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惠林
河道整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整治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当前的整治工作在旧有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基于对河道整治工程开展现状的研究,本文指出了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河道整治工程的开展方式,让该项工作能够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
在河道整治工程的开展中,涉及多种整治方法,在传统的整治工程开展中,更重视对河道的清淤工作,虽然在传统河道整治工作开展中也开展了其余各项工作,但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存在不足,在当前和今后的整治工程开展中,需要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一、 河道整治工程开展现状
(一) 断面整治中的问题
河道断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深槽断面,另一种为浅滩断面,深槽断面的传统整治工作为清除河道中淤泥,事实上深槽的存在能够起到对河道中水能的缓冲作用,这也导致深槽更容易发生泥沙淤积现象,当泥沙淤积量过高时,深槽无法发挥应有功能。但是深槽中存在大量水生生物族群,传统河道整治工作开展中,并未重视对水生生物的有效保护,容易导致河道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对于浅滩断面来说,水生生物更加丰富,尤其是对于浅滩河床来说,但是传统河道整治工程开展中,不重视对生物族群的防护,甚至一些工程在开展中会将浅滩断面整治为深槽断面,对整个河道造成了破坏。
(二) 河道形态整治中的问题
河道整治工程开展中,一个整治内容为改换河道形态,在河道的演变中,一直处于趋弯过程,这一特点会导致河道的形态发生变化,对航运系统造成的影响更大。在传统的河道整治工作开展中,采用的方式为应用钢筋混凝土等腐蚀性材料对河道進行取直操作,这种方式会对河道的自然演替过程造成重大影响,并且这类腐蚀性材料也会对河床造成一定影响,当河道的蜿蜒性下降时,原有的依靠河道的生态系统无法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导致河道原有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全面破坏。
(三) 护岸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在河道整治过程中,一项重要工程为开展护岸工程,传统护岸工程在开展中应用耐腐蚀性材料对河岸与水体进行隔离,这种方式能够防止边坡上的土壤流入到河道中,对河道进行了保护。但是在这种方法的应用中,河道中的水体无法流入到边坡中,导致河岸周边的植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水资源,通常情况下,河岸上的植物对水资源的需求很高,所以在这种护岸工程的施工中,容易导致这些植物死亡,当整个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被破坏时,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二、 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河道整治工程开展形式
(一) 断面整治工程
河道的断面整治工作在开展中,需要针对深槽和浅滩应用不同的整治技术,传统河道整治工作中,对深槽的生态环境破坏形式为对水生生物造成了影响,并且对于淤泥的处理效果较差,本文提出的方式为对深槽河道进行分段清淤作业,另外对于深槽中的泥沙来说,存在很高的流动性,当深槽的宽度较窄,并且长度也较短时,可以应用定位清淤方式,即将清淤船固定于河道上一点进行清淤作业,对于较长河道,也需要降低清淤作业点。对于清除的淤泥,由于这类泥沙中含有大量养分,所以可以应用农田以及河道周边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对于浅滩生态系统,由于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所以需要降低清淤频率,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需要对清淤深度进行合理选择,避免将浅滩系统转变为深槽系统。
(二) 河道护岸工程
河道的护岸工程对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为降低了河道中水体向周边生态系统中的渗入量,并且一些刚性材料存在一定的腐蚀性,会对河床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应用环境友好型建材进行护岸工程施工,防止建成的护岸工程对河床等区域造成腐蚀。另一方面需要对护岸工程的围挡结构进行进一步设计,例如在建设的墙体中埋入刚性管道,该管道深入到河道的边坡中,最佳方案为这种管道接触到边坡的岩石层,这种方式能够在有效围挡边坡土壤的同时,也向边坡中输入水分。
(三) 形态整治过程
传统形态整治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为去除河道运行中的趋弯性,甚至会在一些河段对河流进行改道,让河道为直线。这种方式事实上会对河道周边的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破坏。所以在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河道形态整治过程中,需要对河道的趋弯性进行探讨,最大限度保证河道的原有形态,对于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探究内容为水流作用对河道边岸的冲击效果,当发现引发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为水流冲刷作用时,可在河道的转弯处设置刚性边岸围挡墙体,保持河道的原有形态。
综上所述,在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中,传统施工方案在形态整治、断面整治和护岸整治中都存在这些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要规避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案、对河道整治区段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以及对河道形态进行全面保护等措施达成目的。
(作者单位:226341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水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