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挑战与希望并存

2019-05-21 03:40应琛
新民周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欧一带欧洲

应琛

春生万物长,雨落逢初夏。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如期召开。这是继2017年之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领导人和嘉宾再次聚首北京,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集思广益、共襄盛举。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目光西移,车声隆隆,中欧班列一声长鸣驶入古城布达佩斯,一趟趟货运列车联通欧亚市场,让各色商品源源不断走进沿线各国家庭;机械轰鸣,一个个基础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推动欧亚间实现更高水平互联互通……

五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在欧亚大陆落地生根,成为中欧战略合作新的增长点,也成为进一步拉近中欧关系、实现互惠共赢的重要纽带。

成果日益显现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DBO铁路运营公司让更多欧洲商品“搭上”驶向中国的货运班列。公司物流和业务发展部门负责人阿纳斯塔西娅·西济科娃说,中欧班列的发展是中欧关系快速成长的缩影。

在西班牙马德里,“义新欧”班列不仅将这座城市与中国东部的义乌连接,更为两国企业进入对方市场创造更多机遇。马德里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弗朗西斯科·阿兰达指出,义乌是马德里企业进入庞大中国市场的门户。

在波兰,当地乳制品巨头Mlekpol正着眼于用中欧班列将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带到中国市场。公司贸易总监玛乌戈热塔·塞贝林斯卡说,中欧班列提升交货频率和效率,甚至可以用来运输生鲜产品。

统计显示,欧盟连续14年保持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一过程中,“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迄今已累计开行超过1.4万列,连接59座中国城市和欧洲15个国家的50座城市,货物运输类别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在中国拓展业务,欧盟也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与此同时,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一带一路”建设在欧洲日益具象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民众受益,好处“看得见,摸得着”。

最典型的例子是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中远海运集团投资并运营后,该港已成为“一带一路”合作典范,为当地间接创造就业岗位1万多个。

由中企承建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及其连接线一期工程项目同样受到高度关注。今年1月,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视察项目工地时,对中国企业的施工进度表示赞赏,并指出佩列沙茨大桥意义重大,体现克中两国良好合作关系。

中国、马耳他、黑山三国合作建设的黑山莫祖拉风电站有望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营,帮助黑山获得更稳定的电力供应并保护生态。

……

“一带一路”倡议采取的是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欢迎世界各国参与。伙伴们可以参与最符合其需要和优先考虑、适合其国情和国际合作准备情况的任何层次和任何领域的合作。通过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平台,可以促进自由贸易和投资以及金融一体化,践行“共商、共建和共享”的原则,追求“互学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在全球增长缓慢和反全球化浪潮高涨的背景下,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和深化经济融合是当今世界最需要的。世界欢迎秉持这些原则的承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来维护这些原则,证明中国对该地区和世界实现更可持续的增长和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和经济领导能力多给予了支持并做出了贡献。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表示,欧盟愿深化欧中互联互通,探讨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同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大力开展第三方合作。

希腊外长卡特鲁加洛斯表示,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愿将希腊打造成连接中国和欧洲、非洲的桥梁,推动倡议更好造福两国和世界民众。

意大利总理府信息和出版事务部副部长克里米表示,古丝绸之路造就中意友好交往历史,“一带一路”倡议又将两国紧密联结,中意合作大有可为、潜力无限。

“我们可以和中国伙伴打造共赢的合作关系,‘开放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比利时瓦隆地区出口投资署海外出口和投资部门首席运营官迈克尔·肯佩尼尔斯说。

可以预见,随着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随着欧盟及其他欧洲国家更积极地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中欧人民将分享更多发展红利。

态度矛盾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带一路”在欧洲推进的情况是较为复杂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欧洲学会理事、学术研究部主任忻华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欧盟和德国等欧洲大国本质上其实对“一带一路”还是警惕和防范的,“到现在这个态度也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但在公开场合所表达出来的说辞可能会表示出认可,但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德国外交政策网站曾发表题为《中国世纪工程》的文章表示,“新丝绸之路”将把欧洲和亚洲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包括美国。因此美国拒绝该计划。德国的利益是矛盾的:经济界希望从合作中获得新利益,而该计划导致中国进一步崛起却违背德国和欧盟的权力政治利益。因此,柏林和布鲁塞尔的表现也是矛盾的。

一方面,德国企業有浓厚兴趣进一步扩大与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的交流。因此,2016年在柏林举行的一次高级别经济会议上,“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多数与会者的积极评价,具体好处体现在一些范例中。例如,欧洲最大的内河港口杜伊斯堡就获益很大。人们已经说杜伊斯堡是继比雷埃夫斯港之后下一个“中国通往欧洲的门户”。现在,宝马等公司也利用这些班列把汽车零部件从德国运往中国。这些运输给德国铁路公司带来盈利。经济利益导致德国也参加2015年底至2016年初在北京成立的亚投行,该行是“一带一路”项目的重要供资者之一。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又在欧洲造成竞争局面。例如,对经苏伊士运河驶入地中海的中国轮船来说,比雷埃夫斯是进入欧洲的首个停靠港口,北京把该港选为“新丝绸之路”海上路线的一个目的地。在中国组装计算机的惠普公司已把自己的欧洲中转中心从鹿特丹转移到比雷埃夫斯,现在甚至汉堡港也害怕比雷埃夫斯的竞争。此外,除了在希腊,北京还涉足其他东南欧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那有利于中国明显扩大在那里的影响力——同时削弱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这违背柏林的权力政治利益,就像“一带一路”还有助于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继续加强影响力这一事实也违背柏林的权力政治利益。这个大型竞争对手正在不停地崛起。

