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5-24 11:14唐前梅唐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效果

唐前梅 唐黎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LVDs、LVDd显著低于对照组,但FS与LVEF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脈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5..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疾病,AMI常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患者心肌严重纤维化甚至萎缩,不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威胁,同时增加了治疗难度,危险性高、治疗难度大[1]。AMI与室性心律失常存在密切关系,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AMI的重要诱因。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我院回顾性分析了既往收治的80例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55~78岁,平均(62.4±4.8)岁;发病时间1.2~4.8 h,平均(1.7±0.3)h。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7~80岁,平均(63.2±4.7)岁;发病时间1.5~4.4 h,平均(1.5±0.2)h。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心律失常、溶栓、电复律等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体如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在术前对患者实施2~30次的电除颤,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予以80~200 H同步电复律;心房颤动的患者予以360 H非同步除颤。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予以胺碘酮注射、胸外心脏按压等,对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术前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患者行局麻后,取仰卧位,选择桡动脉进行穿刺,置入动脉鞘管后,经鞘管将3000 U肝素注入,随后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支架、指引导管和导引导丝。介入治疗前需要再次追加5000 U肝素,并用注射用生理盐水将指引导管内的空气排空,并由鞘管将其送到病变开口的部位,导引导丝则送到病变的远端。随后再沿着导丝将球囊送到病变的部位,进行扩张干预,支架顺利达到病变部位后释放,拔除鞘管,压迫止血、包扎后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控生命

体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进行测定,包括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3 讨 论

AMI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若患者发病后不及时进行治疗还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加重患者的心肌损伤,扩大梗死的面积。此外,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还会改变机体的学流动流血,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现阶段临床对AMI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但由于药物本身复杂的电生理作用,会对机体的钙通道、钠通道造成抑制,延长患者的APD(动作电位时程)与BRP,虽然效果显著,但长期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甚至增加死

亡率[3]。

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心脏疾病的常见方式,相比传统的药物治疗,是通过经心脏导管技术对狭窄甚至已经闭塞的冠脉进行疏通,能解除冠脉狭窄,改善心肌缺氧缺血,防止心室重构,恢复心肌细胞的功能。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LVDs、LV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FS与LVEF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提高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且效果更优于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苏亚,贺海龙.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8(23):2808-2810.

[2] 陶 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院前急救措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1(15):84-86.

[3] 张朝霞.不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间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9(18):

4516-4517.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