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中船重工武船集团为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打造的“深海一号”在武汉顺利下水。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为我国大洋调查再添利器。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在下水仪式上介绍,“深海一号”是我国首艘按照绿色化、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舒适化和国际化原则设计建造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全球级特种调查船。作为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专用母船,建成后可以充分发挥“蛟龙号”的技术性能,显著提升我国精细探索大洋资源环境的能力与水平,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船重工武船集团船舶公司董事长陈涛介绍,“深海一号”船长90.2米,型宽16.8米,设计排水量4500吨,续航力超过12000海里,自持力达到60天,可在全球无限航区执行下潜作业。
“深海一号”船是根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特点专门设计的,既定位为综合科考船,又服务于深潜,不仅可为“蛟龙号”深潜作业提供合适的水下、水面支持,还具备数据、样品的现场处理和分析能力,同时配备“蛟龙号”多种专用设备,能极大提升“蛟龙号”有效下潜次数,持续高效地应用于深海资源勘察、深海研究等科考任务。
目前世界上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只有4艘,“深海一号”是第5艘。该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美国制造的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的可维护空间、功率等大,氮氧化物排放更低。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深海一号”的左舷和右舷分别安装了其他潜水器的专用机库和作业系统。原来,“深海一号”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蛟龙”“海龙”“潜龙”三龙协同作业需要,在左舷设计有“海龙号”专用机库及作业支持系统,右舷设计有“潜龙号”作业支持系统,同时配备有“潜龙号”集装箱机位及机电接口,在船舶稳性和适航性设计上也为三龙作业进行了专门考虑。
“蛟龙号”“海龙号”和“潜龙号”功能不同,能大规模勘探和精细化探测有机结合。载人、无人潜水器同时出海作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航次下潜作业效率。
此外,“海龙号”还能为“蛟龙号”提供救助支持。在极端情况下,如果“蛟龙号”在海底被绳子缠住,或者遭遇突发情况失去动力,“海龙号”能够将一个缆挂到“蛟龙号”身上,把它“提溜”出海面,保障人员安全。
其实,“深海一号”虽然是载人潜水器的专用母船,但它凭借出色的设计和优异的性能,也能够实现“一船万用”,支持搭载各类重大海洋科考装备。未来,这样一种美好的场景可能出现:海底,“蛟龙号”在开展精细化勘探,远处,其他潜水器正进行探测作业。
“深海一号”预计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届时,“蛟龙号”将搭载于“深海一号”投入业务化运行,为我国大洋资源勘探和深海探测继续提供强有力支撑。(据新华社、《武汉晚报》)※
2018年12月8日,“深海一号”在武汉下水(屠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