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黄坚,严成其,程林润,沈升法,吴列洪*
(1.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1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3.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0)
马铃薯病毒病是引起种性退化,产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严重制约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脱毒马铃薯抗病性强,病情扩展慢,产量高。宁波本地品种东仓马铃薯在生产上种薯长期自留串换,种性退化严重,急需脱毒马铃薯进行替换。我们采用网室大棚生产东仓脱毒马铃薯,而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大小与脱毒种薯原种产量的高低有密切联系。摸索出适合生产脱毒种薯原种的大小适宜的原原种,探索不同世代脱毒马铃薯的大田表现,对降低原原种生产成本,提高原种产量,合理有效地利用脱毒种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
试验在位于鄞州区横溪镇大岙村的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实验基地进行。前茬为甘薯,土壤为砂壤土。供试马铃薯品种为本地品种东仓,有脱毒原原种,脱毒原种,一代生产种,二代生产种。脱毒原原种来源于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网室大棚,脱毒原种来源于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青海北繁基地,一代与二代生产种来源于宁海县胡陈镇。
进行东仓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种薯不同大小和不同世代的产量比较试验。2个试验均设4个处理。小区面积9 m2(1 m×9 m),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四周设保护行。2月20日播种,每小区1畦,每畦种植2行,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入,用商品有机肥2 250 kg·hm-2,复合肥1 050 kg·hm-2。种薯不同大小试验每行37株,5月25日收获。不同世代试验每行30株,5月15日收获。
脱毒原原种种薯不同大小产量比较试验设置的4个处理为:处理1,单个重9~15 g;处理2,单个重5~8 g;处理3,单个重2~4 g;处理4:单个重2 g以下。脱毒种薯不同世代产量比较试验设置的4个处理为:处理1,脱毒原原种(单个重30 g以上);处理2,脱毒原种;处理3,一代生产种;处理4,二代生产种。
由表1可见,产量最高的是处理1,产量为28 694 kg·hm-2,最低的是处理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和2差异不显著,处理1、2与处理3、4存在极显著差异。脱毒原原种播种时薯块大小与原种产量有一定相关性,大于8 g后,产量增加不明显。综合考虑,最经济有效的原原种大小在5 g左右。
由表2可见,单个重30 g以上的脱毒原原种作种薯(处理1)的产量与北繁的脱毒原种(处理2)的产量最高,其中脱毒原种的产量达24 292 kg·hm-2,处理1和2两者没有显著差异,与处理3、4有极显著差异;二代生产种的产量最低,与一代生产种及脱毒原原种、脱毒原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脱毒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一般在原种生产2代后品种开始退化,产量下降。
表1 马铃薯不同大小脱毒原原种种薯播种产量表现
表2 不同世代脱毒马铃薯播种产量表现
试验结果表明,东仓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种薯大小与原种产量有密切关系,随着原原种种薯重量的增加,原种产量也有增加的趋势。但原种产量在原原种种薯10 g以上时,并不随着原原种种薯重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生产原种时,结合成本与种植时间考虑,原原种种薯大小控制在5 g左右。不同世代的脱毒马铃薯作为种薯,其产量存在差异,一般在二代生产种后种性开始退化,产量明显下降。以脱毒原种作为种薯的产量比生产种可提高43.2%,30 g以上的脱毒原原种的产量与脱毒原种的产量差异不明显,但考虑到成本因素,生产上建议使用脱毒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