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晶晶
1
我总在回想儿子成长的过程,常常后悔对他的陪伴太少。尤其是他小时候。
他的爷爷奶奶还没退休,我们夫妻俩工作又忙,所以儿子不到三岁时就进了幼儿园。
因为工作太过忙碌,我们常常是第一个把儿子送去,最后一个接他。每次送他入园时,他都哭得撕心裂肺,接他时则乐得手舞足蹈。幼儿园老师总说他挑食,饭也不好好吃,让我们带他查查微量元素。
我很難过,因为我明白他挑食的原因根本不在于此。
他不喜欢把绿色的西兰花放进嘴巴,觉得它像“小刺猬”,浑身毛茸茸、刺歪歪的,我们却抽不出时间去围绕“蔬菜的前世今生”讲个故事引导他。
他嫌土豆块儿切得太大、炒得太硬而不愿意入口,我们无法放下手边的工作,变着花样给他换上香喷喷的土豆丝、土豆条、土豆泥……如果有那么贴心的照顾,儿子一定能体会到食物的美妙吧。
他上中班时,有一次被同班的小女孩欺负,手上不小心划出一道血口子。见到我们,他不叫疼,不告状,只悄悄拽我的衣角,怯怯地说:“她,每天中午都有妈妈接送的。”从他稚嫩的表情,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孩子受伤后应该有的委屈,而是叫人心疼的羡慕和渴求。
三年的幼儿园生活过去了,他一晃变成独立的小男子汉,学会了用筷子,学会了系鞋带,学会了整理桌子和书包……而我们忙于工作,竟不小心错过了他努力和进步的过程。
刚上小学时,他在班上年龄最小,性格最乖,回答问题小心翼翼,脸颊绯红。课间也总是自己坐在角落里,不与同学交流。几次开家长会,班主任毫不留情指责我们“太过娇宠孩子,造成孩子内向的个性”。班主任哪里知道,在没有爸妈陪伴的日子,儿子主动悟出了一个道理:别的孩子都有爸妈“撑腰”呢,我的爸妈顾不上我,我只有听话、懂事才能赢得老师、同学的喜欢。
第一次去同学家参加学习小组,同学妈妈热情地招呼大家吃水果。多数孩子大大方方吃起来,儿子却不吃,后来还是同学妈妈硬塞给他一根香蕉。我懂,他不是不爱吃水果,而是由于没有爸妈的陪伴引导,缺乏一份表达自己的勇气。
2
幸好,我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努力去反省、改正。
儿子上小学时,爷爷奶奶退休了,终于可以过来帮把手。而我因为异地工作的原因,依旧属于披星戴月的“赶班族”,晚上有时值班也不能回。
我能做的,是把在家的时间全部给孩子。陪他写作业、阅读、做手工,陪他为搞不懂的算术题纠结,为书本里的人物开怀……
周末时,我们一起看春天的花,听夏天的雨,用秋天的叶子做图画,把冬天的雪装进瓶子……在那些有趣、诗意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感受互相陪伴的幸福。
突然间我发现,有爸妈的陪伴,孩子才真正像个孩子,才能拥有他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天真与顽皮。他不再像以前一般安静得像个“小大人”,他会和我们争执,会耍性子、撒撒娇,也学会勇敢地表达自己……
所以,无论多忙,我们都要尽可能去做称职的爸妈;哪怕再累,也不要跟孩子说“你一边去玩吧”;心情再不愉快,都要对孩子露出笑脸。
因为彼此陪伴的时候,幸福才能满格。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