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长眼中的国产童书

2019-05-17 03:25徐元reporter
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童书中式孩子

徐元reporter

1

儿子开学了,老师在家长群里公布了二年级下学期阅读课的书目。

连同上学期书目,我看被列为“必读书”的,除了一二本“国学”,剩下的都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奇境》之类。

国货居然这么少?一时间我有点迷惑,毕竟,孩子就读的小学一直在狠抓传统文化,甚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以考级的形式,背会480首古诗(80首/年)。但是,转念再想,也不奇怪了:“国产童书经典”,真是个稀有品种。

其实,这个判断在我而言,属于“二次确认”。

去年秋天,我重逢了一位失联已久的旧同行兼老校友——十多年前,她和我同期同批进了同一家少儿出版社,不过我只干了三年就转了行,而这位师姐则一直任职少儿读物编辑——这回再见面,我请她推荐些新的国产童书,没想到,她的第一句,就是反问:“一定要读国产的吗?”

我再三确认,师姐才勉强报了几个人名书名,然后,不甘心,又补上了一大把的翻译品类。她说,国产儿童文学自己“看得少”“不太熟”。可我也明白了,看得少,无非因为好看的少。不过,安徒生、林格伦、罗尔德·达尔、J.K.罗琳写得固然精彩,但诸如我这样的家长,还是希望孩子可以多领教一些原装的中文,多享用一些身边的故事。

话说回头,其实这些故事也不能说没有。相反,拜近些年的出版繁荣所赐,童书尤其景气,国产少儿读物的品种和码洋都在创新高。然而,捡起孩子在同学、亲戚那里看得津津有味的一些书,我自己却很难消受。不妨刻薄地说,它们的毛病全一样:故事没劲、三观成谜、文字粗糙、绘图拙劣。这四款毛病,只得其一都让人受不了,然而我们的很多童书常常一样不缺。

2

中国儿童读物缺乏想象力、不好玩、不美,尤其是说教意味每每浓得化不开,由来已久。

记得我年少时,读着姐姐(70后)留下来的《新来的小石柱》《小灵通漫游未来》《小布头奇遇记》等等,虽然也觉得不乏精彩,可即使在当年也发现了,这些书里充满了太多异样的质地,直到今天,情况也没有本质上的改观。配得上“经典”,或者说被权威认定为“经典”的中国儿童读物,除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等寥寥几种之外,真谈不上有多少。反过来,为什么《洋葱头》《丁丁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玛丽·波平斯阿姨》《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或者《灌篮高手》等等就具备了超越时间和国境的感染力?——不仅因为它们有曲折动人、热闹幽默的故事,更在于它们将孩子平等视之,传达的是自由、宽容、真诚的观点。换而言之,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听得耳朵起茧的“现代化”的精神内核,才让这些童书变成了一部部的传世之作。

这些年我们走在大街小巷,会看到很多的宣传画。有意思的是,这些用以反映“孝道”、“节俭”、“勤劳”、“善良”等传统美德的画作,九成以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画面之内,总是一个田园牧歌的乡土世界,人们在此间耕作、丰收、团圆、嬉戏……然而,在这方天地里,不存在拖拉机,看不到摩天楼,当然也没有手机电脑、飞机高铁。

这些当代桃花源,无疑代表着国人的乡愁,代表着我们对蒸汽机直到计算机那发自心底的不信任。

大概,“现代化”,的确与我们存在某种兼容不良。从根本上说,恐怕这才是我们的文学、音乐、美术、影视山寨多而良品少的原因。

当然,在另一方面,当年的我们也有过海量的工业文明宣传画,那些铿锵的、激烈的、革命的西式肖像画和美术字,和《新来的小石柱》一样红极一时,遍布祖国山河。不过,它们也和小石柱一样,早早就淡出了主流视野。

要不是在新的社交媒体上,这一个个坚毅结实的红色民兵、炼钢工人、纺织女工,被PS上了新的台词,在公号文章里变成表情包,他们也必然会像小石柱、小灵通那样,消失掉。

这种沧桑巨变有一个特别鲜活的样本,那就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及其作品。在计划体制下,以不惜人工、不惜成本为代价,上美影缔造了世界电影史和世界美术史上空前的“中国动画流派”,尤其是水墨动画,成了当时中国影视文化制品中出口海外的唯一一种。

然而,一切终归昙花一现,产品和技术,如今都已消亡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粗糙、蹩脚、灌水的各路A货。在这些后起的中国动画片之中,我们找不到多少中式的美术、中式的哲思(当然,中式的说教倒是从来不曾缺席);不过,在它们得以被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里,自然又布满了典型的中式特色。

3

国产童书的问题也一样。

文学界所遭遇的创作困难,儿童文学同样绕不开,甚至会更棘手。就像给大人的读物里,我们擅长武侠、言情,而短于科幻、推理,童书所需要的丰沛的想象力,往往也是作者从先天起就不足的。

而我们的近现代史又像多级火箭一样,一节节被爆燃、一节节被抛弃,也让创作者左支右绌,定不了锚点:王子公主没机会出场,妖魔鬼怪不可以现身,种种特殊的时代也无法成为创作背景。即便是世俗的日常,也由于我們现代化、城市化的时间太短,很难找到足够普世的、隽永的切入口。所以,给孩子写书,甚至是比给大人写书更难的难题。

而且,最关键的是,重视对儿童的思想驯化,是我们这里自古有之,甚而在当代还更变本加厉的传统。鲁迅总结他那个年代的书是“吃人”,而夫子如果还健在,恐怕从今天的国产童书里看出的,无非就是“听话”二字。

再等到“孩子”变成了一门大生意,更多的乌烟瘴气随之而来,少儿出版当然也不会是净地。其实,品质平庸都不算罪过,就当是吃垃圾食品过了嘴瘾。但是,有些所谓的名家名作,耍的实则是一套如今被称之为“洗稿”的打法,国外经典童书的设定及情节,被拆分、转码、杂糅到了新的躯体之上,这种爆款,实属欺诈。尽管比起抄袭泛滥、粗制滥造、以骗取补贴为目的的国产动画来说,童书领域没有那么嚣张粗鲁,但虚伪之处,更显恶心。

4

在街头宣传画上,孩子们都笑容满面,不戴眼镜,不写作业,母慈子孝,其乐融融,三代同堂的家庭,总在享用绿色无公害的自产粮食。

可惜,现实并不总是这样。

中国孩子不可以输在起跑线上,与此同时,这条跑道上,无论奶粉疫苗文具午餐……这一个个神鬼莫测的关卡下,娃娃们生存不易。

苏东坡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卢梭也在《爱弥儿》里鼓吹不该让孩子阅读,而《童年的消逝》则说,“童年”本身就是印刷术诞生以后才人工炮制出来的概念。可是,孩子天生好奇,读书是他们认识世界、理解人生最简单最便利的办法,也是他们躲避现实严峻,在长跑跑道上稍事休息的补给站。

可是,关于此时、此地,我们却没有几本好书可以给他们。这其实是另一种的粮食腐坏。

猜你喜欢
童书中式孩子
新年最美中式穿搭
二手童书交换会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AR童书热的冷思考
英文原版童书推荐(0~2岁)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