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瑞 黄 佳 王梦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下行、我国经济转型步伐不断加快、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滞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就业人口逐年飙升、就业不充分、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越发凸显,其中高校毕业生因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1]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或不能就业,不仅会影响在读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危害社会和谐稳定,有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和升级。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向来都是我国就业理论研究和实践需求共同关切的热点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这从侧面强调了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转换岗位能力、关注其终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创造学生价值,学生创造社会价值。因此,从教育促进学生就业及终身职业发展角度论,大学生就业不仅包括大学毕业时的“初始就业”,还包括就业后的职业发展,尤其要包括就业“失业”后的“再就业”。顺应当前工业4.0时代发展所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必须要“从学校到工作”的“就业促进导向”向“从学校到生涯”的“终身职业生涯导向”切实转换。[2]而以往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通常只关注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初始就业”所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求解,对他们就业后可能的“失业”及“失业”后“再就业”等问题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见。事实上,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正遭遇就业率低和就业后失业风险日益增加的双重困局。
在初始就业上,近年来我国就业人口逐年攀升,而劳动力市场需求却相对缩减。201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 795 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500 余万,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超过 40 万,还有 100 余万去产能行业职工需要重新安置和400万左右新增农民工需要就业。[3]然而,仅就其中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就业形势很不乐观,初始就业率偏低且呈日渐下行之势。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2016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4%,较2015届(74.2%)、2014届(79.2%)、2013届(80.6%)相比呈线性下降趋势。[4]
对于就业后所面临的失业风险,受全球经济下行及我国经济转型提档加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日趋放缓,劳动力市场需求疲软,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一直在4.0%~4.3%高位徘徊。我国已就业大学生正面临更严峻的失业风险。
显而易见,要从提升初始就业质量及促进职业发展角度来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当将大学毕业生的初始就业和毕业后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一是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初始就业质量,当考察大学毕业生的初始就业率及初始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的一致性:如果初始就业率高且初始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一致,这样的专业市场需求充足且专业特色鲜明,不妨称其为A类专业;以此类推,B类专业为初始就业率高但初始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的基础宽厚、适应性强的专业,一些著名高校集中校内外多个优势学科和专业创办的交叉学科实验班属这种情况;C类为初始就业率低但已就业的毕业生初始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高度一致,这类专业社会需求不足但有所特色;D类为初始就业率低且其中就业者初始就业岗位大多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这类专业需求不明、特色不鲜明。四类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率及初始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一致性比较见表1。
表1 基于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岗位专业对口性的四种专业类型
二是对大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促进,当考察大学毕业生职场晋升速度快慢及其晋升的专业依从性:A类为晋升速度快且专业依从度高,这类为需求精准的高潜专业;B类为晋升速度快,但晋升的专业依从度低,这类为发展多元的高潜专业;C类为晋升速度慢,但晋升高度依从其所学专业,这类为专业局限的低潜专业;D类为晋升速度慢,且有限的晋升与所学专业关联甚小,这类为特色不明的低潜专业。这四类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职业发展与所学专业的依从度比较见表2。
表2 基于毕业生职业发展及其专业依从性的四种专业类型
基于表1和表2的分类及对比分析可见,就业率低和就业后职业发展不畅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细分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足、专业特色不鲜明或专业局限性大的专业。因此,要有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从就业及职业发展促进角度,途径有三:一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规划要对各专业对应的细分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需求做出及时、充分、准确的前瞻性预测,这是宏观人才规划上的动态需求预测;二是通过专业特色的强化来凝练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这是中观办学定位上的专业特色凸显;三是着力培养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跨领域、跨专业、跨时空的能力,这是微观培养体系上的育才理念转换。所以,人才规划上的动态需求预测、办学定位上的专业特色凸显和培养体系上的育才理念转换,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直面当前、展望世界未来,“工业4.0”已悄然进入寻常百姓家。工业4.0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3D 打印、智能工厂、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个性化、定制化、智慧化生产方式要求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从当前批量化、统一化、同质化的传统教育观念,变革为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理念。这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人的革命,更是一场高等教育的革命。“工业4.0”时代的到来,对高校的人才规划、办学定位和育人理念都赋予了新的内涵。
