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实训室体系建设强化研究

2019-05-22 09:27薛刚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高职院校信息化

薛刚

摘 要:信息化教学是目前教学模式的新形态,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是完善的信息化实训室建设。实训室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根基,更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论述了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基于计算应用基础课程的信息化实训室的体系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基础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培养全新、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人才,而校内良好的实训实践教学环境则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技术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校内实训的构建和设置,要切合学校培养人才需要和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内容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

对于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授课分析,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实训室也大大制约了课程实训实施计划和方式,同时也制约了学生实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信息化改革,所以需要合理建设信息化实训室,来满足课程信息化授课需求和实训需求。

1 合理规划,明确建设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培养专业性技能型应用人才,高职教育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模式不同,但总体主旨都是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学生的实训能力培养占据着主导地位,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结合目前信息化授课的大趋势,信息化實训室的作用尤为重要。但是,在飞速发展的高职教育下,在实训室管理和建设上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实训室信息化技术落后,和专业课程对接不充分,无法满足课程授课需求等。

不科学的实训室配置是许多高职院校在实训室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忽略了实训室和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更是没有契合目前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和自身的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专业课程建设作为支撑辅助来建设符合高职教育实践特点的信息化实训室。同时,实训室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需要开拓出新的模式,明确建设目标,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和完善管理体系[1]。

2 建设信息化实训室,充分发挥实训效果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各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传统式教学已经越发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的信息化能力的需求,传统的教学环境和实训环境也大大制约了学生对新兴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飞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训室建设需要逐渐信息化[2]。

2.1 合理定位课程实训室建设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通用公共类课程,授课内容基本为办公类软件为主,对设备的软件硬件要求较低。但是对师生交互性要求较高,自主学习性较高,对实训室的信息化要求较高,不仅是教师授课需要信息化技术,更多的是学生实训练习也要依托信息化技术进行实训。所以实训室可以采用云计算实训室建设方案,不仅有效降低实训室的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费用,同时也降低了日常管理工作。对于计算基础应用基础课程来讲,一个信息化实训室,在学习资源、模拟训练、互动性教学和知识点考评方面都能有效实施,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2 有效结合课程的信息化实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采用学生实训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授课模式,因此,如何有效地将课程内容同实训室结合起来是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课程同实训室有效结合起来,必须将课程的设计和授课方式进行改变,首先是课程知识点的信息化考核,通过信息化实训室的云平台能够在课堂上方便地将考核知识点进行布置下发,实时监测学生在实训考核过程中的动态,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解惑。通过云计算模拟环境为学生搭建同课程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模拟实训,增强学生的实训效果和学习兴趣。完善的信息化实训室中的互联网教学优势也能更好地凸现出来,可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搜索运用能力;结合课程的慕课教学和网络互动教学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训效果。

2.3 企业工作与学校实训同步接轨

校内实训室功能不仅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课程知识,同时还可以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实训室的建设将相关信息化技术与企业工作信息化技术同步。从日常考勤、学习沟通交流和实训任务下发到最后的实训项目考核与评定,都尽量同企业工作模式接轨。在日常授课中的项目实训进行特色化设计,结合实训室的信息化基础,让项目实训变成工作模拟,提前适应现代企业的工作方式和信息化技术使用,让实训室的功能更好地加强和提升。

2.4 结合学校特色探索新型实训模式

为了更好地推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改革,使课程信息化和规范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在基于信息化实训室的基础上,需要不断积极去探索新型的实训模式,例如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课程实训模式。积极探索课程实训和学院的创客校园有效融合,将课程中的实训项目和创客活动进行结合,在创客活动中加入信息化办公的项目应用,让实训实践更多的以学生自主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用创客活动的兴趣爱好来带动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课程项目实训。同时积极努力探索现代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建设现代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特色实训室。

3 规范日常管理,制定规章制度

3.1 管理机制的完善制度

高职教育的发展带动着实践教学的改革发展步伐,不规范的实训室管理无法做到有效的实行信息化教学,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一个现代化的信息化实训室需要有规范的管理体制共同促进教学质量。规章制度的制定需针对适用不同专业需求、不同实训室环境和用途,制定相符合独立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考评机制,可有效减少实训室资源浪费和特色实训室的不常规使用。

3.2 专业化师资管理队伍建设

信息化实训室对信息化技术和课程专业技术需求较高,对于实训室管理员的要求会更强,因为需要更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较多的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和实训室建设理解不够深入,忽略了实训室的师资队伍建设,通常是非专业人员兼任实训室的管理工作,无法达到实训室深层次的使用要求和维护要求。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对专业的要求和特色实训室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丰富教师队伍的建设。

3.3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信息化实训室需要制定针对专业使用合理性、人才培养有效性、建设效益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价机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能力和现代化办公能力,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该课程的实训室最终能够为课程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否有效提升。同时需要考核评价实训室的使用率和设备使用效果,需要每学期进行实训室评定考核,考核实训室的设备使用率、维护情况和完好率[3]。

4 加强校外实训建设,促进课程建设

校外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

学生在就业前,需要将课程理论知识实践,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所以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增进与企业的密切交流合作。通过与企业“顶岗实习”“嵌入式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项目,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校外的实训基地建设,能够更好地增加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密度,实时掌握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拓展学校顶岗实习的岗位,由学校和企业联合指导、教学、监督和管理,更有效地增加实践实训效果,也为课程增添新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更有效地将所学习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4]。

5 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改革,信息化实训室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良好的信息化实训室不仅可以改善传统的計算机基础课的授课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性和互动性[5]。

经过实践证明,实习实践和信息化实训室是高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化改革的有效助推剂。希望在今后的实训室建设中,在依靠现代化的信息化技术建设的基础上,更多地能够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本身建设出发,以适应本校发展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宗旨进行实训室建设。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仅能够更好地教授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技术能力,更能推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亓传伟,任艳斐.高职高专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12x):52-53.

[2]侯亚彬,宫德龙,丁颖.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1):150-151.

[3]刘韬,杨平,高小荣.高职院校实验室实训管理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4(2):47-50.

[4]刘维齐.高职院校实习实训管理改革构想[J].职教广角,2011(4):110-111.

[5]王丽.浅谈信息化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8(8):66-67.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高职院校信息化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