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峥嵘岁月创造了人间奇迹,40年改革开放的人间奇迹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壮志豪情与卓越智慧。
我和我的教师同行一样,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思想如一声春雷,激发了亿万人民内在的积极性,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教育也是如此,温暖的春天来到了。教师精神振奋,信心百倍地投入工作,要为“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每次想到那时的情景,我总是难以抑制激动之情。
“不能让荣誉蒙上灰尘”
好事接踵而至,不断给我意外的惊喜,我做梦也想不到交了这样的好运。
1978年下半年的一天,突然接到上海市杨浦区委办公室的电话——区委书记要来学校,接我去市政府大礼堂开会,说我评上了特级教师,要参加颁证仪式。那时自己没有专门提交申报特级教师的手续,尽管开过不少座谈会,听过不少课,但我全然无知。我心想:上面“保密工作”做得真好。
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教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在全国开始了评选特级教师的工作。
我最早只在报纸上看到北京评出了3位小学特级教师的新闻,人数少之又少,多少万人里挑一个,那是很神圣的事,我从未与自己联系起来。而今,如此大的荣誉意外地落在我头上,让我又惊又喜。当时颁证的情况如今仍历历在目。不过,兴奋的同时我不得不冷静思考:凭什么天上掉下这么大的馅饼给我,对我特别青睐?那次中学教师共评上8名,其中7名来自市重点名校,唯独我从教的学校是名不见经传的区重点。我想,被评上有相当大的偶然性,相当程度上是机遇。
我简单地分析了原因,可能是自己所带的年级组由乱到好,所教的两个快班学生都考上了高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可能是1978年之前自己就积极投入教学改革,上过一些公开课。但这些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出于教师肩负的责任,大家都会这样做,而且许多人会做得比我好。
我突然想到可能是另外一次机遇:1977年10月,学校突然接到一个通知,要我帶学生到上海电视台上语文课,还是电视直播。我问通知人用什么教材,他说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那时,粉碎“四人帮”刚刚一年时间,还没有新编的教材,我只好用不到一周的时间自己选。选什么做教材呢?我想到了解放思想,想到了“文革”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于是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突然浮现在眼前。我到图书馆和一位管理员在杂物间把捆扎的书一捆一捆打开来找,总算找到了。那时没有打字机,只能自己刻蜡纸,一张一张油印出来给学生当教材。
电视直播的场地十分简陋,所谓的教室几扇窗是用木条随意钉起来的。但师生都很兴奋,因为从没有到电视台上过课,更何况是直播。学生全神贯注,朗读、讨论、质疑、解答,那种意境、那种精神在教室里环绕。课结束时,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刚从海边回来。”这让我和学生都兴奋不已。
那时刚有9英寸的黑白电视,谁家有电视,亲戚朋友邻居都会去看,节目很少,但上课是稀罕事,于是就成了家家户户的关注点。
这种影响完全是机遇造成的。我清醒地意识到:关于特级教师,评上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也不一定能评上,其中有种种偶然。不过我想,既然好运降临到我身上,就不能让荣誉蒙上灰尘。我一定要让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加倍努力,边学边干,边干边学,走一条老老实实学做特级教师的路。
“眼睛向外,但更要向内”
1978年下半年的一个傍晚,我接到通知,参加全国妇联组织的座谈会。会上,我发言讲述对教育的期盼,也许是戳中了大家的内心,不少与会者受到了感染。各行各业的发言汇成江、汇成河,要大干、实干、巧干,甩开膀子在建设的道路上奔跑。会上群情激奋,热血沸腾,我亦深受教育与感染。
想不到,又一个“突然”来到身边。全国妇联通知我参加中国妇女代表团访问日本活动。多少年的封闭,我们对国外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先要学习、了解一下。
代表团成员有10余名,从事教育工作的仅我一个。谈要求时,我希望能参观一下日本的中小学,了解他们的教育教学情况。我如愿以偿,到学校听课、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中小学教学设备先进,管理科学有序,而且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比如,教师教“血液”这个主题,教室里大尺寸的电视就播放录制好的血液循环图,鲜红的血液在血管里是怎样流动的,动脉、静脉是怎么回事,形象化的教学一目了然。专用教室更是有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当堂做的作业,每个学生只要按课桌上的按钮,教师在工作台上立刻就能收到信息,最快速的是谁,多少时间,最慢的多少时间,并立即统计出百分比。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或补充讲解,或个别指导。
当时我想,他们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了解是有客观依据的,而我们主要靠的是察言观色,推测的成分比较多,究竟怎样更合适呢?
