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特征、问题及基本策略

2019-05-24 03:27刘志彪孔令池
关键词:长三角制造业区域

刘志彪,孔令池

一、引 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是全球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发展的内生需要。从全球经济发展态势来看,世界多极化发展格局日趋明显,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关联和交互影响程度日益加深,形成相互开放、相互依存、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地区间合作的主要趋势;从国内宏观形势和国家战略要求来看,加快健全区域合作机制,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共生共享,协同应对发展挑战,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与竞争优势,实现区域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内生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历了快速的一体化过程,但由于区域外延不断扩展,内部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进行科学评估,厘清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短板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现有文献的关注点聚焦于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及政策方面。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评估,一些学者选取单一指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测算。侯赟慧等(2009)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结构进行了分析。张学良等(2018)通过梳理产业政策,并采用标准区位熵等方法,分析和测算了长三角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进程。李培鑫等(2019)从城市规模分布、空间形态分布和联系网络分布多个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测算。我们不难发现,单一指标的测算方法各有千秋,但同时也各有偏颇。它们反映了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某个重要方面,或者某个重要影响因素,但都不够全面(刘志彪 等,2009)。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了众多因素,只有将其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视角考量,才更具参考性。

一些学者通过综合各类指标,构建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如Estrada(2013)通过构建GDRI模型,从政治、社会、经济、技术四个维度,运用98个变量,构建综合测度区域发展水平和区域一体化程度的体系。周立群等(2010)从市场一体化和政策一体化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标准差值法对1989—200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和比较。顾海兵等(2017)从市场、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政策体制一体化等方面,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力和外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李世奇等(2017)从市场统一性、要素同质性、发展协同性和制度一致性四个层面,对长三角一体化评价进行了全新探索。曾刚等(2018)借助加权平均、标准化、空间分析等方法,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的综合测度法虽涵盖了区域一体化的不同方面,但均欠缺评价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设计的指标体系也未能很好地凸显长三角“一体化”的属性。部分学者采用主观赋值或主客观加权赋值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构,缺乏对数据自身变化的考虑,可能存在主观判断的局限性。

有鉴于此,本文在系统归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逻辑主线的基础上,量化测度了2000—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并分析其一体化发展的特征及问题,为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构建包含空间、市场、产业、创新、交通、信息、贸易、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以及制度共10个维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对长三角一体化进行系统的客观评价,为后续深入研究拓展了视角;(2)系统归纳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逻辑主线,揭示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载体、基础、支撑、动力、要求、保障等,为合理选取评估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有益补充。

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逻辑、体系与方法

(一)测度逻辑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指在一个尺度较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中,各个边界清晰的行政单元之间,通过改革和开放,逐步清除各种人为的阻碍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通过相互合作、竞相开放和充分竞争,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刘志彪,2019)。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有效发挥该区域联合体的发展功能,发挥它的“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构建经济联系紧密、区域市场统一、产业分工合理、创新协同、交通完备、信息资源共享、贸易开放、公共服务便利、生态环境优质、制度协调的发展体系。因此,本文从空间、市场、产业、创新、交通、信息、贸易、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以及制度10个维度归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逻辑主线。具体构思如下:

(1)空间一体化。空间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空间经济过程的变化是非单调的,经济活动遵循“分散—集聚—再扩散”的分布规律,地区差距也随之发生“倒U”形的变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积极调整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平衡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增强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助于缩小经济发展的差异。

(2)市场一体化。市场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微观基础。市场一体化是消除区域内经济和非经济壁垒,平等区内竞争条件,实现产品互相准入、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企业跨区经营的基础机制。为了推进市场一体化,必须打造充满活力、运行有序的市场环境,形成各种商品和要素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如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劳动市场等。

(3)产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强力支撑。产业一体化就是要在地区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促使产业按一定比例合理布局,避免产业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4)创新一体化。创新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一体化是通过创新系统内部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互动,组织整合创新资源,促进区内地区间创新成果的交流共享,并逐步发展成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创新的源头高地。

(5)交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硬件基础。当前,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最重要的是要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区内各地区间的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大力增强区域综合交通服务和管理能力。

(6)信息一体化。信息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技术基础。打破信息封锁和阻碍、畅通信息流,构建区域信息交互网,完善信息传输机制,有助于弱化地理空间及物理距离对生产和消费的分割影响,使更多的跨地区合作、资源整合、产业链构建等成为现实,有效降低发展的物质资本投入和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

