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春
摘 要:从四个方面简要讲述了如何破解玉米籽粒收获机的应用瓶颈问题,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玉米;籽粒收获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S2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03.052
当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技术已成为玉米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如何破解玉米籽粒收获机的应用瓶颈,引起广大农业、农机和农民同仁高度关注。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分析,初步总结如下:
一是种子问题。主要是玉米品种,目前多数是高产晚熟种子,秋季籽粒和秸秆水分高,造成农时缩短、秋收秋整地拖后、籽粒直接收获难度大;二是适合中小农户的玉米籽粒收获机少,市场上成熟的玉米籽粒收获机多为进口大型收获机,虽然质量好但价格高,农民买不起;三是农村地块不连片,机械效率不高,影响了籽粒收获机推广;四是玉米烘干没有跟上玉米发展需求。为此,要突破这些瓶颈必须从以下四方面研究:
1 培育适合玉米籽粒收获的主推品种
玉米籽粒收获时,对玉米的含水率要求很高,只有玉米果穗含水率低于28%,籽粒直收才是最理想的时期,当含水率超过30%时,就会造成籽粒的破损。玉米的成熟期分三个阶段:乳熟期、蜡熟期和成熟期。玉米蜡熟期时水分还偏高,只有在玉米蜡熟期后再晚收10~15天,才有利于增收,可提高10%的产量。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差较大,种植模式也不尽相同,种植品种各有差异。在东北地区受气候影响,一年只种植一季玉米,可待玉米成熟后收获,品种上就要选择生长周期长、丰产的、抗倒伏的品种。而在其他地区,一年种植两季,选择籽粒疏松、成熟期短、含水率低、籽粒壳硬的品种,因此,培育适合的品种对应用玉米籽粒收获机至关重要。
2 加大进口机补贴力度及国产机的研发速度
玉米籽粒收获机是集摘穗、输送、脱粒、清选、储粮、卸粮为一体的机器。面对劳动力紧缺的形势,玉米籽粒收获机的应用趋势显著提升。目前國内应用的玉米籽粒收获机大多还是进口机型,例如:凯斯6088、约翰迪尔R230、克拉斯370等,虽然这些机型性能稳定,可靠性好,但其价格特别高,回收成本周期较长,都在80~90万元,这样高门槛让农机大户们望尘莫及,而且现在的进口机型只有在申报大型农机合作社的选型中才能享受补贴,单机补贴的目录中根本就没有进口机型,因此在尊重农民采购意愿的情况下应适当把进口籽粒收获机纳入补贴目录,同时加大补贴力度。
随着进口玉米籽粒收机获的引进,国内各收获机厂家也看好了这个市场,竞相开始研发玉米籽粒收获机,目前的品牌有:博远4YL-5、谷王CF50、牧神4YZT-5、雷沃谷神GK120玉米籽粒收获机等,各地农机部门也都在依据部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DG/T015-2009玉米收获机械、国标GB/T21961-2008玉米收获机械试验方法的要求,对不同机械型号的籽粒收获机的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含杂率进行对比性验证。随着试验验证的进行,发现国内玉米籽粒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破碎率、损失率高,质量可靠性低的问题,因此生产企业还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玉米籽粒收获机各环节的研发速度,打造出性价比高的产品。
3 尽快完善和加强烘干仓储设施建设
应用玉米籽粒直收机收获的玉米含水率要求在28%左右,玉米仓储的含水率要在18%以下,传统的晾晒方式不仅需要大量人工和场地,还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素。最好就是通过粮食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因此加强仓储烘干设施建设迫在眉睫。据近年的不完全统计,粮食部门拥有各种烘干机约2000台左右,加上农垦系统,其总量也不超过15 000台,烘干机械化水平较低。而日本粮食烘干机的拥有量为150万台,美国粮食烘干已实现机械化。因此应尽快完善和发展粮食烘干和仓储设施建设,鼓励粮食收购和粮食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快速形成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共同促进玉米籽粒收获的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在农机购置补贴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4 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力度
玉米籽粒直收机一般都在6行以上,在农垦地区,由于大机械和大地块种植模式相适应,籽粒收获机已经具备很好的发展态势,而在地方由于农民思想保守、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农村土地流转体系不完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滞后等各种原因,即使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大量转移,这些转移的农民也不愿意转让土地,土地流转速度都非常的缓慢,还是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玉米籽粒收获机的推广也就相对滞后。因此,只有通过政府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上级有关土地流转的法规、政策及流转土地中涌现出的典型,调动广大农户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针对各个地方实际情况,选择建立土地流转示范基地,以推动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玉米籽粒收获机在地方得以推广使用。
玉米籽粒收获机应用瓶颈的破解,使玉米得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因此,我们要在收获机的研发,适合籽粒收获的玉米品种培育,烘干设施的应用及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上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尽快的打通玉米生产全程化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