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博
哈薩克斯坦新总统卡瑟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是何许人也?刚刚卸下总统职务的纳扎尔巴耶夫在3月19日的辞职讲话中称赞他“精通英文和中文”,“长期担任国家领导职务”,“在哈外交政策形成年代担任外交部长”,“是个诚实、有责任感和说到就做到的人”。
托卡耶夫是职业外交官出身,他成长于苏联时期,毕业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他首次参与外交就同中国结缘:1974年被派到苏联驻华大使馆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这段经历不止给他带来了中国朋友。据俄罗斯媒体介绍,由于苏联大使馆当时拥有北京最好的网球场,他通过这块地方与当时常到大使馆“蹭打”的时任中情局驻北京站站长的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相识。
除了1975~1979年在苏联驻新加坡大使馆工作外,托卡耶夫的“苏联时代”几乎都与中国密切相关。他从1985年起就在苏联驻华大使馆工作,一直到苏联解体才离开,从二秘升到了参赞。1992年,哈萨克族人托卡耶夫回到刚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出任副外长。
与“苏联时代”的缓慢升迁相比,托卡耶夫在“哈萨克斯坦时代”的仕途非常顺利,从1992年到1999年历任副外长、第一副外长、外长和副总理,1999年至2002年担任哈独立以来的第四任总理,2002年至2007年又任国务秘书兼外长。2007年以后,托卡耶夫出任哈萨克斯坦议会上院议长。
托卡耶夫不断获得擢升,既得益于其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广泛的国际人脉,也得益于他更加贴近本民族的思维。哈在独立后从苏联外交部召回了很多本族外交官来组建外交部,但当中的大部分人因长期在莫斯科的官僚体系中,并不能与哈本土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形成完美契合,出生于阿拉木图知识分子家庭、自小便深受本民族文化熏陶的托卡耶夫得以脱颖而出。
但托卡耶夫并非仅凭背景走上领导岗位的。1992年,刚担任副外长的托卡耶夫就遇到棘手难题。当时,苏联解体让苏军部署在各加盟共和国的核武器未及时得到妥善安置,各国分歧较大,俄罗斯希望完全接管,乌克兰等国则希望获得核力量以强化自身独立地位,散落各地的核武器面临扩散危险。作为“老外交”,托卡耶夫并未纠缠在各方利益的讨价还价中,而是说服各方把仅限于原苏联各国间的谈判提交给联合国相关机制进行协商。由于新的协商机制包括了美国、欧共体和中国等大国力量,处置方案得以出台,托卡耶夫也因致力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而蜚声国内外。和很多知名外交家一样,托卡耶夫相信寻求妥协是外交的核心艺术,并在著作中把外交比作“光与影”。
为本国利益发声是这位“老外交”的习惯动作。在2005年的一场论坛上,面对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对哈陷入“威权体制”的批评,托卡耶夫并未硬怼,而是耐心解释“让一个才独立13年的国家去实现别国耗时数个世纪才能实现的民主价值是不合理的”。2014年,为让外界更加了解哈国的体制,托卡耶夫在国际议会论坛中作了简单而清晰的概况:“强力总统、权威议会、责任政府”。
不过,在一些人眼中,托卡耶夫在外交上的长处也是其政治上的短处。原苏联国家特有的转型局限和治理困境降低了外交出身的领导人成为“真正掌舵者”的可能性,使得他们很容易成为“过渡性的角色”。在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辞职的当日,他的女儿达里嘉·纳扎尔巴耶娃被任命为上院议长,依据宪法成为第一顺位的总统接班人,外界也在盛传纳扎尔巴耶夫其他几位亲属接掌权力的可能。但无论谁最终成为“真正掌舵者”,“平衡”将继续是哈外交的首要原则,中国将继续是哈最优先的外交方向之一。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