(7)贸易一体化。贸易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国与国之间(省际贸易领域内不同地区之间)减少或消除国际(省际)贸易障碍,有助于发挥经济影响的反馈与溢出效应,建立国际(省际)之间直接与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逐步形成统一的世界(国内)市场。

(8)公共服务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公共服务一体化就是要加强行政协调,让区内人民平等享受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权利,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健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医疗卫生跨地区服务、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社会保障互联互通等,使区内人民群众具有更多的获得感。

(9)生态环境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当前,推动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关键就在于加强区域环境保护协调,努力促成共同行动纲领和实践措施的落实。

(10)制度一体化。制度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保障。不同地区行政主体的政策和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分散的行政权力没有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作支撑,那么必然会发生各种或明或暗的相互冲突或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协调区域政策制度以化解行政区划的阻力。

(二)测度体系

基于上述逻辑,兼顾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可操作、可比性和针对性原则,构建包括空间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创新一体化、交通一体化、信息一体化、贸易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及制度一体化10个子系统36个测度指标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体系

续表1

(三)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

上述空间、市场、产业、创新、贸易等指标能较好反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但是,对于交通、信息、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尚未有更好反映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指标。尽管我们知道“一体化”并不等同于“一样化”或者“一起化”。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促进区域内部交通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水平、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环保支出和环境质量差距不断缩小,也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因此,对于部分指标,本文采用变异系数CV(Coefficient of Variation)分析序列内部差异,即指标内部数据的离散程度。计算公式为:

选用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铁路12306网站、wind数据库、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及《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17)》《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7)》《中国交通年鉴(2017)》《2018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特征及问题

(一)地区间差距持续缩小,上海的龙头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长三角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以2018年为例,长三角三省一市以占全国不到4%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国约16%的常住人口,产出了占全国约23.5%的经济总量。从人均GDP来看,长三角地区内部经济规模差距明显。2018年,上海市人均GDP超过13万元,江苏省人均GDP超过11万元,浙江省人均GDP接近10万元,安徽省人均GDP不足5万元。但从基尼系数来看,2000—2018年,长三角地区总体呈现逐年递减的走势,地区经济差距持续缩小,如图1所示。

图1 长三角地区基尼系数的演变趋势

从经济联系强度指标来看,江苏、浙江、安徽对上海的经济联系量均不高。可见,目前上海作为“龙头”的扩散效应仍不如极化效应。此外,安徽对上海和浙江的经济联系程度不高,且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各项指标中,绝大多数指标值均落后于沪苏浙(表2)。因此,安徽目前尚未深度融入长三角地区。

表2 2018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经济联系强度

(二)要素市场一体化发展滞后于商品市场

商品和要素的流动主要取决于价格差或回报率变化,故而衡量市场一体化程度通常采用基于“一价定律”的相对价格方差法,衡量地区间价格或回报率(变化)是否趋于一致。如图2所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品和资本品市场分割指数的演变趋势没有显著差异,均呈现出不断震荡波动但波幅逐渐变小的稳定收敛趋势,即长三角地区消费品和资本品的市场一体化程度趋于增强。劳动市场一体化可以通过区域劳动力的集聚和扩散,推动劳动要素的优化与重组,对于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图2中,我们不难发现,劳动力市场的相对价格方差波动幅度较大,表明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趋势不够明显。综合来看,消费品市场的分割指数低于资本品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指数,即商品市场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优于要素市场。

图2 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指数的演变趋势

(三)地区间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尚未充分发挥整体联动效应

从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来看,201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逐渐显现差异化的走势,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持续提升,产业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但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基本保持在0.2左右,数值偏低,地区间专业化分工水平仍然不高(见图3)。

结合制造行业区位商指数,由表3不难看出,上海、江苏与浙江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主要集中于中高端制造业,安徽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制造业。可见,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各有优势,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但进一步观察发现,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比如,浙江省几乎所有区位商大于1的制造业行业均与江苏省重合,江苏省几乎所有区位商大于1的高端制造业行业均与上海重合。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尚未充分发挥整体联动效应,生产力布局出现重复的盲目性,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依然比较突出。从制造业来看,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强化上海在食品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江苏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浙江在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安徽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的比较优势,不断提升产业一体化发展水平。

图3 长三角地区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的演变趋势

地区制造行业上海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江苏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浙江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安徽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四)创新合作能力不断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潜力较大

科技成果的交易是创新成果合作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创新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输出技术和吸纳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创新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如表4所示,上海市和江苏省输出技术和吸纳技术的合同数、成交额均远远高于浙江省和安徽省,创新合作能力强,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创新极;浙江省创新合作的活力比较突出,其输出技术和吸纳技术的增长速度较快。

