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北周第430窟窟门考证

2019-05-18 09:26孙毅华孙儒僩
敦煌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门框莫高窟

孙毅华 孙儒僩

内容摘要:莫高窟石窟内现存的古代木构件数量稀少,最早的有北魏时期的木斗栱,而北周的木构件只存这一低矮狭小的门框,该门框中保留的一些历史信息,为研究古建筑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一些有力的证据,如木工工具中现在常用的平木工具——刨子,在北周时期还没有出现。同时,这一木门框中的各个构件名称也与宋代编修的《营造法式》相对应,说明中国古建筑缓慢地发展,它也可能是迄今在中国地面遗存的唯一的北周木门框构件实物。

关键词:莫高窟;北周;窟门;门框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9)02-0071-05

On the Door of Northern Zhou Dynasty Cave 430 at Mogao

SUN Yihua SUN Rujian

(Dunhuang Academy, Dunhuang, Gansu 736200)

Abstract: Only a few wooden structures in the Mogao caves have survived until today, which makes research on such object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The earliest artifact is a wooden bracket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while a low and narrow wooden doorframe is the only one of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relics accompanied by any historical information, the contents of which have provided valuable evidence for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For example, the plane, a common tool for smoothing wood, had not been invented yet, and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doorframe found at Mogao correspond most closely to blueprints laid out in the text Construction Methods compiled in the Song dynasty. This indicates that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developed very slowly, and that this might be the only wooden doorframe of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remaining today.

Keywords: Mogao Grottoes; Northern Zhou; door of the cave; doorframe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莫高窟石窟的开凿一直都离不开模仿地面佛寺的形式,因而在石窟开凿之初,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木构件存在,只因时间久远及人为的破坏,窟内的木质构件存量稀少,现在保存在第430窟前的北周窟门就是为數不多的早期石窟木质构件之一的一座窟门门框。

第430窟的窟室形制为:人字形两披殿堂窟,窟室平面约4平方米,人字披顶最高处2.2米,墙壁高约2米。甬道宽0.85米,甬道高1.3米。门框高0.87米,宽0.65米。该洞窟曾被宋代重修,但基本改观不大。椐《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记载:“前室西壁……门沿宋画卷草纹。甬道顶、南壁、北壁存北周画忍冬图案。”[1]从保存的壁画与甬道口内外窟门门框各构件与墙体衔接的紧密关系看,此窟门是与洞窟的开凿时代同时修建的。

现在可以看到莫高窟最早的木质构件为北魏时期的木斗栱,最为清晰的是第251窟,其次是第254窟及第259窟,而北周窟门则仅见于第430窟。第430窟是一个小型洞窟,入口更小,必须要低头、弯腰、收紧双臂才能进入。此窟甬道口原来装有小型的双扇板门,不知何时消失,现在门上的两副门板系20世纪80年代初为保护洞窟而重新添配,添配时连同两边的门框一起被油漆一新(图1—2)。

十几年过后,门框和门板皆变成黑色,人们也将此窟门认为乃当世安装,然而却忽略了它的真实面目。若从窟内察看,由于不受风雨侵蚀,在没有被油漆刷到的地方,木质保存了原本的状态,仿佛是新安装上去的,而只有从木构件与墙壁壁画的紧密结合程度才可以看出它当出自北周时代(图3—6)。被刷过油漆的木构件上,尽管油漆变色,但北周的门框和新安装的门板的木质纹理由于年代差异很大,后者光滑, 前者粗糙,且裂纹密集,将此特征与毗邻的第427窟有明确纪年的宋代窟檐木质比较,则完全可以肯定是为古出(图7—8)。

该窟门门框上的构件与宋代编修的《营造法式》相对应有:上下门额、左右立颊,门框下有两个门砧(图9),上门额后有一根鸡栖木(图10),门额前可以看出有两个门簪,但门簪的前后均已断去(图11—12),只是门额中留存有榫头,而在鸡栖木的相应位置上开有上窄下宽的燕尾形凹槽,便于固定鸡栖木与门框的连接,也成为门外观上的一个装饰(图13)。门砧与鸡栖木上均留有安装门板转轴的圆形槽口,这些构件均是北周时期的原物,现在新的门板依然安装在原来的转轴槽口里。从这些构件与名称也可以看出当时古建筑发展缓慢。

通过对该窟窟门的考证,在仔细地观察各个木构件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个关于木工工具的发展和使用过程,在敦煌莫高窟第454窟宋代壁画中可见木工工具锯、锛?譹?訛[2],锯是断木工具,锛就是平木工具,但它的平木效果远没有后来出现的刨子的平木效果好,而在这个北周木门里侧的门额及立颊上,通过灯光的照射,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的平木工具可能是使用了锛子来处理的,因而在立颊上留下的是一个一个浅浅的凹槽(图14)。

根据研究,莫高窟洞窟前的窟檐建筑在历代开凿中曾经修建有多达约271座的窟檐?譹?訛,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只保留了5座唐宋窟檐。由于中国的古建筑以木构为主,留存于世的唐宋建筑非常稀缺,因而在莫高窟能看到唐宋木构,实属不易,但在这些建筑中,门板都是缺失了的,现在看到的北周窟门依然缺失了门板,为了更好地保护窟室内的壁画,在其后的修复过程中也主要依据门框上所留下的遗迹来修复,而且都是双扇板门。所以,该窟门板也是根据门框上遗存的遗迹添配了的门板,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窟门。这座北周窟门也许是我国地面建筑中最早的一座木门实物了。

参考文献:

[1]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内容总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76.

[2]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全集·科学技术画卷[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232.

猜你喜欢
门框莫高窟
双扇人防门门框先置安装支撑体系的设计
牌坊: 在路边
莫高窟西魏第288窟男窟主装束及身份再探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利用门框保健全身
门框操舒筋骨
游敦煌莫高窟
死亡像羞涩的门框 [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