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著名作家师永刚先生多年来在人物传记类图书的把握与创新方面一直在做着深度创新与研发。其开发的画传体曾引发内地画传潮。《宋美龄画传》《蒋介石画传》这套以纪念蒋宋联姻九十周年而出版的夫妻对书,再次刷新了对于历史人物的研究角度,也是研究蒋宋的创新之作。本文摘自《宋美龄画传》。
1894年,孙中山在宋家第一次见到了一岁多的宋庆龄,当时谁也没料到这个可爱的女婴竟会在21年后,不顾父母亲的强烈反对,奔赴日本嫁给大她27岁的“革命之父”。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她们的姐姐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没有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结合,也许就没有宋美龄与蒋介石的结合,也许就没有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结合;没有“四大家族”的结合,20世纪中国的历史也许就会是另一种样子。
机缘始于更早的时候,始于宋氏三姐妹的父亲跟“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认识,始于她们的父亲跟徐光启的后裔倪桂珍的姻缘,始于她们父亲的美国之旅。
她们的父亲宋嘉树,一个长相酷似西印度洋群岛华裔与土著混血儿的矮个子年轻人,是宋氏家族的缔造者。宋氏家族对近代与现代中国的影响,由宋嘉树开其端,而由六个子女继其承。
原籍海南岛文昌县的宋嘉树(又名耀如),一生多彩多姿,他的身世背景、他的远渡重洋、他在上海十里洋场的发迹,都充满了传奇性。宋嘉树原名为韩教准,他的父亲是韩鸿翼,夫人王氏,生有三男一女,教准为第二个儿子。由于家境困难,韩教准9岁时(1875年)随哥哥(韩政准)到爪哇一个远房亲戚处当学徒,订了三年契约。1878年年初,教准在爪哇遇到了一位姓宋的堂舅。这位堂舅原在美国加州当华工修筑铁路,后来跑到东岸波士顿开设一家专售中国丝茶的小店,他在海南岛探亲后返美途中经过爪哇。韩教准不等约期届满就跟着堂舅一起远渡“新大陆”。
韩教准到了波士顿之后,颇得堂舅的欢心,于是这位膝下犹虚的堂舅就把教准收为儿子,改姓宋,取名嘉树,又名高升。宋嘉树在丝茶店里打工当店员,当时被清政府选派赴美就读的幼童留学生,常从麻州剑桥越过查尔斯河到波士顿宋嘉树的店铺里采购、聊天。在这批小留学生中,牛尚周和温秉忠与宋嘉树成了好朋友。牛尚周和温秉忠皆是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向清廷建议派遣出国的幼童,江苏籍的牛尚周属于第一批(1872年)抵美,广东籍的温秉忠则属第二批(1873年)到达美国。牛、温常劝宋嘉树找机会到学校念书,增进知识,以便将来回国后谋个理想的工作。对他们的鼓励,宋嘉树牢记于心。日后,牛尚周、温秉忠和宋嘉树,都结成了连襟。
宋嘉树想要念书,不愿再当店员,他的堂舅兼养父却不准他上学,要他学会做买卖。上进心极强的宋嘉树终于出走了,他不甘心一辈子與丝茶货物为伍。他偷偷跑到波士顿港口一艘美国国税局缉私船“亚伯特·加拉廷”号上躲起来,39岁的挪威裔船长艾力克·加布尔森收容了他。不久,加布尔森被调至北卡罗莱那州温明顿的另一艘国税局缉私船“舒勒·柯法克斯”号,宋嘉树随后亦跟了去。
加布尔森的好友、内战退伍军人罗杰·穆尔是当地卫理公会的重要人物,负责男子读经班,他把宋嘉树介绍给李考德牧师。李考德突发奇想,打算将宋嘉树改造成一个医生传教士,使他在回到中国之后,既能行医又能传教,治病又救人,一举数得。在李考德牧师的劝诱下,宋嘉树终于同意皈依上帝,信奉基督。
