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协同推进的结构效应研究

2019-05-23 02:05唐萍萍胡仪元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年7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脱贫攻坚

唐萍萍 胡仪元

【关键词】结构效应  绿色发展  脱贫攻坚  协同推进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07.009

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均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系统结构,需要消除长期以来局部或点状思维模式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判定和施策,进行系统、全面、动态、长效的思定和设计,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式的理论构架和链条化的施策机制,充分发挥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子系统及其协同推进的结构效应。

生态资源开发时间序列的结构效应

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计算成本和收益,绝对不能今天收了钱明天付出更大的代价去修复。生态资源的特殊性在于:只有可再生资源才能通过培植得到修復和重置,不可再生资源则只能寻找有效的替代品。如果可再生资源的培植速度小于其消耗速度,其存量就必然绝对性地减少,如果可再生资源存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和不可再生资源在替代品出现之前被消耗贻尽,人类的生产生活就必然陷入停滞状态。因此,生态资源开发使用的成本估算不能仅考虑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更要考虑其修复或重置所需要的货币和人力资本成本、资源消耗引起存量减少价格上升产生的稀缺性约束成本、新培植进行修复或重置资源本身所必需的时间约束成本。在综合考虑这三类成本的基础上,进行时间序列上的现期价值与预期价值现值、现期价值与修复成本现值比对,以确定我们能否以生态资源的开发作为脱贫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一项生态资源其开发所取得的现期价值即收益一旦低于未来可能获得的预期价值现值,那就应该得到保护而不是开发,使其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价值、获得更大的收益;即使现期价值大于未来的预期价值现值,如若该项生态资源是人们生存的必须条件,未来还必须进行恢复或修复,未来修复成本现值大于现期价值也是不能进行开发和破坏的。所以,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生态资源开发推动其脱贫发展必须做好时间序列规划,先开发与后开发、边开发边培植、先保护后开发、只保护不开发等各类模式合理搭配,形成一个优化结构,促进其产生良好的结构效应。

生态资源共生共享发展的结构效应

生态资源既存在其本身的规律性生长,又存在相互之间的协调共生[1],破坏生态资源本身的生长规律,人为主观地增量减量都是不会成功的,就像“拔苗助长”一样适得其反。因此,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基于生态保护这个前提,在保证生态资源储量和持续培植的基础上开发,一旦开发利用的速度快于其自我生长的速度,就会使其存量不断减少,存量减少到一定限度内就不能承载人类生存的最低生态资源需要,因此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有序推进,在确保其存量的条件下进行开发利用。根据生态资源之间的共生性,即使数量充裕的生态资源也不宜过度开发,因为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其他生态资源的存在和发展,如果削弱了某一项生态资源,就必然导致另外的生态资源失去依赖而衰退或恶性膨胀。因此,生态资源的效应是以结构性模式整体性地推进和发挥,缺少了其中的一个物种,甚至某一物种在系统结构中处于劣势地位,都会像系统中缺少某个要素一样不能正常发挥功能,而只能按照“短板效应”或“木桶原理”所揭示的由最劣势的要素或最短的木板决定其最大容量。对于生态资源的开发,我们除了要充分考虑时间序列的动态结构平衡外,还必须保证其在生态资源之间的种群结构平衡,从而让生态资源发挥出共生共享发展的结构效应。

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互动互促发展的结构效应

既要保护生态又要发展经济看似是个两难的选择,但是,如果把生态环境保护本身当作产业来发展,解决贫困户的就业和收入问题,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形成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互动互促局面,就必然产生出生态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互动互促的结构性效应。