高校作为人才供给端,其人才培养的数量和结构的预测,需微观与宏观、全局与动态相结合而成。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工业4.0”已然成为主流的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学科规划、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不仅要前瞻性地服务并服从于全球产业的分工,还要有助于国家和地区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并依此确定所需培养的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鉴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生态系统,高端人才固然不可或缺,但绝对不是全部,甚至在某些行业不是主流,因为不同类型的组织,或是相同类型不同生产力水平的组织对人才的需求并不相同。[5]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划上,既要顺应时代发展所需,更要有效服务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内在人才生态要求。具体来说,新技术的普及、商业模式的变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与其相匹配的多样化、差异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既需要大量来自普通教育的通识型人才,也需要大批高层次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尤其需要构建完善的技术技能型、高层次应用型和急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引领我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树立“中国智造”的全新形象,这是有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应然选择。[6]
工业4.0时代,知识迭代周期缩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却不断增加,传统教育的知识供给量和教学内容新鲜度赶不上知识的迭代速度,这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从纵向上表现为生存逻辑和方式的迭代速度,横向上表现为跨界联接导致问题的深广程度。这意味着能在“工业4.0时代”立足并有所发展的人才,必然是将学习常态化和动态化,自觉加快知识更新速率,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持续有效地提升个人的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和人机交互能力的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当致力于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养成,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批判思维、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塑造科学有效的学习心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一理念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多器官的参与,多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课堂“主体”而不是“客体”。与之对应,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价值体现和角色扮演,都要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向引导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学习习性和规律,特别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动态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适时调整授课进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奋度”。[7]
专业特色是学科的表征,是学校的标志,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职场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专业特色凸显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为使毕业生能在不同情境的竞争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各高校既要开阔视野,积极跟踪新兴学科及其发展前沿,力求在全球知识创新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更要充分结合自身历史积淀和学科特长,培养既体现学校优势又满足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鉴于资源的有限性,加之学科专业愈发分合交错,社会需求复杂多变,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来发展所有学科。理性而有效的高校办学定位应是在自己擅长的、少数有限的学科领域追求极致,而非盲目追求成为不切实际的“全能冠军”。
随着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预测期望与现实总有差距,专业特色的凸显因人才培养的过程性及内生惯性,滞后于现实需求。专业特色的建设与改革,并不能有效弥合学校与职场间的鸿沟。因此要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并积极促进他们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育才理念的转换就成了决定性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在职业生涯“从一而终”的传统时代,职业生涯的准备期、选择期、适应期、稳定期和能力衰退期之间多为前后关系,但在当今已有职业不断消失、新职业不断诞生的新时代,职业生涯不仅需要在跨时空、跨专业,甚至跨行业之间进行 “终身调适”,职业生涯的五个阶段之间的关系也演变成交互与并行的动态耦合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改革,以及对应的育才理念,需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他主倾向,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发现、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自主倾向转变。
