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新
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东惠州 516000
子宫腺肌症临床发病率较高,是常见子宫壁病变情况,具体指子宫内膜腺体、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从而造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报道[1-2]指出可能与宫腔操作相关。此疾病早期特异性不明显,易出现病情延误情况,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临床日渐重视疾病诊断研究,其中MRI方式优势明显,且1.5T MRI操作简单且准确性较高,临床应用日渐广泛[3-4]。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1.5T MRI在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一个月内进行1.5T MRI和阴道彩超检查,且进行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症。年龄32~50岁,平均(35.6±3.7)岁,其中包括54例弥漫型子宫腺肌症,66例局限型子宫腺肌症;既往剖宫产史者71例,宫内节育器使用史者50例,人工流产史者66例。全部患者由于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多且伴有腹痛情况就诊,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排除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全部患者意识清楚且无语言障碍,无凝血障碍,无除子宫以外其他脏器肿瘤,无传染性疾病;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资料进行细致分析探讨,予以批准通过,且全部患者、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T MRI检查采用我院飞利浦Achieva 1.5T超导型核磁共振仪,腹部相控阵表面线圈,患者检查前适度饮水,保证膀胱充盈,佩戴节育器患者需提前取出,行常规平扫,扫描序列:SE序列T1WI横断面、矢状面,参数:TE10.0ms,TR350 ~ 500ms,层厚5.0mm,层间距1.0mm,FSE序列T2WI横断面、矢状面,参数:TE112.0ms,TR4000 ~ 5000ms,层厚5.0mm,层间距1.0mm,必要时配合增强扫描,扫描前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参数同上。
阴道超声检查:使用我院迈瑞阴道彩超仪,对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多切面扫描,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及内膜情况,确定病变位置,同时配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子宫、病灶内部血流信号情况,并观察患者宫旁组织和卵巢状况,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两种诊断方式准确率比较;1.5T MRI表现情况。
使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T MRI诊断准确率为96.67%,阴道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MRI检查中,出现4例漏误诊患者,3例误诊患者是错将子宫腺肌症诊断为子宫肌瘤,1例漏诊患者为子宫腺肌症伴子宫内膜癌。在阴道超声检查中,出现出现12例漏误诊患者,7例误诊患者均是错将子宫腺肌症诊断为子宫肌瘤,5例漏诊患者中,1例为子宫腺肌症伴子宫肌瘤,1例为子宫腺肌症伴子宫内膜癌,1例为子宫腺肌症伴子宫颈癌,1例为子宫腺肌症伴卵巢巧克力囊肿,1例为子宫腺肌症伴卵巢交界性腺瘤。
表1 两种方式诊断准确率比较[n(%)]
1.5T MRI诊断结果显示弥漫性病变54例,患者子宫明显增大,且正常子宫内膜回声均匀性良好,轮廓较为光滑,低强度信号,子宫内膜厚度>5mm者呈不均匀回声;T1WI显示等信号,无法与正常肌层进行明确区分,T2WI显示为低信号,并伴有弥漫性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厚度14~ 43mm,平均厚度(19.22±3.27)mm,且增厚结合带同内膜、外肌层之间界线较为模糊。见图1。 局限性病变66例,T1WI信号与结合带相似,均为低信号肿块影,边界较为模糊,同时平扫和增强扫描病变均与肌层信号相仿。子宫腺肌症经阴道超声检查,表现如下:子宫壁扩大,且回声不规则,而且能够辨别假包膜及肌瘤低回声晕环;血流量50.35~89.50mL/s,平均血流量(72.66±15.45)mL/s,动脉搏动指数0.98~1.22,平均动脉搏动指数(1.05±0.07),动脉阻力指数2.85~3.75,平均动脉阻力指数(3.20±0.32)。
图1 弥漫型子宫腺肌症(T2WI矢状面,子宫肌层弥漫性增厚,内膜及外肌层边界模糊)
子宫肌瘤临床较为常见,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危险因素主要为流产、多次分娩、慢性子宫内膜炎等,对子宫内膜基底层造成损伤,进而诱发子宫肌瘤[5]。而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较多,常导致患者腹痛、子宫出血、贫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此外,子宫肌瘤也存在恶变风险,因此,及早诊治是子宫肌瘤的主要处理原则[6]。子宫肌瘤患者伴有局部反复出血情况,使得病灶易出现纤维组织增厚情况,周围肌层界限不明显,临床诊断及治疗难度较大,为了有效控制病情,临床日渐重视早期诊断探究,目前临床诊断妇科疾病的方式较多,以影像学检查为首选筛查方式,其中MRI诊断应用较为广泛[7-8]。
MRI检查依托于氢原子核共振,该检测过程可摆脱电离辐射伤害,且可进行多方位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也可清晰显现扫描部位结构变化状况,辅助疾病诊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5T MRI诊断子宫腺肌症准确率高于阴道彩超(P<0.05);弥漫性病变54例,局限性病变66例,两种类型MRI表现差异性较大,鉴别难度较小。在临床诊断中,针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MRI在扫描部位以及扫描范围方面更具优势,其还可以诊断出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盆腔粘连,是一种较为可靠的非创伤性检查方式,而且MRI能够清晰统计子宫肌层增厚情况,软组织分辨能力较好,能够从多切面观察病灶,减少肠道蠕动及呼吸对摄片质量的影响。子宫腺肌症患者1.5T MRI显示其子宫体积同样增大,但轮廓光整,由于疾病为正常子宫内膜侵入肌壁间所致,导致月经周期变化,且伴有出血性改变,基于此T1WI、T2WI序列信号较为复杂,特异性表现为T2WI序列低信号病变中出现高信号灶[9-10]。其中仅在T2WI上出现高信号患者通常不伴有出血情况,而在T1WI、T2WI上均出现高信号患者,可能出现出血情况[11-12]。但是在具体诊断过程中,仍存在漏诊、误诊情况,本次研究中误诊3例,均将子宫肌腺症判断为子宫肌瘤,可能与患者病情较轻,组织病变差异较大相关,同时临床应做好二者鉴别诊断工作,其中子宫肌瘤患者存在子宫粘膜下肌压迫内膜情况,导致其隆起或变形,但是其内膜轮廓较为光滑,同时子宫肌瘤与周围组织之间会存在较多扭曲的流空血管影,而子宫肌腺症则很少出现流空血管影[13-15]。同时本次漏诊1例,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究其原因与缺乏典型影像学特征有关。
综上,在子宫腺肌症临床诊断中,1.5T MRI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在子宫腺肌症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推荐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