日本学校的管理井然有序,计划性强,学生一学年的校内校外活动都安排得具体、明确。比如交通安全教育,学生从家到学校要走哪几条路,过哪些路口,乃至过什么桥,都很细致、周到地标明。这种教育不是简单地说说,对小学生而言,就是要落实到位。学校一尘不染,下课走廊里悄然无声。教室卫生全由学生自理,一年级小学生也不例外。12月初,清晨飘着小雪,小学生还穿着短裤踢球、玩耍、锻炼身体……
凡此种种,促使我对教育尤其对基础教育进行了深入思考,我第一次把基础教育与国民素质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有了这样开阔视野的际遇,我觉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要眼睛向外,借鉴他国他人先进经验,又要眼睛向内,植根本土,拿出民族志气、民族自尊,办好自己的教育。此次访问增强了我奉献教育的自觉性。
访问一周后回国,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之时,中组部招待所到处洋溢着那种欢乐的气氛,欢声笑语不断。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它向世人宣布,中国人将努力大展宏图,创造奇迹,造福人民。
我是改革开放的极大受益者,享受到了厚重的恩泽。其实,这哪里是个别现象?许许多多教师都改变了命运,做了教育的主人。政治地位提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有基础教育界的代表与各界代表共商国是;经济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持续改善;最了不起的是可以解放思想,为教育好后代出谋划策,锻炼本领,奉献智慧。
“每个学生都应是发光体”
滿怀感恩之情,我开启了教学改革的新征程。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我尝试将课堂教学模式从满堂灌向启发式转变,教学内容不只是语文方方面面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形成。
尝试初见效果时,“文革”来临,学科教学整个受到影响。而今获得新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力改革,继续推进。
改革的出发点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学生对语文课的热情、专注、获得感远不及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这样的学习状态与要达到的学科目标相距甚远。母语教育对人基本素养形成的重要性与长效功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的改革从课堂教学开始,以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为切入口,以学生做课堂学习主人的目标为准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获得切切实实的提高。
对于课堂教学改革,我总的设想是:跳出语文看语文,要站在育人的战略高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中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语文学科教学应该是教文育人,教语言文字、文学文化,为培养人的大目标服务。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变更思维方式,从线性思维“我讲你听”转换为多元思维,即教师的“教”影响了所有的学生,学生各种学习信息反馈到教师眼中、心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教与学、学与学的信息交流成为网络式、辐射型的,从根本上改变课堂中一部分学生是旁观者的现象。根据语文教学实践性、综合性特点,教学内容从单一的实用功能转换为以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为核心,综合各类问题、各种文章的共性与个性,融合形式与内容,发挥多种功能的作用,即除了实用功能外,发挥思维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课堂教学结构立体化、多功能,让学生获得语文整体素养的培育。
语文课堂不能只是教师发光,不能只是教师训练自己的口才与思维,还要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与提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素养的机会。因而,每个学生都应是发光体,能够奏出动听的学习母语的乐曲,教师是这支交响乐中的首席。课堂里缺少生命的涌动、思想的活跃、情感的充沛、语言的奇妙,怎么可能有吸引力、感染力?怎么可能获得莘莘学子的钟爱而让他们进入语文宝库探索?为此,除了课内精心设计,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课外天地也得巧做布置,让学生不仅能看到而且能体验到学习与运用语言文字的广阔空间。因而,课内教学要延伸到课外,课外学生学习所得带入课内,往往经课内辨析、讨论放射异彩。课内课外巧结合,课外主要读报章杂志,读整本书,写随笔,听讲座,参加并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常乐此不疲。
“语文就是人生”
我总的设想是: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共同推进、相互印证。我始终是想得比较清楚后才行动,不盲目实践。实践中发现诸多问题再上升到理性层面来探讨,辨别正误。比如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多年来我一直信奉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结合,但我总觉得这不足以涵盖语文内容的全部,道德、情操、审美、思维等放在何处?都排除在外吗?为考而教,应试教育用柳叶刀把文章的整体已解剖得鸡零狗碎,“文”没有了,“魂”也丢失了,学生在题海工具训练中翻腾,求学不读书,其结果不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而是厌恶语文,学生语文素养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
为此,我了解国外语言学改革的动向、国内语言学方面解构主义的探讨,再认识千年语文的积淀、百年语文的探究,倾听世纪末语文大讨论的各种声音,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正负经验,提出语文学科有众多性质,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征。因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语文学科始终是指向人的,与人的思维、情感、品质和能力密切相关。语文就是人生,伴随人一辈子。语言文字来自人生,而不是来自书斋,学生与它有天然的联系,有心灵感应。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写了《弘扬人文,改革弊端》等多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付诸实践。
教育必须薪火相传,一代胜过一代。培养青年教师走向成熟、走向优秀、走向卓越,是老教师应担当的责任。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就开始带领青年教师,本校的、外校的、区里的、市里的,通过师带徒、基地实训等多种形式悉心培养,亦师亦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看到他们一个个成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万人计划”对象等,看到他们在语文专业上不断开拓创新,创造育人新业绩,我的心中无比欢乐。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需要千千万万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时代赋予了我们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我们定当倾注心血与智慧,全力以赴。
40年改革开放,我这样的老教师做了一点尝试与探索,由于自己水平有限,不妥之处也有很多。年轻的同志一定要努力超越,深化改革,使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更符合语文学科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让我们重新整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