需求不可测,规划难精准,特色不易显,发展靠自立,学生要有效适应现代化、适应世界、适应未来,自适能力是关键。自适能力也称自我调适,是“个体对变化的环境和各种意外事件机智从容的适应、对情境要求和行为的可能性之间的适配关系(goodness of fit)的分析、以及对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社会的和个人领域的问题解决,也包括认知的) 的灵活选择和行使”[8]。自适能力的内涵与盖洛普职业生涯管理的优势理论可谓一脉相承,后者强调,成功的职业生涯管理一要识别个人优势,二要不断学习,三是要学会自我管理。因为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才能做得更好,也才能做得更高更远,所以,基于个人优势识别的自我发现是方向,主动学习是动力,自我管理是校准。[9]由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构成的自适能力的提升,是弥合学校与职场之间的鸿沟、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及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应然选择。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的学习,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活动,具有能动性、有效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征,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10]有研究证明,自主学习不仅决定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也决定了其毕生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自主学习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主动自主的而不是被动他主,前者靠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意志控制等内部因素的自主驱动,后者靠作业时限、教师敦使等外部因素的强行驱动。[11]与之相应,要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要将当前流行的“先讲后学”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 “先学后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强化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丰富学习策略等方式来促进。[12]
自我发现表征为自我调节,意为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的目标导向性行为的内部性或执行性过程。 一般包括目标选择、目标认知、维持方向、变换方向和目标终止五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阶段。[13]它与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之间是交互促进关系。通过学习,个体认识自己的能力和高度都会得到提升,对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的个人优势识别也更为清晰、准确和快捷;而自我发现及自我管理有助于个体能在更为正确的方向和更为匹配的领域发展自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自我管理是个体主动应用认知及行为策略对自身的思维、情绪、行为以及所处环境等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14]是个体通过主动设定目标、采取行动、监控和评估自身的绩效并作出相应的调节等一系列的行为来塑造自己命运的过程。来自临床治疗[15]、教育[16]及工业[17]等领域的研究一致表明,自我管理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尤其对于就业及职业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正向促进作用。[18][19]我国当前的高校毕业生,自我管理能力尤其亟待提升。
专业知识、学校背景等只是毕业生踏入“就业市场”的准入条件;团队协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精神等素质才是其顺利就业的决定因素和入职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20]然而,经验观察和现有的实证调查都揭示,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不论是其就业质量不高,还是就业后职业发展不畅,自我管理不力都是最为重要的原因。比如,阎光才基于我国5 万名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我国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差距最大的是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和保持顺畅的沟通、如何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情绪控制、如何灵活应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等方面的适应和变通能力,以及如何对工作、对他人、对团队有担当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21]又如李永刚等人对2009~2015届3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工作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流动性与其人力资本及合作、组织、沟通、表达等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关系。[22]毕业生频繁流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职业生涯反复从零开始,职业发展自然不畅,所以,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资本水平等自我管理特质,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水平。
终身职业生涯的成功始于科学之规划,规划之要义,本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动态演进过程,既要认清现实之存在,又要不断投资未来之存在,更要使已有存在充分转化为现实的核心竞争力。前者为自我发现,中者为自主学习,后者为自我管理 。[23][24]就业及终身职业发展促进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既要使毕业生在求职时拥有“良禽择木”的眼界和“舍我其谁”的能力,更要使其在职场竞争中具备“基业长青”的耐力和“振翮远翔”的后劲。换言之,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应力促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后的整个职业发展路径上“看得准、进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规划上的动态需求预测、定位上的专业特色凸显和培育上的自适能力提升均不可或缺,但与学生自适能力的提升相比,规划上的动态需求预测和定位上的专业特色凸显,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决定大学生就业及其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时代进步之演进逻辑,自我调适能力的提升已然成为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职业发展不畅,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调等问题的化解,既要在高校人才培养规划的动态需求预测及专业特色凸显等“外因”上下功夫,更要在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的提升上倾尽全力,并使之与动态需求调适、专业特色凸显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自适能力的培育,既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要义,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改革的归宿和出发点。学界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观点分野有三:
