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贝德 杜园元 张建华
摘 要: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催生新的教育模式。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职业院校也必须要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要求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文章以论述大数据时代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作为切入点,重点分析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构建大数据时代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BIM技术
1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
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体系的基础,根据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采取的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限选课程”的结构体系。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在不断地完善课程信息化建设,例如高职院校仿真实训系统越来越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越来越丰富等。但是随着建筑信息模型化(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应用,暴露出高职院校在工程造价课程设置所存在的不足。
1.1 课程设置缺乏与互联网等载体的融合
随着多媒体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应用,高职院校在开展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时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但是结合大数据时代工程造价领域岗位技能要求,高职院校在可视化教学模式上存在滞后性。(1)高职院校在工程造价课程信息化设置上缺乏与实践岗位的融合,导致课程信息化建设缺乏实践性。例如在“房屋建筑构造”课程中,其主要任务就是将学生掌握装饰工程预算的计算方法等,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向学生进行简要的讲解,导致学生难以掌握装饰工程预算的核心技能。(2)课程信息化比例较小,对于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存在不重视的现象。虽然构建课程信息化数据资源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重点,但是在实践中,高职院校构建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信息化的比例仍然比较低。
1.2 工程造价课程单一,教学手段滞后
目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信息化更多地体现在实训方面的课程设置上。例如为了推进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构建了工程造价仿真操作系统,借助互联网等技术为学生模拟了仿真工作环境。但是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种类相对比较多,单一的网络课程设置暴露出高职工程造价课程设置的不科学,尤其是缺乏BIM技术的相关课程,导致学生对于工程造价的相关知识缺乏可视化的思维去理解。
1.3 课程设置面过窄难以满足宽口径就业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不仅是培养专业的预算员,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技能,以此增强学生适应新时代就业岗位的要求。但是根据调查目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课程往往是以培养预算员为主,而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技能的培养。例如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岗位中的应用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的工程造价知识,而且还要熟悉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等知识,但是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综合知识应用上存在诸多缺口[1]。
2 大数据时代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对策
基于大数据时代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基于新时代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与现代大数据技术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2.1 调整课程结构,开设BIM技术相关的课程体系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及时调整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将与新时代工程造价岗位技能不符的课程剔除出去,参照工程造价工作实践案例,引入BIM技术,设置与BIM技术相关的课程体系。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构建的数字化仿真模型,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以及可出图等优势。BIM工程造价模型有效地实现了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信息化操作。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工程造价人才的场所,必须要结合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开设与BIM技术相关的课程。(1)将BIM技术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有效融合。随着工程造价BIM体系的应用,高职院校也要強化BIM技术的应用。例如高职院校要专门开设BIM技术课程,同时还要强化BIM技术与相关课程的融合,例如实现BIM技术与制图的融合、BIM技术与建筑结构的融合等。(2)融合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理论专业知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尤其是工程造价的原理知识点不仅抽象,而且比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反映比较困难。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BIM技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以三维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此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BIM技术将学生认为难懂的知识通过三维拆分演示的方式进行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建筑结构形成立体式的感觉,便于学生对工程造价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
2.2 开设工程造价仿真实训课程
工程造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是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的必然举措。高职院校要改变传统的侧重理论忽视实践的模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载体的优势,构建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仿真实训课程。(1)在课程设置上要侧重对工程造价过程的模拟训练。工程造价需要考虑建筑工程施工全部环节因素,因此,在仿真实训课程设置上必须要优化施工方案编制和模拟。高职院校实践经验比较少,他们在施工方案编制上存在问题,因此仿真实训课程要开展关于提高学生施工方案编制的课程。例如教师可以借助BIM技术构建施工方案编制模板,将施工过程的各个要素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增加学生对施工各环节的了解,更好地掌握施工方案的编制技巧。(2)开展基于工程造价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实训课程。“课证融合”是深化高职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工程造价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创建基于证书考试的实训操作训练课程。例如教师可以将根据往年的职业资格证实训考试项目纳入日常实训操作中,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实训操作训练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与实践岗位技能要求的联系。(3)开展审计实践训练课程。审计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随着BIM技术的应用,在工程造价编制中也必须要及时引进审计功能,以此通过工程造价的科学性,教师以实践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工程造价审计的要点,以此增强其综合实践能力[2]。
2.3 開设信息管理课程
工程造价课程对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管理能力,未来学生在工程造价上才不会出差错,这需要高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做到以下几点。(1)高职学校需要增强学生工程询价相关信息的收集能力,这将使学生更了解市场行情。当前很多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是依靠政府所发布信息为参考进行计量计价的,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询价能力,降低工程造价学生在国际化人才要求中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重点开设信息管理课程,在课程中要重点锻炼学生的市场信息收集能力,以此来为其工程造价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2)工程造价离不开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进行重点学习。但当前很多高职学校所开设的工程造价专业在对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知识点上基本只是通过理论讲解的方式开展教学,但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方面的知识点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别是其中涉及工程索赔的部分需要学生具备高超的信息管理收集能力。这需要高职院校在设置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时在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方面重点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开展实训教学,以此来锻炼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确保其可以适应实际工程中的项目环境,这样会有效提升其专业能力,将其培养成为更优秀的人才。
2.4 开设校外远程指导课程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高职学生在第3学期下半年会深入到企业进入实训锻炼,虽然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训练已经具备相应的工程造价应用能力,但是与工作岗位要求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开展远程指导课程,借助互联网等平台构建网络授课管理平台,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遇到自己不懂的或者没有把握的知识时,可以通过远程平台向教师进行请教,以此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另外,高职院校也要开展专题实训课程。基于大数据的应用,高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具有倾向性,例如目前高职工程造价学生的就业企业更多的是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而该类型公司的业务就是工程审计,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工程审计专题实训课程,要求学生针对工程审计案例,真题真做,从算量核量、单价审核、合同审查等多方面进行技能训练,在这个环节可以设置招标控制价编制专题实训、投标报价编制专题实训、工程结算专题实训、工程审计专题实训,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3 结语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整个行业及其教学要求影响很大,必须改革工程造价课程结构,运用BIM以及施工仿真等模拟教学系统,嵌入教学课程,同时开设相应适应工程实践需要的一些职业拓展课程,从而打造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有别于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凯,胡育.大数据时代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4-36.
[2]王茂莉.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课程供给模式变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