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丹娜
今年年初,歌手孙楠和妻子潘蔚上了热搜。这一次,公众的目光并不是被他的歌喉吸引,而是聚焦在孙楠夫妇的一次选择上。
原来,为了让孩子们得到“内心的富足和成长”,孙楠和潘蔚效仿“孟母三迁”,抛弃了都市的享乐生活,举家搬至徐州,将一双本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女送去国学学校,学习传统文化。潘蔚本人更是身体力行,在这所学校当起了义务教师。
随后,由于话题不断发酵,这所令孙楠夫妇不远千里从北京追随而来的“华夏学宫”,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徐州市教育局调查显示,这所号称“创办了28年的传统文化学校”不具备培训资质,涉嫌违规办学,更在安全、营销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再次聚焦这一问题,提交了一份规范校外培训教育机构开展国学教育的提案,建议对民办国学教育机构进行集中排查与整顿。由教育部门出版经过审核的国学教科书供培训机构统一使用。
而对招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开展“全日制国学教育”的培训机构,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取缔。
有关国学教育的讨论再一次走入大众视野。打着传统与经典旗号的“国学”,到底是现代社会的思想桃源,还是穿越时空的一颗毒瘤?
近年来,只要提起“国学”,大众的反应总是十分微妙。从最初的趋之若鹜,到如今的“人人喊打”,本该视作思想瑰宝的传统文化,逐渐污名化。
“国学热”最早可以追溯到于丹因解读《论语》而走红。在普通民众与经典之间尚有隔阂的年月,于丹的解读确实能起到桥梁的作用,让古典文化以更平实易懂的方式走入公众视野。
解读经典能带来高额的回报,于是这便成了有些人投机取巧、大发横财的手段。经典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呈现解说者曲解迎合后的样子。一时间,“《论语》中的商战技巧”“古人教你做生意”等文章、讲座层出不穷。
在于丹再次用国学鸡汤号召人们“享受雾霾”后,她的解读跌下神坛,成了贩卖心灵麻醉剂的反面典型。
后来,以丁璇为代表的“女德”班开始流行,更是将“国学教育”彻底污名化。“女德”班披着所谓国学与经典的外衣,其实却宣扬男尊女卑、孝治百病等迂腐的价值观,刚一曝光便令人咂舌。
“女德”教育甚至成了诸多国学培训机构的重要教学内容。孙楠夫妇为孩子精选的这座“华夏学宫”,也具有十足的“女德”倾向:为女孩专门开设“女红”课程,号召用针线传递爱,对女性的价值判断依旧停留在“好妻子、好母亲”上……种种论调,荒唐至极。
面对这些宣扬糟粕的所谓“国学教育”,清醒的成年人尚可辨别是非、不听不看。但对于无法自行做选择的孩子们来说,家长们的倾向便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以孙楠为代表的家长们不惜花费重金,甚至举家迁徙将孩子送入没有办学资质、宣扬落后价值观的“国学校园”,他们究竟想得到什么?
孙楠搬家是有原因的:大女儿参加了华夏学宫为期40天的夏令营,“效果显著”。
在这次夏令营之前,孙楠的大女儿就读于提倡自由思考的国际学校。孙楠认为这样的教育令孩子“缺失规矩意识”,而短暂的夏令营让她学会了规矩,能够在成人礼上为父亲奉茶,还可以背诵《孝经》。
妻子潘蔚更是不无得意地向人炫耀:接受国学教育后,孩子去洗手间回来便能念一句“便溺回,辄净手”,与人发生争执时则会说“道人善。即是善”。
如此看来,孙楠们想要的,是通过背诵经典和洗脑教育,孩子们能变得规矩、听话且绝对顺从。本质上,这仍是前现代的家长制思维在作祟——每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沟通解决,而是驯服与打压。
但是,学习“顺从”是否要赔上孩子珍贵的成长期?
回到胡衛委员的提案,面对普通校外国学培训机构和招收义务教育期少年儿童的“全日制国学机构”,他对应给出了“规范”和“依法取缔”两种态度。的确,需要更加警惕和严格管理的并不只是课余时间的补充学习,更是“全日制”“唯国学”的沉浸式追捧。
对于处在义务教育学龄的孩子来说,在本应广泛汲取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生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最佳时间,进入并无办学资质的全日制国学机构学习,危害是致命的。
那些内容腐坏、形式单一的全日制“国学教育”不仅彻底禁锢了思想、局限了视野,更会引发与现代社会脱节的问题:不被承认的学历、倒退的行为、封闭的思维……
这一切,都将对孩子漫长的一生造成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
沉睡的经典并无过错,被蒙蔽的家长和孩子更显悲哀。在荒唐的乱象背后,思考国学的正确打开方式尤为重要。
近年来,诸多以推广普及传统文化经典为内容的综艺节目皆制作精良,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类似《中华诗词大会》等节目的兴起,为经典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更科学、更快捷的新方式。
作为有心学习经典的其他孩子,在学校可以接受语文课程的教育,回到家中也能通过电视或网络,得到内容优质、态度端正、形式有趣的国学知识补充。
对于良莠不齐的“国学教育”,当下应做的是规范内容与“去神圣化”。拨开古典文化的外衣,所谓“国学教育”不是解决问题、改善亲子关系的法宝,相反,这是一双并不合适的鞋子。如果强迫成长中的孩子削足适履,他们前行的道路便只有坎坷。
认识世界的方式从来不只一种,过度追求任何一个片面都是偏执的表现。家长们应该认清市场上全日制国学教育中的糟粕本质,不要荼毒成长中的孩子。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有关部门应该加快规范与整治的步伐,为真正的古典文化洗去污名。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