其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职业发展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25]不少大学毕业生缺乏踏入社会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养,实践能力不足。[26]为此,学者们建议,要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要关注劳动力市场对就业能力的具体需求情况,灵活调整并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将“团队协作”“沟通技巧”“职业精神与职场礼仪”“拓展训练”等素质提升课程引入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提升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素质;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创业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其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历来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与社会需求脱节。[27][28]因此亟需紧扣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此,有学者主张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职场中的岗位技能培训、职业素质拓展迁移到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来,建立职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植入机制,[29]学科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与实习时间、实习方式和培训类职业课程对接,开展创设真实环境、模拟环境、课堂教学环境、课外活动环境等多样化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式、互动式、课题式等与实践需求更为契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0]
其三,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及服务不到位,就业管理工作片面化、碎片化和局部化,主要侧重于就业咨询、信息服务、程序性管理等方面,缺乏与社会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的沟通协调机制,也是当前我国学生就业难、职业发展不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要深度思考并系统规划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就业指导不应只局限于应届毕业生,而应该贯穿在整个大学阶段,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使大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然而,上述观点虽各有可取之处,但在不同程度上都忽视了大学生身份的终身性特点:对大学生如何就业关注多,职业发展关注少,属狭义、静态的就业促进观。顺应时代发展所需,结合前面的分析,广义、动态的就业观强调:不论是在校学习的职业准备阶段,还是进入职场后的职业发展阶段,自始至终都应关注个体优势识别的自我发现、夯实发展基础的自主学习,以及在动态中不断凸显个体优势的自我管理三要素水平的提升及彼此间交互作用的不断优化。这一定义关注个体特征与其所处的就业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是强调求职者在工业4.0时代通过适应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方面变化而满足劳动力市场绩效要求的就业能力观,重视终身学习的主动就业观,凸显个体就业能力和相对竞争优势、重视其与就业机会的相互作用的交互式就业观的有机融合。如上述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见图1)。
图1 终身职业发展促进视域下就业能力与阶段优势转化示意
立足动态、全局和多元主体互动的视角,基于职业生涯管理和人才培养中的IPO经典解释框架(input-process-output,输入—过程—产出模型),要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促进其终身职业发展,在输入处的学校和专业选择阶段,要充分尊重并遵从学生的专业兴趣;在过程中的人才培养阶段,要特别注重学生兴趣的强化,将兴趣优势转化为有效促进终身职业发展的内驱力;在产出的就业推介与职业发展促进阶段,教会学生如何在现实需求满足与未来发展促进之间取得恰当平衡并不断凸显个人优势(见图2)。换言之,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流程来看,招录和试错阶段的发现优势、培养阶段的强化优势和推介与促进阶段的凸显优势,都应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发展的促进贯穿始终,这便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逻辑前提。
图2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IPO模型
兴趣虽然不等于能力,但不是由兴趣驱动发展起来的能力,缺乏持久性和灵活性,因而也难以满足当前管理革命和创意革命时代的组织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仅决定了在校期间转学、转专业的可能性,也决定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及进入职场后工作的稳定性。[31]源于对Bandura (1986)所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的启示,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SCCT)的实证研究表明,兴趣不仅作为前因变量决定了大学生的专业选择,[32]也作为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影响了能力和个性等个体差异变量与个体终身成就相关变量间的关系。[33][34]
所以,要有效提升大学生广义、动态的就业能力,专业兴趣的尊重和遵从是关键。当前我国大学生招录体系遵循“一考定学校”的原则,许多高校还规定“一录定专业”。整个招录体系,虽然形式上充分尊重了考生兴趣,比如,考生可在成绩达标的诸多学校中自由选择,也可以在报考学校中表达自己是否愿意服从校内的专业调剂。但限于各种资源和条件,只有极少数的高中毕业生既明确自身兴趣,又充分了解填报学校和所选专业的实际情况。结果,很多考生的真实兴趣与最终就读的院校、专业并不一定匹配。考生入学,一旦遭遇专业兴趣不匹配和专业流动被禁止的双重困局,通常只能选择退学、复读、重考;抑或是委曲求全,在不喜欢的学校或/和专业中消磨时光。所谓的“尊重考生兴趣”最终流于形式。如果这些学生在读期间可以在校内自由转换专业,甚至在满足一定的资格前提下可在不同院校、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之间转学,这种学非所爱、学非所用的现象有望大大减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于1941年在《清华学报》上发表《大学一解》一文,认为认识自我、自主探索是“明明德”的重要内涵,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教会他们学会自主探索。
他提出大学所要培养的人才,当从知、情、志三个方面来加以考量并有效切入。他认为“理智生活之基础为好奇心与求益心,故贵在相当之自动,能有自动之功,斯能收自新之效,所谓举一反三者”,可见对于“知”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充分尊重,以引导其自主学习为逻辑归旨;“至意志与情绪二方面,既为寻常教学方法所不及顾,则其所恃者厥有二端,一为教师之树立楷模,二为学子之自谋修养”,因为“情”和“志”培养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楷模”和“学子自修”并重,归根结底即要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由此,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育人理念应回归并明确学生“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这也应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改革的出发点和逻辑归宿。