1881年4月,穆尔上校和李考德牧师把宋嘉树送到北卡州三一学院(即杜克大学前身)进修,并致函南方首富兼杜克大学创办人之一的朱利安·卡尔,请求他负担宋嘉树的学费,卡尔一口答应。卡尔的义举非但彻底改变了宋嘉树的一生,亦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走向。
宋嘉树在三一学院苦练英文,勤读《圣经》。一年后转学到田纳西州纳希维尔的范德比特大学神学院。宋嘉树在范德比特读了三年神学(1882—1885年),在这三年内,他的智力逐渐成熟。宋嘉树于1885年5月毕业,他想留在美国学医,卡尔也赞成,但教会不同意。范德比特大学校长马克谛耶主教也是上海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布道团负责人,他坚决反对宋嘉树学医,他要小宋尽快回到上海传教。
宋嘉树在上海与留美幼童牛尚周、温秉忠重逢了。牛尚周做了一件影响小宋一生的大事,即介绍浙江名媛、明代学者徐光启的后裔倪桂珍给宋嘉树。1887年夏天,22岁的宋嘉树与19岁的倪桂珍结婚,陪嫁的是一份丰厚的嫁妆以及娘家有头有脸的社会地位和十分良好的社会关系,这些都是宋嘉树在上海打拼时代所急需的后盾。没有宋嘉树的长袖善舞,就不会有宋家子女的出人头地;同样的道理,没有倪桂珍的“帮夫运”,宋嘉树也不可能飞黄腾达。
倪桂珍为宋嘉树带来了好运,结婚后第二年,宋即升为正式牧师。1890年宋嘉树停止巡回布道,成为上海郊区川沙地区传教士。同时,他也秘密加入反清组织三合会。宋嘉树颇为能干,头脑好、反应又快、观察力敏锐,他知道如何做一个好牧师,更清楚如何拓展地盘,他以神职工作为中心,开创了一个多元化事业。他为美国《圣经》协会当代理人,代售《圣经》及其他宗教书刊;他加入美华书馆,成为有经营权的股东;他大量翻印中文《圣经》,为林乐知的《万国公报》和一些宗教团体承印书籍,获取优厚佣金,并秘密印制反清文宣。美华书馆成为当时东亚最大的出版社之一。
宋嘉树一面传教,一面做生意,亦即一手捧《圣经》,一手握钞票。他担任上海福丰面粉厂经理,从海外进口机器,从而成为上海“第一个代办外国机器的商人”,也是第一批拥有重型机械的中国企业家之一。宋嘉树在宗教活动和企业经营上的成就,只是提升了他的社会地位,真正使他成为社会名流、与时代潮流挂钩的乃是他和孙中山的关系。他于1892年在广州创设基督教青年会时,经由陆皓东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宋受到了孙中山所描绘的革命远景的启发,决定倾全力协助孙中山进行革命事业,他以做生意当掩护,以金钱资助革命。他的智慧和见识促使他愿意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投入巨大的筹码。
精力充沛的宋嘉树在上海滩的日子过得极为充实,做生意、教会活动和地下革命工作,使他忙得不亦乐乎。在宋庆龄出生后不久,他即在上海虹口郊区置产买地,大兴土木,盖了一座半中半西的大洋房,房子后面有一个很大的菜园。新宅坐落在远离市嚣的郊外,颇为宁静,常使宋嘉树回忆起当年在美国北卡州的日子。他在中西文化交会的上海打天下,他的美国背景对他是一大助益。他的买办思想使他深深了解到“美国关系”的价值以及美国教育的实用,于是,他下定决心,他的子女都必须接受最好的美国教育、道地的美国教育。宋嘉树和倪桂珍的家庭生活颇为美满,宋家17年内添了6个子女:长女霭龄、次女庆龄、长子子文、三女美龄、次子子良、三子子安,这六个子女即是日后“宋家王朝”的基本成员……
编辑: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