最常见的是肾气亏虚型和湿热下注型,年老体虚,肾气亏乏,是其发病之本,而过食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生,缺乏运动,也是造成BPH的重要原因之一。范洪力[8]通过观察120BPH患者,对其证型进行具体分析也得出:发病率最高、最常见的证型为肾气亏虚型及肾阳不足型,此外膀胱湿热亦为多发证型。

由上不难看出,BPH的主要病机为肾气亏虚,老年男性,年老肾气虚衰,为BPH的发病之本,而淤血、湿热亦为重要的发病因素,它们互为因果,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发而为病。

2 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累积、沉淀了关于BPH治疗的许多丰富经验。包括中药口服、穴位贴敷、中药坐浴等均可以明显改善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为BPH的保守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2.1 中药口服

从上文可以总结得出,BPH的病因病机主要与肾虚气弱、淤血、湿热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故BPH的治疗上我们应当审证求因,讲究整体,分清标本,仔细斟酌权衡用药,在补肾纳气的基础上,同时注意活血祛瘀与清热利湿,仔细把握疾病的发病特点。肾虚气弱者可予肉桂、附子、淫羊藿、黄芪、党参、山药等温肾补气。同时,相关研究表明,此类温肾助阳药物可以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年老男性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9]。瘀血阻滞者可予三棱、莪术、红花等活血化瘀,如上文所述,大部分老年人多伴有血瘀体质,运用活血化瘀药亦可以适当调节老年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湿热蕴结、湿热下注者可予泽泻、石韦、金钱草、车前子、茯苓等清热利水渗湿,同时此类清热利湿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有明显抗炎、抑菌等作用。

2.2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属于中医独具特色的外治法之一,中医学说认为,经络内络脏腑,外达枝节,沟通上下,贯穿表里,可以起到调节运行全身气血,使人体这个有机整体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特殊的点区部位。穴位贴敷则是指利用外敷相应中药于人体特定穴位,通过皮肤渗透吸收,激发经气,从而起到药疗与穴疗双重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傅晓红[10]等以72名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神阙及关元二穴,予以中药穴位贴敷,日一次,7日为一疗程,观察5个疗程,结果显示研究的72名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2%,其中35例临床症状消失,30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7例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刘士敏[11]等取神阙、关元、中级三穴,予免煎中药附子30 g,茯苓30 g,肉桂30 g,山茱萸30 g,山药30 g,熟地30 g,泽泻30 g,牡丹皮30 g研末并开水调成糊状备用 ,日敷一次,10天为一疗程,在观察的共86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43例,无效14例。故此得出结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穴位贴敷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2.3 中药坐浴

中药坐浴是运用中药药液及水温的作用,改善坐浴局部组织气血运行,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的一种治療方法。耿强[12]等认为通过中药坐浴治疗BPH,药物能够直达病位,且作用时间较长,坐浴药液中的中药成分经会阴、直肠皮肤及粘膜渗透至前列腺,从而发挥作用。高正怡[13]也有相似的见解,他认为中药的分子量小于西药,相对而言容易穿过前列腺包膜,而前列腺组织毗邻直肠和体表,通过温水坐浴药物能够直达病所,中药坐浴治疗BPH疗效恳切。王兰香、周瑾、师明新[14]随机将80例BPH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单纯给以普通前列腺按摩,治疗组则于对照组基础治疗上联合中药坐浴,坐浴方如下:水蛭

30 g,白花蛇舌草30 g,肉桂30 g,黄柏30 g,车前子30 g,三棱30 g,莪术30 g,大黄20 g,红花20 g,荔核20 g,每日两次,每次20~40 min,连用3月。结果发现加用中药坐浴的治疗组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9%,且治疗组的性欲减退、感染及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故此认为中药坐浴可以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残余尿量,使痉挛的膀胱括约肌放松。

3 小 结

综上,BPH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与肾虚、瘀血、湿热等密切相关,故临证治疗应当着重以此为切入点,且中医治疗BPH疗法多样,疗效恳切,故临床工作中可多法互参,多法共用。虽然中医对于BPH的研究历史悠久,效果显著,但是大部分均为临床研究的形式,其各类疗效评价指标较为模糊,而基础实验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中医治疗BPH仍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叶章群,陈安民,徐永健,等.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M].2013.161.

[2] 叶章群,周利群,黄翼然,等.外科学泌尿外科分册[M].2016.104.

[3] 张伯礼,薛博瑜,唐 农,等.中医内科学第2版[M].2012.248-249.

[4] 祁公任,陈 涛.前列腺增生症中医病机证治观[J].江苏中医,1998,19(11):16-17.

[5] 赵建业,何清湖.肾虚血瘀为前列腺增生症的基本病机[J].新中医,2011,43(2):8-9.

[6] 张亚大,卢子杰.前列腺增生症病机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1.165-166.

[7] 韩 旭,孙淑艳.良性前列腺增生常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中医临床,2014,21(6):16-18.

[8] 范洪力.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证候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401-402.

[9] 焦拥政,郭 军,贾金铭,等.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现状与对策[J].中医药通报,2002,1(3):35-37.

[10] 傅晓红,梁瑞丽,王丽娜.穴位敷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护理疗效观察[J].内蒙中医药,2015,(11):176.

[11] 刘士敏,白若芩,卢 昕.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4):848-849.

[12] 耿 强,李 重,郭 军,等.中医外治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最新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6,(5):141-142.

[13] 高正怡.前列腺增生中药外治的临床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5):54-55.

[14] 王兰香,周 瑾,师明新.局部按摩结合中药坐浴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40例[J].河南中医,2015,35(11)2803-2805.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通乳颗粒结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观察
维吾尔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浅析
从心肝肾浅析耳鸣、耳聋发病机理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