给予学生充分发现自我的机会,是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能力的前提。一方面,招录和试错阶段应尊重并遵从学生兴趣;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则要积极推行发现式教学模式和自主性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从而将被动灌输的教学模式转为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从注入式转变为启发式[35];与之对应,学业评价体系也应由传统的“重知轻识”转变为“知识并重”,并重点强化对“识”的评价。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其心理资本的培育。对于心理资本的培育,有学者建议在读或已进入职场的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会认清外部形势,做好自我评估,培养自我效能感;设置合理目标,及时调整方案,培育和保持希望;明确内外需求,强化积极情绪,保持乐观精神;正确看待挫折,消除消极心理,增强韧性素质;常怀感恩和回报之心,克服功利和索取心态。[36]
大学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是观测大学毕业生个人优势是否得到有效凸显的窗口性指标。《2017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调查显示,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为48%,略高于2015届(47%),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2016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为51%,这意味着近一半的本科毕业生进入职场后从事了与职业期待并不匹配的工作。因此,就大学生而言,其主观上需要改进对就业能力的认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培养职业发展的能力;客观上则有赖于高质量的就业服务体系。
人才培养与就业推介融合不足,是当前高校学生就业促进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专业实习能有效融合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人才培养与就业促进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因而正是当前就业促进工作困局的突破关隘。
某高校管理学院曾对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专业实习定位与操作模式进行革新和优化,提出并切实推行了全程互动的专业实习操作模式,可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专业实习模式再造提供参考借鉴。[37]
1.培养目标澄清是创新专业实习模式的先决条件
基于文献、实证调研,经过专家组讨论分析,从现实需求满足和未来发展促进并不断凸显学生个人优势的角度,将管理类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人文积淀深厚、熟悉各类组织管理中个体与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能合理使用各种工具创造性地解决管理情境中的相关问题,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大学生,为他们在完成整个高等教育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专业实习定位是创新专业实习模式的必要准备
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管理类本科生专业实习定位应关注五个方面:其一,增补阅读相关学科经典,提升理论素养广度和深度,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其二,重视实践体验感悟,发掘自身发展兴趣和专长,助力学生职业定向;其三,整合专家讲学、朋辈交流和实地参观,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其四,课程模拟与校外实习并举,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其五,于实践中养成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3.全程互动操作是创新专业实习模式的核心特点
在培养目标、专业实习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并切实推行了“一读二听三看四练”的全程互动专业实习操作模式(见图3)。所谓全程互动,就是把本科四年视为一个广义的职业发展准备阶段,把相对静态的理论学习与相对动态的专业实习实践活动充分融合,力求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学生理论素养的夯实、管理技能的习得与学科兴趣及职业发展定位得到同步强化。其中,“一读”即增补阅读管理类相关学科最新经典文献与名著;“二听”则为聆听著名管理专家或杰出管理从业者的经验分享;“三看”就是观看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对专业实习相关模块工作的演示;“四练”是要进入对口专业工作岗位,在真实情境中练习使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以解决管理相关专业问题。
图3 全程互动专业实习操作模式
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终身职业生涯发展,革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因就业工作受制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积极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转型,加强人才需求的预测性,及时调整高校招生规模、招生结构和各专业招生人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就业推介的针对性等外生措施,虽都能为该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但产业升级的持续动态性和不均衡性,导致需求预测难以精准;招生规模调整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以及用人单位及其需求变化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则使得就业推介不可能存在恒久的针对性。
因此,要从广义上标本兼治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促进和终身职业发展问题。一方面,就业工作应转变以往静态、片面的就业观,将大学生求职准备和职业发展都纳入广义的就业认知中;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需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被动培养转向主动调适能力的养成。唯有如此,高校才能更好地履行其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效促进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职责本位。
(李永瑞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黄 佳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 王梦雨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