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工具还是伤人利器?

2019-05-18 03:34帅才姚羽
家长 2019年31期
关键词:湘雅中南大学网游

□帅才 姚羽

玩网络游戏上瘾;上网时全神贯注,下网后六神无主;通宵打网游引发“电子血栓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对3000多名学生进行了网络成瘾性调查,发现其中超过五分之一的学生存在手机成瘾风险,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严峻。一些网络游戏充斥着暴力和色情内容,而很多商业性质的网瘾治疗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何帮助青少年健康上网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网瘾学生的“AB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此项网络成瘾性调查,对多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有20.6%的学生存在网络成瘾风险,受访学生群体平均每天使用手机7至9小时,平均每人每天使用手机118次。学生群体使用手机主要用于玩游戏、看影视剧、玩直播和购物等。

一些受访学生表示,网络游戏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社交工具,但正是这个被寄希望于拓展社交、寻找安慰的网络工具,却成为伤害大学生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利器。

在受访的3000多名学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因为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等出现精神或身体健康受损,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错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有近15%的学生因为沉迷网络和家人经常起冲突,还有个别学生因为沉迷网络产生易怒情绪、和同学打架……

“我们发现,沉迷于网络的除了高中生,不仅有本科生,还有不少硕士生、博士生,有硕士生在找工作受挫后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最后干脆不找工作了。”一位调查人员透露。

调查组成员之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教授王绪轶接待过不少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的学生,他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学生曾考取过一所知名高校,因沉迷网游多次缺考被退学,后来他又考上了湖南一所高校,还是因为沉迷游戏多次缺考,被老师强制带到医院治疗。”

让人担忧的是,一些学生形成了“网游性格”,把网络游戏里的玩伴看得比父母都亲。他们常常有两张面孔,“A面”是在游戏中热情洋溢,“讲义气,为游戏里的兄弟两肋插刀”;“B面”则是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对学业和社交漠不关心,甚至与父母冷漠相对,连一个微笑都很难见到。

“电子血栓病”侵袭网瘾少年

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主任周旭辉说,近年来,临床上接诊的网络成瘾学生患者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沉迷网络不仅深恶痛绝,更感到无奈。

调查发现,有学生通宵熬夜看手机出现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还有学生在过马路、骑车时沉迷于手机而被机动车撞伤。近年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了一些患上静脉栓塞的学生,多是经常通宵打游戏的网游爱好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教研室副主任柴湘平说,沉迷于电子游戏导致的血栓被称为“电子血栓病”,有学生组团通宵达旦地玩网络游戏,还有人连续玩网游几个通宵后,出现下肢静脉栓塞,后来发展成肺栓塞,送到医院抢救。

沉迷网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王绪轶说,学生网络成瘾与负面情绪相关,成瘾程度越高,孤独、抑郁、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越高;网络成瘾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青少年的自尊水平越低,人际交往能力越弱,越容易网络成瘾。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瘾治疗机构良莠不齐,不少机构缺乏专业精神卫生医生,有的甚至聘请保安、武术教练对网瘾青少年进行强制管理,严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还会让其产生“报复式反弹”的逆反心理。

“隔离、吃药、断WIFI,不听话就要挨电棍……我在一家网瘾治疗中心治疗了15天,花了8000多元,出来以后还是不上网就难受,没起什么作用。”曾在商业网瘾治疗中心“治病”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

反网络成瘾机制亟待建立

专家指出,近年来,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政府、学校乃至社会各界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一些游戏生产企业采取实名注册,推出防沉迷系统,但仍有一些网游企业剑走偏锋,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有学生因为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盲目模仿,走上犯罪道路。

王绪轶建议,政府、学校、医疗机构等应形成“反网络成瘾”的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加大对网络游戏产业的监管力度,对网络游戏的内容和价值观严格把关,防止不正当价值导向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医疗机构和学校合作,对重度网瘾学生提供规范的心理治疗,对一些已经出现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

周旭辉指出,学校和家庭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多组织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社交能力,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对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的情境进行必要限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猜你喜欢
湘雅中南大学网游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想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通知致敬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防治新冠状肺炎工作纪实
湘雅精神薪火传
七律·悼湘雅伍汉文教授
湖南湘雅建立移动医疗平台
民国时期张孝骞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治校实践探析
学生党网游超廉价攒机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