在贫困区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产业发展有三种模式选择。

第一种模式是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的生态产业开发。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生态脆弱的贫困,就是生态环境恶劣导致生产与生活都存在问题和困境,如西北的沙漠干旱地区,其解决办法可以是移民搬迁,让人们远离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搬迁到一个更好的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移民搬迁扶贫就是要解决这一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也可以采取“补短板”的做法,输入生态资源或修复改善生态环境,让其发生必要的转变和转换,由生态约束转变成生态支撑,如南水北调工程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植树治沙让沙漠重新变成适宜人类生存的绿洲,等等。移民搬迁本来就是扶贫脱贫的重要手段,然而移走了居民还要对脆弱生态进行修复;“补短板”后当地现有资源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产生更大的效能,提高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能力,这个“补”的过程就需要耗费资本和劳动。因此,把脆弱生态修复和输入生态资源劳动投入的工作任务分配给贫困者,让其以就业者的身份参与生态修复和引水工程建设,不仅使其获得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劳动报酬收入,而且有助于改善、消解贫困状况。一种是优势生态的贫困,就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滞后,“存下”了大量没有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和还没有开发的生态资源,是一片急需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地方。对于这些生态资源既可以通过生态补偿促使当地居民维护、保持生态优势,使其持续提供生态服务;也可以对丰裕的生态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如开发天然矿泉水、发展生态旅游等等,将生态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发展优势,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保护与开发并行发展。这些生态保护者和生态资源开发者既实现了就业,又提升了收入水平,能有力地解决其贫困问题,并促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种模式是优势生态资源管护的职业化。生态资源的修复与管护既需要资本投入,解决其基础设施建设、修复与管护工具购买、引进或植入资源投资等成本问题;更需要劳动投入,尤其是专业化、职业化劳动者投入,把生态资源管护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借鉴国外生态扶贫模式,就地雇佣一批贫困人口充当生态资源管护人员,解决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完成“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要求。就地雇佣贫困人口开展职业化的生态资源管护,就近工作有助于降低管护者的交通、生活等费用;就地保护,保护的就是其生存环境和后代资源,有助于提高管护者的责任意识、增强其保护主动性;护林员收入基本上能满足一个贫困人口的生活需要,有助于实现其脱贫;职业化的生态资源管护还有助于实现生态资源的科学管理,提高其管护效率和综合利用效益。《陕西林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开启“生态脱贫通道”,到2020年,将把100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护林员,开展生态补偿脱贫的实践探索。[2]

第三种模式是生态修复工作的专门化。生态修复就是让生态系统恢复到能自行发挥生态功能水平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和手段。生态修复有两种模式:自我修复模式,就是退出人为参与,让生态依靠自身的调节和恢复能力进行自我调节、自我修复;人工修复模式,就是让人主动参与到生态修复中去,为其修复施加人为影响和人工措施。首先,自然修复是生态修复的前提与基础。自然生态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和自净自我修复能力,人为地加速、助力都可能是一种“破坏”,导致其自我修复能力的弱化和成长的滞缓;人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自然生态系统,只能在其缺失、受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模拟其生存条件,促使其有能力进行自我演化和发展,最终实现生态资源的修复与恢复,因此,即使是人工修复也必须建立在自然修复基础上,建立在充分利用其自我修复与成长规律上。其次,人工修复必不可少。生态环境一旦达到需要修复的程度也就意味着,它已经不能正常地自我生长了,处于自我生长能力之外或自我生长阈值之下了,这时如果没有外部助力其根本无法实現自我修复,或者自我修复速度跟不上破坏(衰退、消耗)速度,导致生态资源在相对减少的基础上绝对减少,甚至最终消失。一般地讲,生态资源只要耗损达到其自我生产阈值之下,就不具有自我修复能力,而必须要有人工修复的助力。最后,任何生态的修复都必须使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紧密结合。自然修复是前提和基础,是人工修复的依赖和物质基础,没有自然生态本身就没有生态修复问题,人工修复必须在自然生态物质基质基础上进行;人工修复是自然修复的保障和补充,是自然生态无法完成自我修复前提下的有益助力,在自然生态这个物质基质基础上进行的人工修复既要符合自然生态本身的生长规律,又要主动抑制除人工修复行为外的其他人类干预行为,如人的过度采用等行为。即使有些生态修复只要人类活动退出其生态领地即可,但没有人的主动行为,以及依靠人的主动行为进行的两种修复方式的有机结合,是不能真正解决生态修复问题的。因此,生态修复模式的选择、生态修复工具的开发、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以及生态修复规划的科学编制、修复工作的专业化推进等等,都需要专门的技术和专门的人才,加之,生态破坏的经常性发生使其修复工作变成了常态,这就必然要求生态的人工修复专门职业化。