表4 2017年长三角地区技术交易情况

从资金往来的情况,可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水平进行间接度量。综合来看,长三角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R&D经费中企业资金的比重偏低,产学研协同创新潜力较大(见图4)。

图4 长三角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R&D经费中企业资金比重的演变趋势

(五)铁路交通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亟须打通省际公路断头路

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促进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奠定了优越的交通载体条件。如图5所示,铁路交通网密度的变异系数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公路交通网密度的变异系数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进一步观察发现,铁路交通网密度的变异系数远远高于公路交通网,长三角地区间铁路交通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公路交通网密度的变异系数始终维持在0.2左右,进一步打通省际断头路,可能是提升长三角地区省际公路通达力和运输能力的有效途径。

图5 长三角地区交通网密度的变异系数

(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和信息资源共同利用,对于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图6不难看出,长三角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的内部差异不断缩小,为信息一体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方向引领。

图6 长三角地区信息化发展的变异系数

(七)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和各自为战

从国家铁路行政区域间货物交流的数据来看,除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货物内部发送量占较大比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浙皖地方政府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推行自给自足(见表5)。因此,对于苏浙皖而言,鼓励本地同类产业的发展可以理解,但是要注意防止采取保护措施来限制外省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优先购买本地产品的行为,这将会引起严重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锁,不利于长三角地区贸易往来和一体化发展。

表5 2016年国家铁路行政区域间货物交流(单位:万吨)

国际贸易一体化是缓解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共同分享国际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从图7我们不难看出,长三角地区外贸依存度的区内差异较高,即对外贸易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苏浙沪对外贸易的“爆炸式”增长,导致外向化程度高的产业在苏浙沪高度集聚,并加速了这些地区“世界工厂”“国际制造基地”的形成,客观上加大了其与安徽的差异。现阶段推进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一体化发展,应该注重建立“以我为主”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促使苏浙沪皖合理分布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共同参与全球竞争。

进一步观察图7,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外资依存度的区内差异较小,即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相对平衡。这既说明各地投资环境差异趋于缩小,也说明政府在利用税收优惠、土地或产业补贴等政策手段进行招商引资中趋于基本一致。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战略的推进,有利于克服过去对一些投资周期短,资金回收快的“短平快”项目“一哄而上”的现象,避免为争夺相对有限的市场和资源各自为战,恶性竞争。

(八)社会保障的差距明显扩大,文化基础设施的差距趋于缩小

如图8所示,长三角地区教育、医疗卫生的内部差异逐渐趋于收敛,即教育和医疗卫生的区内差异正缓慢缩小。城镇常住人口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的变异系数增长较为明显,表明长三角内部社会保障的差距趋于扩大。此外,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其他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三角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内部差距较大,但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

图8 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的变异系数

(九)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长三角地区工业发达,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是新发展理念下实施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短板。如表6所示,2017年上海市的单位GDP 废水排放量相对较高,江苏省的单位GDP耗电量、固体废物排放量相对较高,浙江省的单位GDP 耗电量、废水排放量相对较高,安徽省的单位GDP耗电量、废水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均相对较高。2017年江苏省和安徽省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均远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评价标准,大气污染较为严重。[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评价标准:PM2.5为35微克/立方米,PM10为70微克/立方米。上海市和浙江省的空气质量优于江苏省和安徽省,但是上海市和浙江省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也略高于或刚刚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评价标准。且上海市和浙江省的酸雨发生率均远远高于江苏省和安徽省,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表6 2017年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指标

(十)区域合作不断走向纵深,但依然存在制度掣肘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发展一体化的民间呼声和行动由来已久。1982年,国务院成立的上海经济区,成为长三角经济圈概念的最早雏形。1992年,长三角地区联合成立城市经济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同年6月,国务院召开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规划座谈会,明确了长江三角洲的规划范围。1997年成立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2004年城市经济协调会由原来的每两年召开一次调整为每年召开一次。进入21世纪,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机制的建设由最初的城市联谊活动上升为全方位务实合作,上升为沪苏浙战略性协作,区域协作层级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协调会制度持续完善。2001年沪苏浙三省市发起成立了由常务副省(市)长参加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制度。2004年沪苏浙三省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制度的召开,标志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上升到省级层面。2008年安徽省出席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标志着长三角区域合作范围拓展至安徽省。经过多年努力,长三角政府层面的合作形成了“高层领导沟通协商、座谈会明确任务、联络组综合协调、专题组推进落实”的省(市)级政府合作机制。2011年以来,长三角地区陆续签订《关于开展人事争议仲裁业务协助和工作交流协议》《长三角地区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置的应急联动工作方案》《长三角跨界水体生态补偿机制总体框架》《长三角地区司法协作框架》《长三角地区政法综治协作交流框架协议》《泛长三角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合作协议》等框架协议,议事、协调与争端解决机制不断健全。

