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取乾
(贵港市金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贵港 537100)
广西某低品位多金属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黄铁矿,次为毒砂,黄铜矿、方铅矿、磁铁矿。在原生矿石中含有自然金及含银自然金两种,以含银自然金为主(占70%)。原生矿石中的自然金主要呈包裹金、晶隙金和裂隙金三种形式存在,以包裹金为主(占45.56%),次为晶隙金(占33.73%),裂隙金(占21.21%)。自然金的粒度以0.01~0.05及<0.005mm为主,属细粒金和微粒金[1]。
当前随着深部矿脉的开采,资源逐渐枯竭,入选矿石品位下降,再加上黄金价格低迷等诸多因素已经明显影响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发展,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避免资源不必要的损失,努力把选矿回收率提高,增加经济效益。针对贵港金地公司选矿工艺流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选矿回收率的有效途径,助推企业的发展[2]。
(1)选矿工艺流程。广西某低品位多金属金矿选矿厂处理能力400t/d,选矿工艺是重选+全泥氰化+锌粉置换。原矿经三段两闭路碎矿、两段两闭路磨矿,分级机溢流及Ⅱ段磨矿后的矿浆经两次开路离心式水套机重选,产出的重砂经摇床精选,摇尾重砂定期返回磨矿。最终磨矿细度-200目占68%。重选尾矿经∮15m浸前浓密机(1#池)浓缩,底流矿浆浓度42%,给入8台∮4500×5000的浸出槽串联氰化浸出18小时后,矿浆经两台∮15m双层浓密机4次逆流洗涤和一个∮15m单层浓密机再洗涤,底流尾渣排到污水用碱氯法进行处理后排到尾矿库。
(2)存在的问题。从生产工艺指标统计可知,排矿尾渣含金品位相对于同行业的偏高,并且尾渣含金品位极不稳定,从而导致选矿回收率较低,全泥氰化回收率80%左右,同行业的氰化回收率居于90%以上。
尾渣中金矿物状态研究。
尾渣金矿物状态:通过化学分析法、选择性溶矿法分析,查清了该尾矿中金矿物的详细流失状态。测试统计结果表明:产品中金矿物以包裹金为主,单体金与连生金次之,包裹金主要是金属矿物包裹和脉石包裹。
金矿物粒度测量:尾渣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的形式存在,并以粒间金为主,包裹金次之,裂隙金较少,主要以细粒金存在。
单体金表面形态:将尾渣置于高倍显微镜下及扫描电镜下放大检查,发现一部分单体自然金颗粒表面被氰化药剂作用形成大小不一的细孔,呈蜂窝状,表面凹凸不平(见扫描电镜背散射图1)。
图1 扫描电镜背散射
(1)尾渣摇床重选试验。从尾渣中金的粒级分布,还有部分粗颗粒金和中颗粒金存在。分别取20kg、30kg尾渣在实验室小摇床进一步富集,得重砂精矿,分别化验品位如表1所示:
表1 尾渣中粗颗粒金或中颗粒金含量化验表
从重选试验结果看,尾渣在经过摇床重选,确实能回收部分粗颗粒金或中颗粒金。
(2)边磨边浸试验。从尾渣金矿物中单体金和连生金共占33.33%,并且单体金表面有部分已被氰化药剂作用形成大小不一的细孔,氰化药剂没有完全的将金矿物溶蚀干净就流出全泥氰化流程,一是说明矿石没有完全单体解离,磨矿粒度粗;二是氰化浸出时间不足;三是氰化药剂浓度不够。根据此现状,取尾渣进行边磨边浸试验,时间为变量,矿浆浓度、碱度、药剂浓度等为定量,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尾渣金矿物进行边磨边浸试验结果
从边磨边浸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金的浸出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到了3小时后,金的浸出效果不明显,说明尾渣中金随着磨矿细度和浸出时间的提高,对金的浸出效果明显。
根据重选+全泥氰化工艺的考察与探索,以及试验的结果,在生产中对现有重选+全泥氰化工艺进行优化,一是把原来轮流使用的三台水套机串联起来使用,目的是增加重选尾矿的扫选,避免粗颗粒金进入全泥氰化工艺流程;二是水套机的重选精矿直接销售,不再经摇床,避免摇床的尾矿中粗颗粒金进入全泥氰化流程;三是在球磨处增加一个加钠点,实现边磨边浸,既能增加氰化浸出时间,又能及时使在球磨机内裸露的金提前溶解,减轻全泥氰化工段的压力;四是优化全泥氰化的药剂,增加首槽氰化钠浓度,使其裸露金尽可能快地与足够量的氰化钠反应溶解。
从重选+全泥氰化工艺的四点优化改造,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入选品位相当的前提下,把三台离心水套机串联使用和水套重砂直接销售,避免粗颗粒金进入氰化流程,氰原品位由原来的1g/t下降至0.9g/t,说明重选回收率得到了提升;球磨机处设置添加氰化钠和首槽提高氰化钠浓度,延长浸出时间和加速金的溶解,使尾渣由原来的0.2g/t降低到0.14g/t,浸出率提高了3%左右。
通过对广西某低品位多金属金矿选矿厂重选+全泥氰化工艺的考察与探索后,并根据试验得出的结论应用于生产,使选矿回收率得到大大的提高,比改造前提高3%左右,既能避免浪费资源,最大化的开发利用资源,又能使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