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迎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对其结构也进行着不断的调整,人们不断提升对粮食的品质要求,因此,因对种植技术进行创新研究,并在实际的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应用新的种植技术。而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生产作物,针对其高效种植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病虫害做到有效防控,推动其种植水平的提升。
1、 玉米高效种植技术要點的思考
1.1种植之前的准备
首先是土壤的准备。土壤既是玉米生长的基础,也是保证玉米产量的关键,土壤的质量以及条件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产量。而能够改善土壤质量的途径是进行整地,即干净的处理前茬种植物的残根以及其他的垃圾,为玉米的生长提供生产保障。整理之后要确保土地平整且松软,没有大状的土块,为播种及灌溉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农机来完成。其次是水分的准备。玉米的植株叶片较宽,水分蒸腾较快,所以其生长时所需要的水分较多。玉米种子在萌芽时的水分要求很高,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大量的水分,一旦水分供应不足,会直接影响萌芽率。在玉米播种之前,要精准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并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土壤中的水分能够保证种子萌发的需求。
1.2正确的选择玉米品种
玉米种的选择对玉米生长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正确的选择玉米品种,尤其是要根据种植地的土壤等实际条件来进行选择品种。春玉米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因此,在选种时,要优选生存能力较强的春玉米品种,这样能够让玉米的生存率得到提升,有效的提高玉米产量,夏季是旱涝灾害较多的时期,因此要选择具有较强的抗旱涝能力的玉米品种,以促进玉米抗灾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借助轮播等方式,来充分利用土地。在进行品种选择时,品种既要品质好,还要有较强的生存力,再进行玉米的种植。准确的选择玉米品种能够让玉米得到优化,还能让玉米高产。
1.3玉米种子的处理
为了能够让玉米的生长率实现进一步提升,除了要正确选种之外还要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将种子中的破损或不完整等不好的种子进行剔除,且要检测种子质量,并有效控制发芽率及水分含量。挑选之后还要在良好的天气中晾晒种子,并要选择能够阳关直射的区域,同时经过翻动种子使其受热均匀,让其存活率得到有效提高。晒种之后将种子放置到水中浸泡,并对水温要有效控制,完成浸泡后再进行晾晒,保证其抗病能力提升。
1.4种植与管理
土壤的湿度及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都对玉米播种时间有着一定的影响,春季的气温回升较快,土壤中的湿度比较适合玉米的种植,因此可以早早的种植玉米,相应的如果气温回升的较慢,土壤中的温度不适合玉米的生存,就要适当的推迟种植的时间。玉米的生长情况受播种量、种子的存活率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好控制,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玉米的种植。种植完成后也不要完全放松,对玉米苗要定期的检查并做好相应的管理,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做好补苗、补水的作业,使玉米的生长率提升。
1.5施肥管理
玉米的新苗所需的氮肥较多,可结合土壤中的养分施加50%左右的氮肥,通常应用沟施或者穴施的方法,防止由于追肥而对玉米植株造成伤害。对玉米的抽雄期给予重视,这个时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期,所以要做好适当的施肥管理作业,保证玉米健康的生长。施肥作业应施加50%左右的氮肥和钾肥。此外,也可根据玉米的实际生长情况来决定施加肥量的多少。如果土壤中的肥力较低,可以将叶面肥喷洒在植株的叶片上,来促进玉米的生长。
1.6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玉米成长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对玉米加强巡视观察,及时发现玉米在生长中所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玉米的初级生长阶段,对土壤、水分、杂草等元素进行有效控制,仔细观察玉米苗,及时发现各种可能影响玉米健康的问题,做好田间管理的工作。
2、 病虫害有效防控的思考
2.1病害的有效防控
青枯病是许多作物常见的病害问题,而玉米青枯病是真菌感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玉米的灌浆、蜡熟时期,从感染到发病需要的时间很长。其防治主要在于:品种的选择。选择抗性强的品种,提高抗病能力;种植过程中采用轮作的方式。种植中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提升玉米抗病的能力并提升其产量。目前研究人员可以根据青枯病对玉米品种进行研究培养。
2.2虫害的有效防治
玉米的虫害主要来源于红蜘蛛、地老虎、粘虫等,可以通过物理或生物的方法对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来降低玉米虫害。对于地老虎的防治有以下两种方法:在种植玉米之前,对土壤要进行适当的整地以及中耕,将地表上的虫卵翻置到土地之下,已达到杀死虫卵的目的,对害虫的幼虫进行有效控制;可根据害虫的趋光性的特点,采用黑光灯的方法对害虫进行诱杀。此外,如果虫害相对严重,可以在整地之前喷洒化学药物,进而使虫害的发生率降低。与此同时,要加强田地中的通风度,种植时控制好密度,保证土地的通风。
(作者单位:157400 黑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宁安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