为进一步完善常态长效体制机制,2018年2月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并重点研究制定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等,区域合作不断走向纵深。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明确了“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追求,“上海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的推进路径,“凝心聚力抓好落实”的关键保障,为新时代长三角合作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演讲中宣布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迎来了历史性重大机遇,一体化发展迈入崭新阶段。

真正可能长期地、持续地扭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力量,可以归结为制度方面的阻碍因素。长三角跨地区协调机制的建设,仍然面临政策配套、立法和资金等保障机制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现实挑战。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惯常使用的“非均衡战略”,本质上是创造政策差异,形成政策“洼地”,实质上就是一种政策歧视,是时下中国地区间难以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制度掣肘(刘志彪,2019)。

四、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上述分析表明,这些年来长三角地区间经济差距不断缩小,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产业分工趋于合理,市场机制持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日益健全。但是,更高质量地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根本性解决。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阶段,应着力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一体化机制朝着更深层次发展迈进,促使长三角地区在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和区域一体化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从而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要求,努力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第一,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展所长。在更高质量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上海与长三角其他省市之间的关系,应是合作、平行、协同的关系,注重衔接,整合资源,不断促进功能布局互动,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过去,上海在一体化当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外开放方面,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阶段尚未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对于上海而言,应加快创建系统性制度化的对内开放体系和平台载体,主动逐步退出一般性的、劳动密集型、能耗高的制造业,集中发展现代服务经济,加快壮大国内民营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对于江苏和浙江而言,应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协调发展好制造业集群与服务业集群,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将行政边界模糊化,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产业链配套,从而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综合较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对于安徽而言,应立足实际,加快经济追赶步伐,避免高端要素被虹吸的边缘化风险,同时主动与苏浙沪对接,努力凸显以一体化为突破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区域统一市场。改革形成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的行政权力,促使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将地方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孔令池,2019)。注重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市场准入、户籍制度、金融体制、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价格、上市制度等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资源,使市场在要素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第三,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构建统一竞争规则。依靠产权链,建立企业之间的联系;依靠供应链,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细化和分工基础上的合作,通过企业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建立统一竞争规则,不断放松对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种种干预,逐步修正和废除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冲突的地区性政策和法规,对所有经济主体实行“国民待遇”,协调好各地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加速经济政策扩散的一体化,努力形成一个政策无差异的良好外部环境。

第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以构建区域技术转移体系、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为抓手,加快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前沿科技创新研究机构,发挥领军企业在协调政产学研用,各地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努力将长三角建成具有全球影响的科技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

第五,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长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不能仅仅是停留在表面、量变的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打通省际断头路,提升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能级。促进各地港口与货物主要生产地、货物主要消费市场的连接,加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与主要港口的有效衔接,加强与航空运输的对接,形成运距短、成本低、效率高、现代化的集疏运体系。

第六,创新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重点领域大数据应用。系统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感知服务网络,促进基于数据的跨区域、分布式生产和运营;大力提升社会领域信息化协同和融合发展,鼓励提供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专业化服务,推动区域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深化重点领域大数据应用,如加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领域信息一体化建设、加强环境治理信息共享、完善交通智能化服务等。

第七,协调发展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构筑区域开放市场。重视内需和国内市场,强化区域贸易往来和一体化发展,通过我国本土企业控制的国内价值链,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促使苏浙沪皖合理分布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共同参与全球竞争。

第八,健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着力于让区域内的人民平等享受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权利,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医疗卫生跨地区服务、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社会保障互联互通等,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拓展合作领域和深度。

第九,坚持生态优先,完善区域环保合作机制。更加注重强化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保护,严格保护跨省界重要生态空间,加快形成保护和开发的良性循环,深入推进大气污染协同防治,强化区域环境协同监管,促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建立长三角生态环境基金,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功能区建设建立补偿机制,促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第十,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区域协同决策机制。着眼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立足长三角整体发展和长远利益,一盘棋考虑、一条心谋划,努力形成共同行为准则,深入推进各类规划充分对接,充分发挥规划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统筹和引领作用。加快形成共同事务处理机制,促使区域内部各地区利益空间得以向外延伸,缓解地区间的利益矛盾,维护各地区的利益均衡。

猜你喜欢
长三角制造业区域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分割区域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区域发展篇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