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同步发展的结构效应

生态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还有另外一个特性,那就是生态资源过多也存在问题而必须进行开采使用或限制发展,就像矿物质丰富有益于人的健康,但是,矿物质含量过多可能就会导致人出现中毒或发生怪病;有害生物还会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和发展,如凤眼蓝常会过度繁殖,并导致航道阻断、水源破坏、滋生病菌等,是“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因此,生态资源的人工影响必须符合人的价值导向和利益需求,即使依靠大自然力量进行的自我生长和自我修复也需要人工影响,让其发生符合人类需要的变化,因为物的价值必须“满足主体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3]。

富裕的优质生态资源可以进行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不是生态资源越多越好,极端的情况是光有人或者光有自然生态,都是不科学的,有人没自然生态,人就没有了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交换就没有了对象,人本身也就无法存在了;同样,有生态没人,那生态对人又有何意义?强大的自然力还会对人类造成破坏和影响,如海啸、风沙等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影响。那如何才能让自然生态为人类发展需要而服务?那就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首先,对物的特性认识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知识运用过程,依靠科技手段精准识别各生物资源效能,保护和扩大有益生物资源,保护并适度限制有害生物资源,使各生物物种平衡、协调发展,与人类发展需要相适应。其次,对生态资源发展的人工影响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既要遵守生态资源生长的自然规律,又要适应人类发展需要;既要适应当下建设需求,又要满足长期发展需要,做到科学谋划、长期布局、系统推进。最后,优质生态资源的经济转化需要技术研发。资源开发本身必须合理、科学,那就是有时序、有节制、有规范地采用;与此同时,还要求对生态资源本身进行深度加工,有效提升产品效能及其附加值,消除资源无价、低价的不利状况。

脆弱或受损生态必须有培植和修复。大自然或生物体能够依据自身的生态链实现自我平衡和相互制衡,如水体的自净等,但是,生态自我平衡的前提是自我修复机制的存在和完善,一旦打破其自我修复的平衡机制就无法实现自我修复,因此,“对于一个已经被破坏的环境与生态就不能完全依赖于自然本身的自我修复,因为它们的修复功能连同它们本身一起被破坏和削弱了,要满足人类及其相应的经济增长的需要,就必须快速地修复自然,并提升其自我维持的能力和对人类的承载力”[4]。可见,脆弱或受损生态必须有人工培植和修复,而这种人工修复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支撑的基础上,一是以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精准测算生态资源供给与人类需求的协调度、生态资源自我生长与平衡的阈值,为生态资源缺口提供培植与修复的数量标准;二是研究、引进和实施最新生态资源保护技术,让生态资源本身的生长效率、生态效益发挥等得到有效提升,使其不仅得到量的增加,更能获得质的提高;三是探索生态资源培植与修复推进的技术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资源保护实施方案,提高生态资源培植与修复的效率。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区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协同推进的机制创新与利益补偿研究”与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汉江水源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与补偿资金优化分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7XJY016、2017KRM162)

注释

[1]胡仪元等:《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核算标准与分配模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2]巨炎武、韩莹、姬娜:《陕西林业开启“生态脱贫通道”万名贫困人口将转化为护林员》,中国林业网,2016年6月1日/2018年10月13日,http://www.forestry.gov.cn。

[3]汪信砚:《生态平衡与和谐社会的哲学价值论审视》,《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第24~28页。

[4]胡仪元:《西部生态经济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2期,第81~85页。

责 编/赵鑫洋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