“首先还是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在欧盟和德国看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实际上是地缘政治的体现,中国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及传播价值观,这对欧洲是一种威胁。”忻华进一步分析道,“特别是德国,内心是十分防范的。德国人认为,中国这样做改变了地缘战略的平衡,影响到了传统的西方世界对于发展中地区的操控。同时,德国也觉得‘一带一路持续在欧洲推进,会使得欧洲分裂,实际上是削弱欧盟,以及德国对于欧洲的权威。”

忻华指出,尤其是中国推出的“16+1”合作机制,在欧盟和欧洲主要大国看来就是在分裂欧洲,“德国人认为,这是中国公开和德国以及欧盟叫板”。

因此,柏林和布鲁塞尔的表现也是矛盾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被邀请参加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但没去北京,以便不进一步提高该论坛的重要性。德国媒体带着贬低的意图说,北京正和柏林当前主要的敌人“莫斯科和安卡拉”举行峰会。虽然德国经济部长前往北京参加论坛,但同时欧盟宣布不会在论坛共同宣言上签字,借口是环保和社会标准方面存在分歧。

此外,欧盟还宣布了一项新的“连接战略”,旨在“帮助更好地连接欧亚”——而且是通过推动扩建欧洲面向东方的基础设施:新建或明显改进“交通网络、能源网络和数字网络”;促进“客货运输”,创造“增长和就业”;这需要与“我们的亚洲伙伴”密切合作。新的连接战略显然是为了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

“越往北和西走,‘一带一路的具体落实就相对难一点。但欧洲内部矛盾也很多,所以在中东欧和南欧,相对来说是一个突破口,也有一些具体的项目。”忻华指出,德国通过“操控”欧盟和欧元区赚尽了好处,“德国出口导向型的产业通过欧元区稳定的汇率实际上是源源不断获得贸易顺差,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都是不错的。但在其他国家看来,德国是剥夺了欧洲原本相对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机会,实际上击垮了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原本就不强的制造业。意大利从去年开始几乎已经与德国闹翻了”。

除了在经济上,在难民问题上,南欧以及中东欧的国家对德国也非常不满意。“南欧国家处在难民大量涌入的第一线,遭受很大损失和威胁,但德国操控着欧盟的难民摊派机制,要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却不肯给他们更多的援助。”忻华说,这也让这些国家非常不满意,“对中东欧国家来说,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需要有大量的投资和技术的投入,尤其交通能源等方面。他们觉得欧盟在这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尤其是匈牙利和波兰,这两个国家特别明显。”

顺势而为

从2013年秋到2019年,“一带一路”倡议走过的近6年历程里,欧洲伙伴越来越多,早先冷眼旁观的国家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法国《欧洲时报》25日发表社论称,中国将“一带一路”建设的前五年称为“大写意”阶段,意在谋篇布局、架梁立柱,上马重点项目、标杆项目,如今一些项目已进入成果初收阶段;眼下,“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精雕细琢的“工笔画”阶段,重点放在完善政策、完善配套、做深做实各个项目、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之上。

如果说“一带一路”的大写意阶段,许多欧洲国家都遗憾地成了缺席者,那么进入到工笔画阶段,虽然无法精确预知欧洲各国的参与程度,但有个趋势是确定无疑的:“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欧洲的磁吸效应在不断加强,一是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欧洲伙伴在增多,二是早先冷眼旁观的国家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就在上个月,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成为七国集团中首个签署这一合作文件的国家。

当地时间4月12日,李克强总理在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出席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会议欢迎希腊作为正式成员加入“16+1合作”。法新社评论称:“随着希腊的加入,‘16+1这个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开展合作的平台,将变为‘17+1。”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期间,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4月25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瑞士不反对华为参与该国未来5G網络建设,事实上,华为也已参与该国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毛雷尔同时表示,瑞士将于29日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意大利和瑞士,一个是G7成员国,一个是具有独特国际地位的中立国,这意味着更多欧洲国家开始接纳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事实上,欧洲大陆上的“头部”国家也在行动。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亚欧大陆开辟新的空间,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法国是最早表达参与“一带一路”合作意愿的欧洲国家之一。一段时间以来,双方统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和第三方市场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中法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第三轮示范项目清单,并启动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合力打造两国“一带一路”合作支点。法国总统马克龙认为,欧方可以创新方式对接欧盟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共促欧亚互联互通。

而中、法、德及欧盟领导人在巴黎会晤时也就共建“一带一路”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各方都显示了积极姿态。据悉,德国则打算在2020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举办一次包括所有欧盟成员国的中欧峰会,希望欧盟届时也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开始扮演积极角色。

当然,欧洲国家的“顺势而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效益是分不开的。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3份合作文件,这些早早加入的国家已经在分享“一带一路”建设的红利。其次,这也与“一带一路”建设近些年对规则的强调与倚重分不开。中方在多个场合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强调重视透明度、公开采购和公平竞争,强调这是绿色之路。

忻华认为,“欧洲并不是铁板一块,中欧之间会有一些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但推进速度就没有在发展中国家那么快。

有进展,有矛盾,但有希望去解决。“欧盟很多制度是比较成熟一些,如法律体系、规则体系。所以推进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也要充分遵循当地的法律规定,包括招投标、工程建设等的规则。这些方面,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没有完全搞清楚贸然投资会有一定风险。”采访的最后,忻华提醒。

猜你喜欢
中欧一带欧洲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建筑师行迹中欧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